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崎駿:與經典文學藝術的跨界對話
年逾78歲的宮崎駿眼下正潛心制作他的下一部動畫長篇,這部仍將歷時數年才能完成的新作,題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取自于1937年吉野源三郎發表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品。
2018-09-13
-
湯姆·克魯斯:有一種堅持讓時光不老
上映12天,票房近10億元,刷新 《碟中諜》系列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在電影市場一向疲軟的9月 “后暑期檔”,“阿湯哥”湯姆·克魯斯攜最新力作 《碟中諜6》回歸銀幕,硬是走出了一根逆市“長陽線”。
2018-09-13
-
感受舒伯特“愛與痛的詩篇”
由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制作的 《冬之旅》,于上周末在上海大劇院落幕。
2018-09-13
-
馬修·伯恩獨特的“戲仿藝術”
2014年,男版《天鵝湖》首訪中國,將處女秀給了國內音樂劇演出的主陣地——上海文化廣場;雖說是一部芭蕾舞劇,但這個作品曾以另類“音樂劇”的高調姿態榮膺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的編舞獎,還在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駐場演出。
2018-09-10
-
莫里哀的超前舞步與后繼者的徘徊求索
如同曾來華訪問的莫里哀的《貴人迷》一樣,《德·浦爾叟雅克先生》也來自法國巴黎北方劇團。
2018-09-07
-
《呼嘯山莊》中難以直面的愛與惡
極致的愛猶如對鏡自照。
2018-09-07
-
德拉克瓦光耀盧浮宮
《奧維德隱居斯基泰人部落》 盛夏的巴黎,盧浮宮人潮涌流,各方游客競相前來參觀德拉克瓦(又譯德拉克洛瓦)畫展,贊譽不絕,短短時間內人數高達數十萬。
2018-09-07
-
中國歌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將與俄觀眾見面
當地時間9月6日,中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佳琛在莫斯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由中國國家大劇院原創、改編自蘇聯同名小說的中國歌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將于9月11日與俄觀眾見面。
2018-09-07
-
百老匯音樂劇《吉屋出租》在上海啟動中國首演
百老匯首部以流行音樂風格主導,影響了一代代音樂人、影視人和藝術家的原版音樂劇《吉屋出租》近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首演。
2018-09-06
-
追憶科幻大師哈蘭·埃里森:壞小子上天堂
哈蘭·埃里森的個人網站變成了一張全屏的黑白照片,他叼著煙斗,黑眼圈很深,直直看著你。
2018-09-06
-
莫蘭迪與“莫蘭迪色”
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表明莫蘭迪曾模仿中國畫,但結合諸多史實發現,中國畫對他的影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2018-09-05
-
中文版《猶太城》傳遞生命的力量
“他們把甜菜根切碎,把它叫做魚子醬,他們把泡菜水盛出來,把它叫做香檳酒……”昨天,由央華戲劇制作的戲劇作品《猶太城》舉行戲迷分享活動,導演約書亞·索博爾攜主演安娜伊思·馬田、孫強、閆楠、艾米莉·奧哈娜等出席。
2018-08-28
-
劇本集《四百擊》:誰是特呂弗,誰是安托萬
要問迷影人最貼心的導演是誰,我腦子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特呂弗。
2018-08-28
-
根西島文學與土豆皮餡餅俱樂部(英國)
導演:邁克·內威爾 主演:莉莉·詹姆斯 1946年的倫敦,茱莉亞·艾什頓已是小有名氣的作家,出版商為她安排了一場接一場的宣傳活動。
2018-08-17
-
被電影普及的“金布克獎”小說
最近令文學愛好者關注的一個大事件是長篇小說《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在著名的小說大獎布克獎50周年最佳小說公開投票中勝出,獲得“金布克獎”(The Golden Booker)。
2018-08-16
-
理想的閱讀,就是不斷地重訪
根據奧斯汀小說《諾桑覺寺》改編同名電影 作家伍爾芙曾在隨筆里寫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培育自己的趣味。
2018-08-14
-
斯坦尼不是“自由行”
今年8月7日是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逝世80周年。
2018-08-13
-
北野武:滾燙溫柔的“老頑童”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花火》《壞孩子的天空》《阿基里斯與龜》《東京之眼》……作為日本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北野武今年邁入了其導演生涯的第三十個年頭。
2018-08-09
-
阿加莎的《原告證人》連演八年熱度不減
五場演出、共7000張演出票全部售罄,一張不剩。
2018-08-09
-
大陸、香港、臺灣:三種譯名背后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文電影走進觀眾的視野。
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