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法國頭號暢銷書:《斯蒂芬妮·梅勒失蹤記》
法國書店觀測臺調查,三十三歲的瑞士青年作家若埃爾·迪克爾(Jo?lDicker)的小說新作《斯蒂芬妮·梅勒失蹤記》(LaDisparitiondeStephanieMailer)成為了2018年法國書店里的頭號暢銷書。
2019-01-22
-
尹異形獲第四十三屆李箱文學獎
四十三歲的韓國作家尹異形上周獲得了第四十三屆李箱文學獎,并將從主辦方文學思想社領取三千五百萬韓元的獎金,約合人民幣二十一萬元。
2019-01-22
-
國際2019法語小說開年大作:《血清素》
大書 六十或六十二歲的法國大作家米歇爾·韋勒貝克(MichelHouellebecq)的小說新作《血清素》(Sérotonine)1月4日上市。
2019-01-22
-
圖書版權輸出如何走進小語種國家
塞爾維亞文、亞美尼亞文、阿拉伯文、泰米爾文、僧伽羅文、尼泊爾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版權圖書嘗試向小語種國家走出去,為其送去優質的中國文化體驗,打通阻隔,跨越語言,實現了中外讀者的“天涯若比鄰”。
2019-01-22
-
深耕名家名譯,匠心出版向經典致敬
2019年是重溫經典、致敬經典的一年。
2019-01-22
-
2018世界暢銷書(二)
《烈日當頭》 [巴西]杰瓦尼·馬丁斯 榮登巴西2018年文學類書籍銷量榜第三名的《烈日當頭》是年僅28歲的巴西里約熱內盧貧民窟作家杰瓦尼·馬丁斯的首部個人著作。
2019-01-21
-
上海譯文公布2019年“新書目錄” 名家名譯作品結集出版
上海譯文出版社17日公布2019年“新書目錄”。
2019-01-18
-
“那不勒斯四部曲”后又有了“三部曲”,是撞車還是碰瓷?
意大利作家埃蘭娜·費蘭特著有“那不勒斯四部曲”,四本書分別以《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為題。
2019-01-17
-
南京/哥廷根:文化接觸——2019年作家駐留項目
文化接觸——作家駐留項目 2019年,哥廷根/南京 領域:文學 對象:作家 主辦:歌德學院(中國),德國哥廷根大學跨文化日耳曼學系,南京大學德語系 項目介紹 歌德學院(中國)攜手德國哥廷根大學跨文化日耳曼學系和南京大學德語系,于2019年繼續組織“文化接觸——作家駐留”項目。
2019-01-17
-
最新一屆芥川獎、直木獎揭曉
日本文學界重量級獎項芥川獎與直木獎剛剛揭曉。
2019-01-17
-
傅光明以一己之力新譯莎翁全集
對一位譯者來說,翻譯任何一部莎士比亞戲劇都是一項巨大挑戰。
2019-01-15
-
英國科斯塔圖書獎公布,迎來史上最年輕的90后獲獎者
比布克獎更“親民”的英國科斯塔圖書獎,于當地時間1月7日晚揭曉最終結果。
2019-01-11
-
跨越孩童與成人內心世界的故事集
2018年8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智利青年女作家保麗娜·弗洛雷斯(Paulina Flores)的短篇小說集《最后假期》。
2019-01-11
-
中國作家勞馬獲泰國泰中文化經濟協會頒發 “年度最佳作家獎”
中國作家勞馬(馬俊杰)9日在曼谷獲泰國泰中文化經濟協會頒發“年度最佳作家獎”,其短篇小說集《一個人的聚會》泰文版當天也在曼谷發布。
2019-01-10
-
20世紀的圖書編輯是怎樣工作的?
全世界所有的書可以說都是經由圖書編輯之手誕生的,在它們與讀者見面之前,已經經過了編輯們一道又一道的細細審閱,編輯對于大到書稿的整體結構,小到每一個詞語的使用,了解可能不比寫出這些書的作者們遜色。
2019-01-09
-
最懂茨威格的翻譯家張玉書去世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德語文學教授張玉書老先生昏迷數日后血壓急降,心率消失,于1月5日下午1點57分在北醫三院重癥監護室去世,享年85歲。
2019-01-07
-
“讓更多外國人獲得理解中國的鑰匙”
高大挺拔的費德利科·馬西尼是意大利著名漢學家、羅馬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和羅馬大學前副校長。
2019-01-06
-
十二月世界文學期刊動態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聚焦意大利文學 隨著電視劇《我的天才女友》的開播,“那不勒斯四部曲”再次成為焦點,意大利文學也從而重新得到關注。
2019-01-05
-
2018年度歐美文學回顧
每個時代的作者中都有一些異常的敏銳者,不僅察覺身邊形形色色人群微妙的命運變化,也會審視這些變化背后深刻的時代背景,循跡時代變革浪潮退去之后,人類袒露出的低落、猶疑與希望。
2019-01-05
-
廣州國際文學周舉辦日本主賓國活動
2018年廣州國際文學周首次開設文學主賓國,此次主賓國為日本,邀請日本詩人高橋睦郎、平田俊子、大崎清夏,作家平野啟一郎,評論家阿部公彥,旅日詩人田原等展開交流對話。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