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利作家塞普爾維達因感染新冠肺炎病逝,終年70歲
當地時間4月16日,在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6周后,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爾維達(Luis Sepúlveda)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家醫院病逝,終年70歲。
2020-04-16
-
巴西作家魯本·豐塞卡去世,享年94歲
當地時間4月15日,巴西作家魯本·豐塞卡(Ruben Fonseca)因心臟病搶救無效在里約熱內盧去世,享年94歲。
-
耗時8年修訂 《萬有引力之虹》再版
近日,后現代主義代表作家托馬斯·品欽的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由譯林出版社重版推出。
-
中國的古代俄羅斯語言文學巨匠左少興
我晚年所居的海淀承澤園小區,是北大離退休教師的住宅區之一,它位于蔚秀園、暢春園西側。
-
當代文化視野中的“世界文學”
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并行發展的時代,民族(或國家)文化之間的張力日益凸顯:一邊是交流越發頻繁、聯系愈加緊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以提出和實踐;一邊是退群毀約、優先獨大,霸權主義和民粹主義依然存在。
-
能超越東野圭吾的只有東野圭吾
《沉默的巡游》 東野圭吾 南海出版公司 《雪國之劫》 東野圭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年,東野圭吾62歲了。
-
櫻花的意象、哲思與漫游
日本明治維新早期,有人提議櫻花代表落后的“封建日本”,應該以菊花來替代,櫻樹也應該加以砍伐,因為櫻花沒有經濟價值。
-
2019年意大利敘事文學:流動中的歷史與個人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 2019年,意大利敘事文學領域內有一些概念在進一步加強,其一是社會大歷史和人物小故事之間的緊密結合,其二是跨文化題材在各個角度的發展。
-
阿特伍德也做流媒體節目了,向全世界推介加拿大作家
不斷蔓延的新冠疫情讓世界完全陷入了停滯,不少國家都宣布實行禁足,以遏制病毒的傳播。
-
加拿大作家用日記記錄重慶抗擊疫情生活
“加拿大一家科技初創公司設計了一種呼吸器……可以生產100萬個……”4月1日晚,重慶外國語學校教工宿舍內,該校外籍教師喬納·凱·伍德打開電腦,繼續寫日記。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所繪《十日談》 資料圖片 文學作品與瘟疫之間的關系由來已久。
-
緬甸作家哥育貢:文學交流促民心相通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學作品,把春城昆明介紹給更多緬甸讀者。
-
多元文化語境下的澳大利亞文學
《未來的生活》 2019年,澳大利亞文學秉承其多樣性的傳統,在保持澳式英語特色的同時,繼續吸納深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各民族作家,創作出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的大舞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
書單 | 在疫情中為振奮人心,石黑一雄等作家的閱讀推薦
【編者按】 近日,英國《衛報》發布了一張書單,由多位用英語寫作的作家各推薦一本治愈心靈的書,幫助處在疫情中的讀者于閱讀中尋求安慰。
-
阿蘭達蒂·羅伊談印度:瘟疫照亮了社會的遮蔽之物
印度著名左翼作家、知識分子阿蘭達蒂·羅伊近日在《金融時報》上刊出《“大流行”是一個傳送門》一文。
-
韓國圖畫書作家白希那榮獲2020國際林格倫獎
3月31日,國際阿斯特麗德·林格倫文學獎獲獎名單公布,韓國圖畫書作家白希那榮獲2020年國際林格倫文學獎。
-
國際布克獎短名單公布,女性作家再次統治入圍榜單
當地時間4月2日,國際布克獎短名單在倫敦正式公布,共有6本書入圍。
-
三月世界文學期刊動態
安娜琳娜·邁克菲推出新作|《衛報》 3月19日,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的妻子安娜琳娜·邁克菲推出新作《龍葵》(Nigh t shade)。
-
疫情期間,許多外國作家也開始行動起來了
開線上讀書會、閉門創作、補讀經典、線上簽售新書……疫情之下,同中國作家一樣,許多外國作家行動起來了。
-
紅藍二重奏:學者聚焦東歐文學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
20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率先將“弱小民族文學”引入國內以振奮人心,由此奠定了東歐文學在中國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