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芙康:潔來還潔去——憶諶容
二十天前,恰逢立春,諶容謝世,靜寂無聲。
2024-03-18
-
探藝尋道 面向生活——王朝聞的美學人生
王朝聞,1909年出生,2004年去世,四川合江人。
2024-03-18
-
馬小起:懶君,放在心里最溫暖地方的那個人
2月初,《收獲》雜志的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獨留明月照江南——懷念我的李文俊老爸爸》的長文,是福克納譯者、著名翻譯家李文俊先生兒媳婦的懷念文章。
2024-03-18
-
魯迅題畫:“射死八斤”
魯迅從小愛看帶畫的書,如《花鏡》《點石齋叢畫》《詩畫舫》等,他更是把《山海經》稱為“最心愛的寶書。
2024-03-18
-
遼遠的昌平,海子《旅程》及葦岸日記
海子 今年是詩人海子誕辰60周年暨去世35周年,在詩人生命里,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他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
2024-03-15
-
王修榮:我與李國文先生的忘年交
由于年齡的關系,作為“60后”,在出版生涯中,我打交道的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新中國成立前出生的老作家寥寥無幾,李國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可以算是我的忘年交。
2024-03-15
-
劉心武:山桃花開滿壇香 ——馮牧一百零五歲冥誕祭
又是早春花開時。
2024-03-15
-
透過《大公報》回顧泰戈爾訪華
1924年,印度詩人泰戈爾到訪中國,為中印文化交流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當時的華夏大地帶來了清新悠揚的文化氣息。
2024-03-15
-
盧作孚與胡先骕
2023年4月12日及5月24日,中華讀書報先后刊發了《〈東北游記〉的歷史與現實意義》與《世間曾有胡先骕》,分別紀念近代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現代化鄉村建設先驅、社會改革家盧作孚先生與中國近代科學史及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胡先骕先生誕辰130周年,反響俱佳。
2024-03-14
-
王犁:1960年至1966年的林風眠與傅雷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傅雷家書全編》里有關林風眠信息的鉤沉,研究1960年至1965年翻譯家、文藝理論家傅雷與藝術家林風眠的交往及傅家代理林風眠作品海外銷售情況,及這一階段傅雷對于林風眠藝術的認識。
2024-03-14
-
段崇軒:焦祖堯生命的最后歲月
原標題:生命的最后歲月——憶焦祖堯老師 “何枝可依” 人生總有遺憾,而最痛的遺憾,是晚年特別是最后歲月,不能在安居的家中度過,依然在漂泊途中。
2024-03-13
-
《從文自傳》是什么時候完成的?
現代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從文自傳》1934年7月作為“作家自傳叢書”之一種由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1935年很快再版,1936年改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重印。
2024-03-12
-
李光榮:孫玉石先生的學術胸襟
去年到今年1月13日,王瑤先生的兩個大弟子相繼去世。
2024-03-12
-
關于北京的“科幻小說”
雷鋒有一張在北京天安門前騎摩托車的照片,曾引起不少人的疑惑:這個意氣風發的時尚青年和人們印象中的雷鋒形象似乎不太相符,雷鋒為什么會留下這張照片,他和北京又有著怎樣的交集呢? 帶著疑問,我專程走訪了解放軍原總政辦公廳研編室主任邢華琪,他是以總政治部名義修訂《雷鋒日記》的參與者,也是重寫《雷鋒故事》的執筆人。
2024-03-12
-
上海北新書局的《青年界》
《青年界》封面 1931年3月,上海誕生了一份面向全國青年讀者的綜合性刊物。
2024-03-12
-
李瑛:生活之“路”的“打開”與轉向
原標題:生活之“路”的“打開”與轉向——從李瑛看 20 世紀 40 年代文學青年的左轉 引言 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民主運動浪潮中,“青年左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2024-03-11
-
詩人聞捷
新中國成立初期,詩壇主要人物有郭小川、賀敬之、李季、聞捷等。
2024-03-08
-
為青年盛成畫肖像的女人
《詩集:1966—1979》封面盛成(1995年) 《我的母親》中文版封面盛成(1935年) 一 第四本法語詩集 1995年7月,97歲的盛成由夫人李靜宜、小女兒盛鸞陪同飛往巴黎,出席紀念保爾·瓦雷里逝世五十周年活動暨法語詩集 《POèMES 1966-1979》(直譯:《詩集1966—1979》,盛成自譯為《老觚新釀集》)一書的三地首發式。
2024-03-08
-
朱航滿:關于謝其章
今年春節,有位書友寄了本謝其章的新書《有書乃城》,還是毛邊本。
2024-03-08
-
王炳根:九版十韻話女人
《關于女人》寧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 冰心的《關于女人》,從作品發表到出版,從1943年的初版到21世紀之初最后一版,都有話說,都有故事,且牽涉的人也不少,過程有些曲折,是冰心著作版本中的佼佼者。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