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與現代:古風音樂的當代闡釋
今年,影響過眾多歌迷的元老古風音樂創作團隊墨明棋妙迎來成立15周年,他們選擇平臺頻道進行直播,舉行周年生日會,同時,墨明棋妙原創音樂團隊15周年數字專輯《俠字十解》歌曲也陸續上線。
2022-09-23
-
交響樂《千里江山圖》:云水繚繞 愜意自在
“傳承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是新時代中國藝術家的神圣藝術使命。
2022-09-23
-
音樂節目探索豎屏直播新形態
夏末秋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策劃推出的《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會》播出,直播累計觀看量3223.2萬次,全網話題閱讀量超過16.87億次,視頻累計觀看量超過1.38億次,收獲了不俗的傳播效果。
2022-09-21
-
音樂評論要有建設性專業性
中國文藝評論(中央音樂學院)基地揭牌儀式暨新時代中國音樂評論發展論壇2022年度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2022-09-19
-
融媒體音樂節目漸成潮流
2022年,以視頻網站、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為主要播出渠道的融媒體音樂節目漸成潮流。
2022-09-14
-
展現中國氣韻 唱響時代旋律
近年來,我國音樂產業發展迅速。
2022-09-02
-
詩歌與流行音樂的奇妙交融
詩是抒情的語言、文字,歌是抒情的聲音、旋律。
2022-08-29
-
大鵬展翅向天飛——中國當代舞劇藝術十年掠影
2021年,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全國巡演杭州站,預計演出三場,開票后兩周內基本售罄,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2-08-27
-
扎根生活沃土,推動藝術創新
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新是藝術發展源源不竭的動力。
2022-08-26
-
藝海編舟 秋江待渡
《據幾曾看》內文葛康俞先生手跡 作家葛亮先祖葛康俞先生(1911-1952)系著名書畫家、美術史家,曾任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其文史學養精深,工書善畫,造詣甚高,與葉恭綽、黃賓虹、鄧以蟄、啟功并稱近代五大鑒賞家。
2022-08-24
-
如何用文藝擦亮紅色文化底色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
2022-08-24
-
楊耀健:紅衣白馬揮長纓
《趙一曼》(又名《永生》)是作家王雨應邀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
-
經典歌曲唱響愛國心聲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香港中聯辦指導,湖南廣電芒果TV制作推出了一檔音樂綜藝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
2022-08-19
-
文藝展覽既要有形更要有魂
從周秦漢唐到古羅馬,從中國古代文化大家到西方當代藝術大師,從恐龍化石到動漫原畫……日前,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各級各地博物館,集中推出25個暑期博物館精品特展;國家攝影藝術節展覽、榮寶齋350周年“翰墨家國”專題展、百年無極——西方現當代藝術大師作品展等多個文化藝術類展覽集中上新,吸引無數游客觀眾走進展廳,體驗文物、文化、文明、藝術的無限魅力,在打卡博物館、展覽館的過程中消暑、充電。
2022-08-17
-
“港樂對中華文化的愛生生不息”
今年4月至7月,連續三個月,芒果TV、湖南衛視聯袂香港TVB,共同整合資源打造,同步在兩地播出了一檔“連臺本”式的電視文藝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
關鍵詞:  《聲生不息·港樂季》2022-08-17
-
《丹心勝金:傅丹藝術人生》:永抱琵琶開生面
《丹心勝金:傅丹藝術人生》 樓偉華、帕蒂古麗 著 寧波出版社,2022年7月版 藝術是什么?對美的受眾而言,藝術是使之愉悅,使之有所思、有所悟的媒介。
關鍵詞:  傅丹2022-08-16
-
一批藝術類圖書引進出版,從海外漢學家視角探尋中式之美
出版界刮起了一陣中國風——近日,《中國風:13世紀-19世紀中國對歐洲藝術的影響》《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版)》《中國紋樣(中文典藏版)》等一批藝術類圖書引進出版。
2022-08-15
-
用歌詞講好故事
說到講故事,人們首先會想到小說、戲劇、影視劇等,作為抒情藝術的音樂文學是否也可以在講好故事中有所作為?筆者認為這不但可以,而且可能還是實現歌詞創作的突破點。
2022-08-15
-
左翼音樂運動對當代音樂文化建設的價值
上世紀30年代民族危亡之際,我國文化藝術界眾多愛國者紛紛發揮自身力量投身救亡圖存、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興起了轟轟烈烈的左翼文化運動,建立了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拉開了左翼音樂運動的序幕。
2022-08-08
-
歌詞理當忌“六氣”
“六氣”之說,源自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里的“畫忌六氣”。
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