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天氏之樂”:喚醒大地的時間之歌
《呂氏春秋·古樂》云: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
2023-02-15
-
陳漱渝:褒貶毀譽之間——由《金瓶梅》引發的雜憶雜感
我是南開大學1962年的中文系畢業生,讀書期間學過中國文學史這門課程,自然聽說中國有一部承前啟后的古典小說《金瓶梅》。
-
蔡震:郭沫若筆名談
一張名片 郭沫若紀念館藏有一張郭沫若的名片,豎行繁體字:右上臺頭兩行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間為姓名,清楚地印著“郭沬若”,左下角文字為“四川樂山”(見圖片)。
2023-02-15
-
當宋太祖遇見小白兔
今年是兔年,所以滿大街都是兔子造型的吉祥物,滿屏幕的廣告都加上了兔元素。
2023-02-15
-
《子夜》出版90周年與史詩性創作
茅盾先生的長篇小說《子夜》1933年1月正式出版,至今有90周年。
關鍵詞:  《子夜》2023-02-15
-
江湖夜雨十年燈
有時覺得,歷史長河面前,人類個體哪用得上“沉重”一詞?一粒塵埃,能有多重呢? 黃昏后,下樓摘得一朵只剩半邊的山茶花,回來泡茶,用茶葉包裝折了只青柑味的千紙鶴。
2023-02-14
-
黃裳與《舞臺生活四十年》
黃裳先生是海上名編,也是一位學養豐瞻的作家和戲曲評論家,出版過《舊戲新談》等著作。
2023-02-14
-
“二千年高文”的不斷新生
癸卯學制《初級師范學堂章程》第三次稿本中關于“中國文”一科教法的規定和批改。
2023-02-13
-
赤子文心——讀《舒乙文集》印象
一 提到舒乙的文章,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有一天在人民大會堂開會,學者吳組緗和王瑤兩人邊等車邊閑聊,說到《人民日報》上連載的《老舍的童年》,作者是舒乙。
關鍵詞:  舒乙2023-02-13
-
“利民”與“明故”:墨家哲學的基本精神
如何認識和把握墨家哲學的精義與根本?這是推進墨學當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所不得不要去厘清的基礎問題。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3-02-13
-
《紅樓夢》與中國家族文化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線,以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為背景。
-
“書院與文學”研究:現狀、空間和路徑
從唐代至民國,書院經歷了興起、發展、推廣、繁榮、普及、改制、復興的歷史階段。
2023-02-09
-
“志怪”沃土中,找尋經典敘事方式
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開播后迅速成為現象級作品。
2023-02-09
-
孫郁:“北京學”里的藝術問題
1994年,我在北京日報副刊做編輯時,曾刊發過陳平原的《北京學》一文,那時候副刊有個“京都神韻”的欄目,登載了不少描述北京風貌的文章。
2023-02-08
-
“方秉蕑兮”與“贈之以勺藥”
方秉蕑兮、贈之以勺藥 圖片選自《毛詩品物圖考》 草木蟲魚在《詩經》的注解里占據很大篇幅,古往今來,不同門派、不同傳人、不同地域之人以及不同學科的學者,為注詩竭盡全力。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3-02-08
-
古代快遞哪家強
打開一個網購平臺,隨心所欲地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過兩天,快遞小哥便送貨上門了。
2023-02-08
-
陳子善:“識”大作家之“小”、小作家之不“小”
編者按:“我試圖‘識’大作家之‘小’,識小作家之不‘小’,從而揭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復雜性,并提供一些可以進一步研究的線索,所謂以‘小’見‘大’是也。
2023-02-08
-
代亮:郭麐與桐城派
郭麐(1767—1831),字祥伯,號頻伽,江蘇吳江人,“應省試,及一應京兆試,輒不遇;三十后,遂絕意舉業,專力于詩古文詞”。
-
李慶西:杜詩蜀漢敘事
杜甫平生坎坷。
-
一張春餅里的立春舊事
“春日春盤細生菜”,在唐代詩人杜甫眼里,最能標識立春這個日子的,非飲食莫屬。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