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食黃鱔 就主打一個勇字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在江南一帶,還流行著端午節吃“五黃”的食俗。
2023-06-21
-
昆曲中的端午
端午節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各類文本——詩文、戲曲、筆記、小說里,是一種基本的社會習俗與生活內容。
2023-06-21
-
消失的端午風俗
每逢端午,報刊都會有與端午有關的典故和民俗的報道。
2023-06-21
-
端午時節的聲聲傳頌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023-06-21
-
名家筆下的端午
在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眼里,端午節是思念的節日。
2023-06-21
-
端午節的禁忌“不剃頭”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傳說。
2023-06-21
-
“莫須有”——一個中文短語的千年之謎
1982年夏,我隨父母到杭州游玩,自然少不了逛西湖。
2023-06-20
-
顏光敏和他的《顏氏家誡》
清人顏光敏的《顏氏家誡》一書,內容上貼近家庭倫理和日用常行之實,言辭諄切而近乎絮叨。
2023-06-20
-
莫礪鋒:雪泥鴻爪與心路歷程
無論實際行跡還是心路歷程,蘇東坡都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飄泊者。
2023-06-19
-
孫悟空形象本土與外來之爭
自20世紀20—30年代開始,魯迅和胡適對孫悟空形象究竟是源自中國本土文化還是源自印度史詩的討論,在我國學術界引發了多次學術爭鳴,幾乎貫穿了20世紀初至今百余年的中印文學關系史,先后出現“本土說”“外來說”“混血說”等不同觀點。
2023-06-19
-
海派文學及海派文化三題
一 即便對資深的海派文化研究者來說,要真正完成關于海派文化的定義,也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2023-06-16
-
說說“舊年蠲的雨水”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品茶”,賈母接過妙玉奉上的茶,隨口問了一句:“這是什么水?”妙玉答道:“這是舊年蠲的雨水。
2023-06-16
-
因燒烤火了的淄博,曾是八百年都城
原標題:探訪淄博齊國文化遺跡 前段時間,山東淄博的燒烤著實是火了一把,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用一段古文形容就是“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2023-06-15
-
楊占武:賀蘭山闕作春秋
一 賀蘭山的獨特之處在于,除了遠觀近賞,你可以隨意地挑選一處溝谷,走進它的腹里。
2023-06-13
-
別說,你還真別說,唐宋考后生活花樣多
高考終于結束了,苦苦煎熬了許久的考生們走出考場的那一刻,總算可以暫時卸下心理負擔。
2023-06-13
-
思舊以馳騁 援翰而寫心
遠行的旅人 冬日黃昏,太陽低垂在遙遠的西方天際,敷衍的余溫已經被即將到來的黑夜漸漸吞噬。
2023-06-13
-
八戒, 你為什么不當人,要當豬?
豬八戒承擔了《西游記》里一大半的笑點。
2023-06-09
-
科舉制誕生前古代“高考”有多難?
六月高考季,全國學子向大學發起沖鋒。
2023-06-09
-
《清異錄》中的美食記錄
韋巨源“燒尾宴” 唐中宗時期,官員升至宰相,流行請皇帝吃飯,名曰“燒尾宴”。
2023-06-09
-
古代“文章”體系論
百年以前,西方的文學觀念傳入中國。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