-
懷念|郭寶昌執導的《大宅門》,是無數觀眾心中的經典
編者按: 10月11日,傳奇導演郭寶昌在北京離世,享年83歲。
2023-10-12
-
張伯苓的樸實
張伯苓相繼創辦了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其經費來源主要靠社會募捐,由此他得了個“化緣和尚”的綽號。
2023-10-12
-
張建斌:清末官員的政治病
林語堂這樣談論民國政治:“人人在鞠躬盡瘁為國捐軀帶病辦公,人人皮包里公文中夾雜一張醫生驗癥書,等待相當時機,人人將此病癥書招示記者,趕夜車來滬進滬西上海療養院‘養疴’去。
2023-10-12
-
弘揚作協好傳統、好風氣
1949年召開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1956年,束沛德在北京王府大街64號中國作協大樓頂上 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簡稱“全國文協”)成立于1949年7月23日。
2023-10-11
-
張建智:半畝書屋三記
一、春歸花落時 《紅樓》抄罷雨絲絲,正是春歸花落時。
2023-10-11
-
翻譯孟德斯鳩的許明龍先生
許明龍先生(1936—2023年) 許明龍先生去世已近百日,我和他的微信對話也永遠定格在2023年7月5日,他離世的前一天。
2023-10-10
-
“你就沒有錯的地方?”
我翻譯《雷格泰姆音樂》時,覺得自己幫了胡其鼎一個大忙。
2023-10-10
-
徐悲鴻與盛成交往考
90年前的1933年5月到6月,徐悲鴻在法國巴黎舉辦了一次中國美術展覽會,展出了一大批當時中國著名畫家的作品和一些中國古代藝術品。
2023-10-10
-
合眾圖書館同人收藏、整理“趙爾巽遺稿”的往事
一 后人論及趙爾巽,很容易聯想到他主持編纂《清史稿》的故事,可能還會記起他在日俄戰爭后期出任盛京將軍,折沖樽俎于兩大外強間,最終在辛亥革命后下野、隱居青島的往事。
2023-10-10
-
徐則臣:我們為什么愛讀汪曾祺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寫道:“冰山運動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2023-10-09
-
汪曾祺的小說“伎倆”
歲寒三友一般指松竹梅,汪曾祺《歲寒三友》則開宗明義,是指三個人: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
2023-10-08
-
豐子愷的漫畫展
今年6月22日《解放日報》的《朝花》周刊發表了陳子善先生的《錢君匋寫“愷師”》一文,詳細介紹了1946年10月19日上海《大晚報》副刊《剪影》揭載的錢君匋《寫在“子愷漫畫展”上》一文。
2023-10-08
-
“達夫賞飯”誕名詩
魯迅先生的《自嘲》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可以說婦孺皆知。
2023-10-08
-
愚不可及
北京大學校史館的楊琥老師是我在北大特別敬重的師長之一。
2023-10-08
-
“琉璃廠圣人”孫殿起
八百年京華風韻,三百載琉璃廠云煙,琉璃廠文化街即將迎來恢復的第四十個年頭。
2023-10-07
-
張新穎:記程德培老師小事
德培老師中秋節前一天走了。
2023-10-07
-
記程德培老師小事
德培老師中秋節前一天走了。
2023-10-07
-
懷念 | 程德培:扎實的、熱情的、說理的批評
編者按: 9月28日,文學評論家程德培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72歲。
2023-09-30
-
魯迅談月亮及其他
在影像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于大自然的認知是很直觀的,當然也是非常細致的。
2023-09-28
-
李霄明:往事難忘
今年是現代文藝批評家、編輯家陳企霞先生誕辰110周年。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