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墨雨》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莫美  2017年01月03日15:42

    第三章

    梅思賢是黃昏時候回到楊柳鎮的。走上雙江碼頭,天已麻麻黑。梅思賢站在那里,東張張,西望望,離家五年了,還真有點生疏了呢。他理著平頭,一襲白衣白褲,黑皮鞋,提一個精致的小皮箱,一副大城市人的樣子,引來不少人的注目。一個十六七歲的后生家,來到他的身邊,說:“先生,我來幫你提皮箱吧!”

    梅思賢說:“謝謝。皮箱很輕,不勞駕你了。”

    “還是我幫你提吧。”后生家邊說邊來提梅思賢手里的皮箱。

    梅思賢沒有松手:“我自己提吧!”

    后生家還是說:“我來提!”

    正猶豫間,又來了幾個相差無幾的后生家。他們嚷叫著:“我來提,我來提。”且不由分說,強搶思賢手里的皮箱。

    梅思賢感覺氣氛不對,忙把皮箱轉到身前,雙手護住,大聲叫道:“我自己提!”

    一個人忽然蹲到地下,哎呀哎呀地叫。

    那幫后生家立馬高聲大叫:“你打人啊,你敢打人啊,為什么要打人啊!”

    梅思賢知道遇上溜子了,索性放下箱子,厲聲說:“誰打了人啊!你們以為我是外地人,想打油伙啊!告訴你們,我是兩潤堂的二少爺。”

    這一叫,還真把那幫小溜子鎮住了。他們不再嚷叫,但也不散開。

    “是思賢少爺嗎?你回來了啊!”不知從哪里鉆出一個人來,朗聲笑道。

    梅思賢循聲望去,來人身材高大,容貌端正,仔細端詳,記起來了,忙說:“是張一書先生啊!”

    那人說:“只有思賢少爺這么客氣,稱我先生。我還真不習慣。他們都叫我書落殼呢。”

    “哦。”梅思賢輕聲笑了。

    書落殼說:“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

    “好!”梅思賢把皮箱給了書落殼。

    書落殼重重咳了兩聲,那幫小溜子走開了。

    梅思賢便跟在書落殼后面走。

    “思賢少爺,你在哪里高就啊?”

    “還未找好工作,回家待一段時間再說。”

    “不是沒有找好,你是不愿意說吧。”

    “真的沒有找好。瞞你有什么好處?”

    書落殼嘿嘿笑了兩聲,默默走了幾步,又問:“北伐快要開始了吧。”

    梅思賢怔了一下,說:“我還不知道哩。你是怎么知道的?”

    書落殼說:“我偶爾到張鎮長、吳校長那里看看報紙,聽他們談論,也就曉得一點影子了。”

    梅思賢哦了一聲,順勢繞開話題:“我父親也訂了報紙,你沒去看過?”

    書落殼說:“我怕你父親,平時不敢上你們家,只有跟著張鎮長、廖局長才敢去,去了也不敢亂翻亂動。”

    梅思賢又哦了一聲,說:“你就不怕張鎮長、廖局長?”

    書落殼說:“不怕。”

    兩人默默地走了一陣,便到了兩潤堂門口。

    書落殼說:“思賢少爺,你自己提吧。我不進去了。”

    梅思賢接過皮箱,說:“進去坐坐,喝杯茶再走吧。”

    書落殼說:“不去了,下次吧。”說罷轉身往后走。

    “那你等一下。”梅思賢迅即打開皮箱,拿出一塊銀元,遞給書落殼,“你自己去喝杯茶吧。”

    書落殼略一猶豫,便說:“思賢少爺,你這樣就太見外了。”

    梅思賢說:“什么見外啊,你接著就不見外了。”

    “這樣吧,你下次有什么差事,就喊我吧。”書落殼邊說邊走,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梅思賢靜靜站在兩潤堂前。天完全黑了。堂屋左邊客廳的窗戶里,透出淡黃色的燈光。家人正在吃晚飯。父親還在勸思齊、四科喝酒。一種久別的親情涌上心頭,他不禁脫口叫道:“爹,娘,我回來了。”

    門應聲而開。堂屋里便有了一門框的燈光。

    梅思賢大步走去,思齊迎出來接過行李。爹娘站在飯桌旁,一臉驚喜。思齊放下行李,說:“我早晨出門,聽到喜鵲叫,就知道二少爺會回來,還告訴了老爺呢。”

    梅浩然點頭笑道:“思齊講了幾次。我們剛剛還在笑話他呢。”

    “思齊厲害啊!”梅思賢說,“你怎么知道是我回來,而不是我哥回來呢?”

    “只要有預兆,我的感覺就特別準。”吳思齊一臉的得意。

    “我感覺不準也曉得呢,”張四科笑道,“老爺講了多次,說二少爺會回來。”

    哈哈哈哈,幾個人大笑起來。

    梅太太說:“還沒吃飯吧,快坐下吃飯。”

    梅浩然說:“再炒兩個菜,拿一壺酒來。”

    梅太太立馬去了廚房。

    吳思齊把自己的碗筷放到張四科一方,取來抹布抹了桌子。

    梅思賢在空出的一方坐下,微笑著望著父親。

    吳思齊、張四科拿起碗筷,夾點菜,站到一邊,狼吞虎咽。

    梅浩然看了他們兩人一眼,說:“莫急。思賢回來了,一起喝杯酒吧。”

    兩人放下碗筷,到廚房幫忙去了。

    梅浩然微笑著望著思賢,一臉愛憐。

    梅思賢微笑著望著父親,滿臉感激。

    梅浩然說:“還是兩個月前,我到長沙,看見了靜宜。靜宜告訴你了嗎?”

    梅思賢說:“靜宜跟我說了。我到賈太傅祠,主事說你先一天走了。”

    梅浩然聽思賢說前去看他,心里很是受用,嘴里卻淡淡地說:“本想多玩幾天的,心情不好,看見靜宜的第二天,我就走了。”

    “哦——”梅思賢點點頭,“我去看你,本想約你一起回來。沒想到你走后,形勢變化很快,不得不多待些日子,到平安縣城后又待了幾天,所以回來晚了些,讓你和娘操心了。”

    梅浩然點了點頭。湖南局勢的變化,竟與吳輝先生分析的一模一樣,只是到來的時間更快。梅浩然回家沒幾天,《 大公報 》便發布了趙恒惕辭職離任的消息。幾天之后,唐生智到省城維持秩序,扭扭捏捏就任代理省長。但腳跟尚未站穩,便同室操戈,幾個回合,又踉踉蹌蹌退駐衡陽。于是,吳佩孚調兵遣將,組織援湘,進圖兩廣;唐生智向國民政府求援,請求迅速出兵湖南,自己甘為北伐先鋒。湖南局勢的變化,不用思賢多說,梅浩然一清二楚。

    梅太太端來一盤炒臘肉、一碟炒雞蛋,吳思齊提來一壺酒。梅思賢吃了一塊油淋淋的大臘肉,感嘆道:“很久沒吃這么好的菜了。真過癮。”

    吃過飯后,梅思賢從皮箱里拿出《 三民主義 》《 中國國民黨之農民政策 》《 國民政府對于農民運動宣言 》《 土地與農民 》四本小冊子,來到父親的書房——墨雨齋。父親已在那里等候。可能是節約用油的緣故,美孚燈開得很小,昏黃的光仿佛只能照顧桌子和父親的臉,父親的身子都陷在黑暗中。幾年不見,父親臉上已露出衰老之態。他的眼睛微微閉著,剛才那種興奮的神采蕩然無存。梅思賢心里一緊,擔心今晚的交流難以成功。

    “爹爹。”梅思賢輕聲叫道。

    梅浩然睜開眼睛,微微一笑。

    梅思賢在父親對面坐下,把書放在桌子上。“爹爹,我想將近些年的經歷,還有一些想法,跟你講講。”梅思賢輕聲說完,便怯怯地望著父親。

    梅浩然點了點頭,把燈芯擰上一點,房里頓時亮堂多了。

    梅思賢便三言兩語帶過大學生活,詳細講了到廣州看望思德、感受到國民革命軍的勃勃生機、加入國民黨、進入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回到家鄉從事農民運動以及國民革命軍即將北伐等情況。他知道父親關心民眾疾苦,思想傾向進步,完全可以溝通,沒有必要隱瞞。如能得到父親支持,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如果父親這樣的人都不能說服,工作將寸步難行,同時也說明自己沒有能力。“爹爹,希望你能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有些問題,我可能說得不是很透徹,我帶回了幾本小冊子,請你抽空看看吧。”梅思賢說罷,雙手捧著那幾本小書,站起來,恭恭敬敬地送到父親面前。

    梅浩然單手接過,順勢放在桌上,久久沒有言語。

    “爹爹,你的看法呢?”梅思賢坐下,眼巴巴地望著父親。

    梅浩然沉默良久,才輕輕地問:“你認為,國民革命軍一定會取得勝利?”

    梅思賢說:“這是毫無疑問的。國民革命軍有政治理想,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生機勃勃,任何軍閥的隊伍都無法比擬。北洋軍閥中,目前實力最強的,應該還是吳佩孚的直軍,但與國民革命軍比起來,只能說是疲憊之師、老弱之師,一旦開戰,估計不堪一擊。這不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是我們很多人經過認真分析得出的結論。實際上,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以外,也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外國觀察家,都持這一看法。”

    梅浩然點了點頭。國家的統一是至高無上的,不統一,就不可能強大,就會挨打,老百姓遭殃。北洋政府統一不了,聯省自治聯不起來,也只有寄希望于國民政府來統一了。近些日子,他對北洋政府的作為和聯省自治的探索作過一些反思,盡管自己還是留戀聯省自治,但他相信,思德、思賢、立功他們的選擇不會太錯。反思自己,從廢除科舉開始,思維就總是要慢半拍。時局的發展不可能等待你落后的思維。從長沙回來后,他看書,看報,看思德、思賢幾年的來信,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力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對思德、立功的作為能夠理解,但對思賢的農民運動卻感到一片茫然。

    “思賢,”梅浩然望著兒子,略帶微笑,輕聲問道,“你剛才說回到家鄉搞農民運動,是回到平安縣還是回到楊柳鎮?”

    梅思賢從父親表情的細微變化感到一種溫暖,一種希望。他毫不猶豫地答道:“既是回到平安縣,也是回到楊柳鎮。主要還是平安縣吧。”

    “整個平安縣的農民運動都由你來領導?”

    “不,還有觀瀾中學的魯飛校長。”

    “哪個為主?”

    “魯校長。”梅思賢想了想,又說,“我們平安縣成立了國民黨縣黨部,共有七名委員。魯校長是常務委員,我是農運委員。不過,我還有一個身份,省農運特派員,這樣,地位比其他委員好像略高一些。魯校長負責全面工作。目前黨部的工作,主要是領導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工人運動由一個叫王一丹的具體負責。我只負責農民運動。魯校長安排我先回楊柳鎮發展農會,摸索經驗,然后再在全縣推開。”

    梅浩然點點頭:“魯校長人品很好,活力很強。”

    梅思賢說:“你和他很熟悉啊?”

    梅浩然笑道:“我是老校長啊!他任校長之后,還專程到楊柳鎮來看過我。我去縣城,就住在觀瀾書院,和他經常接觸的。他沒和你說起過我?”

    梅思賢說:“說過。我以為那是面子上的話呢。”

    “有一件事,我覺得應該告訴你。”梅浩然沉默良久,才緩緩地說,“前年年初,平安縣城朱氏兄弟偷偷摸摸把百余畝公有土地賣給了天主教會。消息傳開,群情激憤。魯校長組織學生游行三天,后來市民也參加了,并和天主教徒發生了沖突。羅縣長借機把魯校長抓起來了。當時,恰好我在縣議會開會,便組織人員,羅列了羅縣長二十三條罪狀,發動八百余人簽名,發往省政府、省議會和《 大公報 》。第三天,《 大公報 》全文刊登了。省議會也派人前來視察。十多天后,省政府撤了羅縣長的職。羅縣長灰溜溜地離開了平安縣。魯飛自然成了英雄,平安中學的學生,敲鑼打鼓,把他接出來,給他戴上大紅花,在街上轉了一圈。”

    “哦,”梅思賢一臉的興奮,“原來還有這么一段往事。爹,我知道了。謝謝你。”

    梅浩然望望思賢,看來思賢確實懂了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便說:“知道了就好。你剛才說的負責工人運動的王什么,我倒是完全不認識。”

    “王一丹。”梅思賢說,“我以前也不認識。這次回來才見面。他是城關鎮人,在縣城有一定基礎。他雖然負責工人運動,但好像不太感興趣。據說他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在部隊干了兩年,春節前才回來,準備在平安發展。目前,他正在積極活動,競選縣團防局局長。魯飛非常支持,已經作為黨部的頭等大事來努力。”

    梅浩然點了點頭。

    梅思賢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意思,也不好再問什么,就那么沉默著。

    “三民主義我贊成。推翻封建宗法統治、減租減息、興辦平民教育,這些我都贊成。”梅浩然就思賢關心的主要問題表了態,然后說,“只是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具體辦法我不太清楚。”

    梅思賢笑道;“我也不太清楚。”

    梅浩然說:“你準備從什么地方著手?”

    梅思賢說:“我想先在梅家學校創辦平民夜校。”

    梅浩然點了點頭。

    梅思賢又說:“我一直在學校生活,接觸社會現實不多。我想從明天開始,參加些勞動,接觸接觸農民。”

    梅浩然笑道:“好啊,明天恰好開秧門。”

    次日早飯后,梅思賢隨父親、吳思齊、張四科朝柳溪旁的四方大丘走去。吳思齊、張四科打著赤腳,挑著擔子,走在前面,梅浩然、梅思賢父子穿著筍殼葉草鞋,跟在后面。

    四方大丘其實是一長方形,十余丈寬,近二十丈長,四畝多地,是梅浩然家最大的一丘田。大概從梅浩然的祖父開始,幾十年了,梅家灣每年插田,都是從這一丘開始的。現在,這丘田已過三犁三耙,整得泥爛如漿,田平如鏡,并已沉淀兩天,只待開插了。四方大丘旁邊,是丘一畝大小的秧田。開秧門的儀式,將在那丘秧田的田墈上舉行。

    梅浩然一行出發后,不時有人跟上。到達四方大丘時,已有近二十人。有梅浩然的幾個本家侄子,有和梅浩然家關系比較好的村人,有開秧門必不可少的桂師公,還有張希龍和他的三個兒子,還有書落殼等人。楊柳這個地方,祖祖輩輩流傳下來,喜歡結伴勞作。插田、扮禾、挖紅薯的時候,這家那家、上家下家的青壯勞力,通過兌工、幫工的方式,集結到一起,打山歌,講笑話,干起活來特有勁,一天一晃就過去了。一般的人家,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兌工。孤兒寡母的,無工可兌,村里有威望的人喊一聲,愿者去,幫工。殷實戶不可能兌工,除了請長工、臨工之外,凡來幫工的人,要記著,張三一天,李四兩天,然后選擇機會,以略高于臨工的待遇償還。這些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幾乎無人打破。偶有打破者,便千夫所指,也再難享受,下次自己去請,別人也不樂意來。梅浩然從不讓人吃虧,自然來者踴躍。張希龍就是外村人,每年都要來的,而且要帶著大科、二科、三科三個兒子來,加上在梅家做長工的四科,一家五人。書落殼是游手好閑慣了的,不太會干農活,梅浩然家開秧門,也要趕來湊湊熱鬧。

    吳思齊將帶來的春凳擺好,再在春凳上擺好香臺、線香、紙錢、紅燭、貢果。桂師公到后,恭恭敬敬地站到春凳前,擦燃洋火,點燃紅燭,拿起一疊紙錢,在紅燭上點燃,放到凳子下,拿起三根線香,點燃,雙手握香,朝天拜了三拜,再插到香臺上,然后高聲叫道:“鳴炮——放銃——”

    吳思齊點燃了爆竹,噼噼啪啪……

    張希龍放了雙響銃,嘭——嘭——

    待爆竹聲停了,桂師公便高聲唱道:

    爆竹一響開秧門,

    驚動天上老神農。

    率領神仙下凡界,

    恭喜主家五谷豐。

    眾人便齊聲高唱:“恭喜主家五谷豐。”

    桂師公再高聲叫道:“恭請梅浩然先生開——秧——門——”

    梅浩然便立馬跨進秧田,順手扯了一把秧。其他人也就陸續下田,扯起秧來。最后一個下田的自然是書落殼。他只扯了一枝秧,便直起腰來,說:“桂師公,唱歌呀。”

    桂師公便大聲唱道:

    腳踏秧田眼放光,

    右手扯秧左手裝。

    手拿絲綢攔腰綁,

    低頭聞到稻谷香。

    書落殼說:“桂師公吹牛皮。哪里有什么絲綢綁秧呀,明明是稻草,最好的也是筍殼葉啊。我聞了好久,都沒有聞到稻谷的香氣。”

    桂師公說:“書落殼你還冇進門,不夸張還叫山歌嗎?”

    書落殼說:“冇進門就冇進門,你再唱一首吧。”

    桂師公說:“不唱了。你書落殼是利用講話的機會偷懶。”

    哈哈哈哈,扯秧的人都笑起來了。

    約摸一個時辰,梅太太挑著一擔小籮筐來了。

    書落殼最先看見,叫道:“梅太太來了。”

    桂師公站起來,看看秧扯得差不多了,說:“插田栽米樹,呷個不停住。歇閑,呷煙。”

    大家便各自扯完手里的一枝秧,洗洗手腳,走上田墈,來到梅太太落擔的地方。梅太太挑來的籮筐里,有一壺茶,一壇米酒,半籮花生,二十多個鹽鴨蛋,二十多只小飯碗。最先來到梅太太身邊的自然是書落殼。最后一人走上田墈時,書落殼已倒好一碗酒,剝好鹽鴨蛋,有滋有味地呷了好幾口。凡喝酒的,都倒一碗酒,圍在一起,喜氣洋洋,邊扯淡邊呷喝。還有幾個人,把酒碗放到地上,卷一筒喇叭煙,抽一口煙,喝一口酒,再呷一點鹽鴨蛋或花生,那神態,神仙一樣。也有幾個不喝酒的,則拿一個鹽鴨蛋,抓一把花生,走遠一點去呷。桂師公看看大家呷得差不多了,便高聲叫道:“張希龍、吳思齊打‘剝身直頁’,其他人擔秧打秧。”

    楊柳鎮的田盡管有很多形狀不方正,但插田的人,要盡可能插直,橫豎對齊,像無數個“井”字,也像無數個“田”字。插田高手,橫插四蔸,豎往后退,無論何時去看,都方方正正,像一頁書一樣。田插到這個標準,關鍵是第一個開插的人,也叫作打“直頁”的人。他插直了,后面的十有八九會插直;他插彎了,后面的百分之百會彎。凡是能夠在大丘里打“直頁”的人,都是作田里手,一個村里只有幾個。有時插田的人多,一個人打“直頁”還施展不開,后面的人只能等著,浪費時間,便要兩頭開插,兩個人打“直頁”,并且會合后,所留間距和兩蔸禾之間的距離完全一樣。這樣的“直頁”,便叫“剝身直頁”。能夠打“剝身直頁”的人,自然少之又少。張希龍、吳思齊就是能夠打“剝身直頁”的人,確是高山打鼓——遠近聞名。兩人聽到桂師公的安排,相互會心一笑,然后分別走開,站到四方大丘兩頭的正中間,邊大聲叫喚邊移動位置,達成一致后,便下田開插。其他人大都去擔秧,向田中打秧。桂師公則站在田墈上,看著張希龍、吳思齊打直頁,不時提醒一聲。

    片刻工夫,張希龍、吳思齊的“直頁”各打了丈把遠,擔秧打秧的完成了任務,也就先后下田插秧。

    桂師公站在田墈上,高聲唱道:

    清早起,來插田,

    恭喜主家年勝年。

    今年插丘麻蓮早,

    明年插丘早麻蓮。

    麻蓮早,早麻蓮,

    十倍豐收在今年。

    哦——嗬嗬嗬——

    眾人便跟著大叫:“哦——嗬嗬嗬——”哦嗬聲此起彼伏,響徹田野,田就插得更快了,真是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如果手腳慢了,就會被后面的人超過,關在里面。那是很不光彩的。

    哦嗬聲停下來后,手腳也就逐漸慢了。慢到一定地步,桂師公便又高聲唱道:

    垅里大丘四四方,

    郞妹插田排成行。

    心頭有意栽米樹,

    哪怕大丘萬丈長。

    哦——嗬嗬嗬——

    眾人便又跟著大叫:“哦——嗬嗬嗬——”

    哦嗬聲便又此起彼伏。

    哦嗬聲停下來。書落殼說:“桂師公又講鬼話。妹子在哪里?”

    桂師公說:“書落殼你是個假懵子吧。妹子在心里啊。比如紅春子就時時刻刻在你心里啊!”

    哈哈哈哈,眾人又大笑起來。

    在一片哈哈聲中,張希龍、吳思齊在田中央會合了。兩人擦身而過,禾苗所留間距,不差分毫,“剝身直頁”再次成功。兩人站起來,又是會心一笑。眾人也齊聲夸贊。

    桂師公看看太陽,說:“快插完了,趕快插啊。誰先上田墈,誰就先回家喝酒啊。”

    書落殼說:“桂師公,你再打一首山歌吧。”

    桂師公說:“不唱了,下午吧。”

    書落殼說:“要不我們兩個來一首《 插田歌 》吧。”

    也就有人起哄:“來一首吧,來一首吧。”

    桂師公就對書落殼說:“我唱還是你唱?”

    書落殼說:“當然是你唱了。”

    桂師公就清清嗓子,唱道:“四方大丘好插田。”

    書落殼便問:“老板的田好插嗎?”

    唱:搬開石板插火磚。

    白:秧好扯嗎?

    唱:一手扯得三兩根。

    白:老板家里的飯菜好嗎?

    唱:碗底底下起了尖。

    白:你怎么看見?

    唱:搬架樓梯。

    白:你怎么不怕?

    唱:攀著碗邊。

    白:老板娘子賢惠嗎?

    唱:惡語傷天。

    白:工散得早嗎?

    唱:火把連天。

    白:你怎么不怕?

    唱:哦嗬喧天。

    白:工錢肯給嗎?

    唱:不比到長沙府里去喊冤。

    白:下次還來幫他插田嗎?

    唱:除非太陽出西邊。

    哦——嗬嗬嗬——

    又是一陣響徹云霄的哦嗬聲。

    張四科說:“桂師公,我家老爺幾多大方啊。你怎么這樣唱呢?”

    桂師公說:“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就是這么唱的啊。”

    梅思賢說:“好聽,你倆再唱一遍,我要記錄下來。”

    桂師公說:“不唱了。再唱,你爺老倌真的有意見了。”

    書落殼說:“思賢少爺你要記錄還不容易?這些歌我都會唱,哪天坐到你屋里,你準備一壺酒,要記錄哪首,我就唱哪首。”

    張希龍揶揄道:“書落殼有用了啊,賺得到酒喝了。不過,最會打山歌的還是桂師公呢。”

    書落殼說:“我和桂師公不同,我認得字,不僅會唱,還會寫。”

    桂師公惱了,厲聲說:“書落殼你是狠呢,箢箕大的字認得好幾擔。我是個光眼瞎子,那些歌本送給你算了。”

    張希龍見桂師公當真了,禍又是自己逗出來的,忙說:“書落殼你這話是說得不對。你說自己認得字就行了,不能說和桂師公不同。你這樣說,好像桂師公就不認得字。桂師公每天看歌本,認得的字興許比你還多呢。”

    其他人也就跟著責怪書落殼。

    書落殼輕聲嘀咕:“他認得幾個字啰。”

    梅思賢站起來,見桂師公還是鐵青著臉,余怒未消,便親切地說:“桂哥哥,你還有歌本啊?哪天借我看看。”

    桂師公見思賢對他這么尊敬,也就順驢下坡:“好啊,你哪天想看就到我家來吧。”

    太陽已經略略偏西,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張希龍、吳思齊自然最先插完,走上田墈。但他們并未先回家喝酒,而是坐在田墈上,笑瞇瞇地望著還在田里插田的人,這是他們的權利。大伙陸續插完,走上田墈。田里只剩下梅思賢和書落殼了。他們還只插了大半頁,離田墈還有一段較長的距離。桂師公叫道:“思賢,你上來吃飯吧,下午再插。”

    思賢便對書落殼說:“走吧。”

    兩人便洗洗手,朝田墈上走。

    張希龍說:“書落殼,桂師公可沒有喊你呀。”

    書落殼笑道:“我也唱了歌,還插了這么多田呢。”

    哈哈哈哈,眾人又大笑起來,邊笑邊朝兩潤堂走去。

    梅浩然家插田,每天都是一二十人,除了吳思齊、張四科、梅思賢等幾個人外,其他的人每天都在變換。桂師公沒有來,還是一樣的打山歌,講笑話,呼哦嗬,日子過得很快活。梅思賢插完第一天后,累得腰酸背痛,心想第二天只能去看看了。沒想到第二天起來后,身體狀況比預想的要好得多,下到田里,聽到那些山歌,聽到那些哦嗬,竟然渾身是勁,全然沒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他的插田技術也在飛速長進,到第三天,便能跟上一般人員了。

    梅浩然家自己直接經營的田只有五六十畝,不滿三天便插完了。梅浩然要張四科回家插田,并要吳思齊去幫兩天。梅思賢也說要去。梅浩然、梅太太、吳思齊、張四科都大感意外。吳思齊、張四科說萬萬不可,梅思賢堅持要去,梅浩然也就點頭同意了。

    當梅思賢出現在張家灣張希龍家的田頭時,全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盡管張四科先天晚上回家說了,張希龍已有思想準備,但真的見到梅思賢時,還是激動不已。他說:“思賢少爺,你來這里走走,就是看得起我,你幫我家來插田,真是看得起我祖宗十八代啊。”

    梅思賢說:“張伯伯,你怎么這樣說呢?照你說的,你家幾個人幫我家插田,不是起碼看得起我祖宗三十六代了?”

    來插田的人都笑了。

    張希龍說:“思賢少爺,你怎么這樣說呢?”

    梅思賢說:“我怎么不能這樣說呢?”

    有人就說:“不要說了,都是看得起。插田吧。”

    有人就悄悄議論:思賢少爺讀了這么多書,沒有少爺架子,不一樣。

    來張希龍家幫忙插田的人雖然少一些,但張家的三個兒媳婦都上陣了,氣氛就更加活躍。有人說張希龍是“爬灰老倌”,說爬灰老倌插田不贏,自己的田要插,三個兒媳婦的田也要插,張希龍只笑,三個兒媳婦則間或罵一兩聲。梅思賢雖還是初次這么聽人說爬灰爬灰,但看過《 紅樓夢 》,知道爬灰的意思,就暗暗地笑。張癲子打山歌時,也盡是哥啊妹啊的,打得人心癢癢的。有人提議張癲子來一首《 爬灰歌 》,眾人跟著起哄,張癲子說聲“好嘞——”,便尖著嗓子唱起來:

    冬天天氣冷呀,

    取暖火爐邊。

    媳婦來燒火呀,

    公公來抽煙。

    炭灰子堵了通爐眼呀,

    哎喲,公公快快來——

    眾人便齊聲高唱:

    爬呀,爬呀,

    爬呀,爬呀。

    張癲子接著唱:

    夏天天氣熱呀,

    歇涼屋外邊。

    媳婦去洗澡呀,

    公公去抽煙。

    尖嘴蚊咬了屄一口呀,

    哎喲,公公快快來——

    眾人再次齊聲高唱:

    摸呀,摸呀,

    摸呀,摸呀。

    唱完之后,自然是一片哦嗬聲。

    哦嗬聲剛停下來,大媳婦就站起來,扯著嗓子唱道:“爛——嘴巴啊——”

    二媳婦、三媳婦也就跟著站起來,齊聲唱道:“爛——嘴巴啊——”

    插田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456播放|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91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