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辦晉劇藝術網的95后青年
王嘉近影 王嘉年少時不顧家人反對投身戲劇表演的學習。
2016-12-28
-
喬羽是怎樣寫出“一條大河”的
《我的祖國》問世至今已傳唱了60年 喬羽是怎樣寫出“一條大河”的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2016-12-28
-
孟京輝:我可能在創作上就是這么放浪不羈
《臨川四夢》劇照 答題者:孟京輝 出題者:呂彥妮 時間:2016年12月25日 地點:國家話劇院后臺 1你已經走了多遠? 其實走得挺遠的了。
2016-12-28
-
首次演賀歲片 “帥炸天”的王凱就這樣被虐了
繼成為收視保障、流量擔當之后,王凱在2016年歲末霸屏之際,又迎來新一輪全民刷屏熱潮。
2016-12-28
-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文藝大師
▲楊 絳 ▲閻 肅 ▲梅葆玖 ▲陳忠實 ▲李世濟 ▲莊 奴 其實,我們不想同他們說“再見”。
2016-12-27
-
高滿堂:我們絕不能糟蹋歷史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金牌編劇,高滿堂至今編劇600余(部)集,將于2017年1月1日作為開年大戲登陸北京、江蘇衛視的《最后一張簽證》是他首涉二戰題材的一次創作。
2016-12-27
-
任鳴:為京味戲劇開源
我是北京的孩子,酷愛北京,對京味戲劇情有獨鐘。
2016-12-27
-
拍有意義的故事才有創作動力
由王家衛監制、張嘉佳導演的電影《擺渡人》23日上映以來,累計票房已突破3億元,但觀眾的口碑卻兩極分化。
2016-12-27
-
用中國民間傳統激發多元化身體語匯
趙淼排練照 王昊宸 攝 趙淼導演作為三拓旗劇團創建人、負責人,以形體戲劇著稱,今年正逢三拓旗創建20周年,他受中國國家話劇院之邀創排了新戲《羅剎國》 ,他用這部劇講述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虛無縹緲的海上空間,神秘中冥冥安排的一場冒險,在歲末之際推出別有意味。
2016-12-26
-
勇攀藝術高峰 振奮民族精神
陳平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新疆巡演現場。
2016-12-26
-
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訪著名導演烏爾善
“完善文化人才激勵機制和扶持政策,實施文化名家工程、重點文藝人才和鄉土文化人才培養計劃,為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繁榮群眾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撐。
2016-12-23
-
馬季先生“欠”我一個承諾
1996年,作者王南方(右)采訪馬季先生。
2016-12-22
-
李小萌:愿做一戲一格的女演員
《愛人同志》片場 毛衛寧導演與王雷、李小萌 李小萌 1985年生于天津,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北京人藝演員。
2016-12-22
-
呂麗萍 “戈玲”重返舞臺有點“怕”
《獨自溫暖》定妝照。
2016-12-22
-
趙季平:扎根泥土 對話世界
趙季平(左)在基層采風 兩年前,中國音協名譽主席趙季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就一頭扎進了秦嶺深處,一路上,他不忘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殷殷囑托,思考著如何多創作一些不負我們這個時代的力作。
2016-12-22
-
張玉中:“它的光芒照亮了一個民族”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寧夏將臺堡勝利會師,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2016-12-22
-
凱麗:總想給觀眾點驚喜
由陳薪伊執導的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正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我們在演員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凱麗,她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還是那個質樸善良的劉慧芳,因而當她搖身一變,成為舞臺上撕心裂肺的王后喬特魯特時,場內的觀眾不由得驚喜。
2016-12-21
-
公共藝術:城市故事的催化劑
《北京·記憶》的整體藝術形象由4000余個琉璃鑄造的單元立方體以拼貼的方式呈現,每個琉璃塊中都珍藏著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個老物件,這一個個時代的縮影,在不經意間勾起了人們對過往歲月的溫暖回憶 公共藝術作為城市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共享的一種精神和態度,它是在藝術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拓展,創造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表現,是彰顯城市文化最直觀、最突顯的載體。
2016-12-21
-
靳東:老干部探險太玩命
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上線之前就相當被業內看好。
2016-12-21
-
吳剛:淡然捧出桂花酒
吳剛近照 王小寧攝 《嘩變》中飾格林渥 《建國大業》中飾聞一多 《潛伏》中飾陸橋山 12月9日,是吳剛54歲的生日。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