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增杰先生與他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吳福輝老師在《生命也因質樸而美麗——懷富仁》中提及:“富仁生前為了一個研究樊駿的學生來求我做事,這是他唯一的一次,但我沒能做到,至今引以為憾。
2023-04-19
-
韋應物:從頑劣少年到恬淡詩人
韋氏家族自漢唐以來,出了許多有聲望的人,不是高官,就是才子,可謂“代有人物,衣冠鼎盛”。
關鍵詞:  韋應物2023-04-17
-
李屹:懷念“人民的學者”鐘敬文
鐘敬文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
張潔:愛為何要忘記
原標題:愛為何要忘記——從《愛,是不能忘記的》未選入《張潔文集》說起 2012年,11卷本的《張潔文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其中第10卷是《中短篇小說卷》,收入張潔進入文壇以來創作的數量眾多的中短篇小說中的22篇。
2023-04-17
-
鄧小燕:魯迅與新文學解剖學隱喻的發生
摘要:近代以降“人的發現”的文學思潮中,現代解剖學成為新文學家十分借重的醫學資源,新文學也因之具有強烈的解剖學特征,這種解剖學特征體現為向外的社會解剖與向內的自我解剖。
-
走“人生”的長途:魯迅的窘困與堅毅
在魯迅先生短暫的一生中,有四十多年與屈辱、磨難、困厄打交道,但他不頹唐、不畏懼,多堅毅、多韌性,以其深邃獨到的思想和冷峻犀利的文筆,終成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界、文學界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峭拔山峰。
關鍵詞:  魯迅2023-04-10
-
紀念馮至逝世30周年:未完成的研究與詩意延宕
馮至(晚年照片) 馮至的德語文學譯介與研究 今年恰逢馮至逝世30周年,斯人雖已逝,而他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并沒有像他所鐘情的詩人杜甫在《夢李白二首,其二》中所言,遭遇“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關鍵詞:  馮至2023-04-07
-
百川學海 丘陵望山——紀念鐘敬文先生誕辰120周年
鐘敬文(1903—2002),著名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散文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
-
慈顏長存——紀念雷達先生逝世五周年
編者按:雷達先生走了,轉眼已經五年了,他的離世是那么突然,給我們沒有任何思想的準備和征兆,他的離去形成了雷達評論風格的斷層,以至于文學界的許多諸人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就得接受這個嚴酷的現實。
2023-04-04
-
尋找安心創作的家——艾青在北京
關于艾青故居,筆者有一段有趣的回憶。
關鍵詞:  艾青2023-04-04
-
紀念曲波百年誕辰發言選登
編者按:3月3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承辦的曲波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
關鍵詞:  曲波2023-04-03
-
心系林泉處,牽風隨鶴行——徐懷中先生憶略
2023年元月14日凌晨,徐懷中先生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駕鶴西游,壽年九秩又四。
關鍵詞:  徐懷中2023-03-31
-
趙元任:一代語言學大師
原標題:汪維輝:向大師學智慧 ——我讀趙元任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甚至很愚蠢,那怎么辦呢?有一個辦法,就是向大師學智慧。
關鍵詞:  趙元任2023-03-24
-
章太炎的憂患與艱貞
2023年,章太炎先生的嫡孫章念馳先生將自己收藏的最后一批珍貴文物,捐贈給了余杭市章太炎故居。
關鍵詞:  章太炎2023-03-20
-
經典作家專刊——郭沫若
經典的魅力在于偉大作家們的創作實踐、人生歷程、理念哲思和學術思想,蘊含著豐贍而持久的闡釋可能與意義空間。
關鍵詞:  經典作家專刊2023-03-17
-
朱壽桐:完整意義上的文化巨匠
郭沫若擁有豐厚的人文學識和文化素養,杰出的學術建樹與超卓的詩性創造力在他的文化人生中得到了融合與互補。
關鍵詞:  郭沫若2023-03-17
-
李斌:“巍巍無產者,赫赫大文豪”
20世紀在中國歷史上是波瀾壯闊的世紀,是中華民族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世紀。
關鍵詞:  郭沫若2023-03-17
-
劉奎:作為小說家的郭沫若
說起郭沫若的文學成就,一般會首先想到他的詩歌,其次是歷史劇。
關鍵詞:  郭沫若2023-03-17
-
蔡震:郭沫若與北京城頭的月
初見北京這座文化古都,郭沫若是在赴海外留學的旅途上。
關鍵詞:  郭沫若2023-03-17
-
何剛:從政治革命話語到多元立體闡釋
對于郭沫若波瀾沉浮的人生歷程而言,1938年12月至1946年5月在重慶的8年時光,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時段。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