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藝海編舟 秋江待渡 ——新版《據幾曾看》編后
    來源:文藝報 | 老 駒  2022年08月24日11:34

    《據幾曾看》內文葛康俞先生手跡

    作家葛亮先祖葛康俞先生(1911-1952)系著名書畫家、美術史家,曾任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其文史學養精深,工書善畫,造詣甚高,與葉恭綽、黃賓虹、鄧以蟄、啟功并稱近代五大鑒賞家。

    20世紀40年代,康俞先生于四川江津(今重慶轄區)以精秀小楷撰就《據幾曾看》手稿,凡九萬余言,著錄西漢至清末書畫珍品近二百,或辨析源流,或闡發畫理,行文典雅,工書精微。啟功先生借閱數月“不忍釋手”,宗白華先生令人抄錄全稿“據幾常看”。

    書稿經王世襄等諸位先生力薦,2003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影印出版,精裝一函三冊,2009年推出了平裝單行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編輯、設計團隊歷時數載,轉錄手稿、校勘數遍,精選配圖,飾以原跡,于2022年推出全新簡體彩色版,以供廣大書友賞閱。

    葛亮近年小說創作成就斐然,同窗之誼,筆者大可近水樓臺而約之,然心之所念首推其祖父之《據幾曾看》。此間書稿幾經打磨,逐字對照頗費時力,功不唐捐,佳作新槧,藝海舟成,編者心境大有書封配圖仇十洲《秋江待渡》之意,如坐江畔,目送故舊,心抵彼岸,遂歸納二三,以為編后。

    致敬之作

    葛康俞先生祖籍安徽懷寧,家學深厚,為清代書家鄧石如后人,早年就學于中國美術學院之前身杭州國立藝專,師承潘天壽諸家,與李可染、艾青同學,1950年執教南京大學指導研究生,同傅抱石先生交好。

    受其舅鄧以蟄先生(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五世孫,“兩彈元勛”鄧稼先之父)影響,康俞“乃知書畫有益,可以樂吾生矣”,習字畫、研著錄,飽覽書畫,每不能忘。為避戰亂入蜀,難中遣時寒鄉,日書數百字,記平生清賞,終成《據幾曾看》。

    啟功先生從鄧以蟄先生處得見此稿,借置案頭倏經數月,題識“康俞先生畫精微超妙,心折久之,今復獲讀,所記書畫其中名跡嘗多,寓目者一經品題,不啻重對故人,至于文采之美楷法之精,尤令人不忍釋手……”

    宗白華先生在題跋中贊嘆不已:“大作以清妙之筆狀難狀之畫境,如在眼前如入夢想。古人稱畫為無聲詩,此則片片有聲有韻之畫矣,而同時演繹畫理、探索源流如示諸掌,拜讀之后愛不忍釋。”

    書稿行文于1943年(癸未一月),著錄品評漢代以來書畫精品199件之后,1946年(丙戌八月)補錄唐以來作品名目約150件,附為《洪崖過眼存目》。據吳孟明先生所記,宗白華先生在重慶主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曾往江津向康俞先生約稿,遂有1943年底至1944年初《學燈》所刊長文《中國繪畫回顧與前瞻》。康俞先生此文近兩萬字,綜述中國古代美術發展之綱,認為中國繪畫自有其統系,并列舉“德行”“生活”“真實”“意境”“功力”“氣韻”等十三條繪事標準,以為中國繪畫進修者借鑒。

    鳳凰美術版《據幾曾看》收錄葛亮近萬字導言《笙簫一片醉為鄉》《據幾曾看》原敘、正文、存目、王世襄先生讀后記、《中國繪畫回顧與前瞻》、作者小傳及其山水畫作四幀,囊括葛康俞先生藝事成就。正文間以康俞手跡,為新版設計一大巧思,可窺原稿文采之美、楷法之精,另選配傳世佳作六十余幅,再續過眼因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遙想康俞當年,始過而立之歲,繪史研究已頗深厚,惜英年早逝,未盡其才,佳制亦成絕唱,書稿沉浮數十載終獲傳世。此次于金陵故地全新改版,文稿轉錄、句讀、配圖、設計工作歷時三年,孜孜不倦,以表后輩致敬之意。

    賡續之作

    《據幾曾看》內容體例類似名跡題跋,品評漢、晉、隋、唐、五代、南唐、宋、元、明、清十朝名家佳作,每則數百字,考證事物、尋繹源流、記述作法、描繪景物,仿若中國古代丹青掇英之鑒賞筆記。

    葛康俞先生落筆多旁征博引,對唐以降書畫文獻含英咀華,馳貫眾家,引據者有數十部之多。張懷瓘《書斷》、荊浩《筆法記》、宗炳《畫山水序》、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蘇軾《東坡志林》、米芾《書史》《寶章待訪錄》《畫史》、趙希鵠《洞天清錄集》、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宋辛顯《益州畫錄》、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周密《云煙過眼錄》、沈存中《夢溪筆談》、董逌《廣川畫跋》《廣川書跋》、北宋官修《宣和畫譜》《宣和睿覽冊》、陳撰《中興館閣錄冊》、鄧椿《畫繼》、元好問《元遺山集》、湯垕《畫鑒》、張丑《清河書畫舫》、董文敏《容臺別集》《畫旨》《畫禪室隨筆》、詹景鳳《東圖玄覽編》、王稺登《吳郡丹青志》、何良俊《四友齋叢說》、陶宗儀《書史會要》、李九嶷《紫桃軒文綴》、文嘉《書畫紀》、陳繼儒《書畫史》、姚鼐《惜抱軒文集》、錢杜《松壺畫憶》、楊翰《息柯雜著》、包世臣《安吳論書》、彭蘊燦《畫史匯傳》……筆之所至,信手拈來,嘆為觀止。

    王世襄先生讀后記評價作者“遂以讀史法,闡幽于繪事”,并潸然感喟:“識兄以來,自信為知交,迨讀斯作,始愧何嘗知兄學識之什一……”

    《據幾曾看》不失為晚近士子文脈賡續之作,字里行間多見康俞先生對鄧氏外家之虔敬。文末對鄧完白公隸、篆、真、草五件家傳書作重點著墨,憶及府君“坐我膝下觀之,指教聯中文字,講說先朝”,自幼目染,庭訓相傳,舊式家學,可見一斑。書中時引鄧以蟄先生繪畫高論,“乃知古人畫繪非一事,舅氏以蟄著《六法通詮》,言繪為隨類賦彩,畫為骨法用筆”……不一而足。

    傳續并非墨守。康俞引《太平清話》所記考辨《龍繡交鳴圖》系“籠袖驕民”之訛傳,以文學證繪事,乃卓識創見。此外,對南北宗之源起辨誤,評唐寅《暮春林壑》提及“明莫是龍倡言畫之南北二宗,唐時始分,因見于《畫禪室隨筆》,后人遂以此說為董其昌所有”;論及成回《鼓琴圖》之題畫詩“海天空闊九皋深,飛下松陰聽鼓琴。明日飄然又何處,白云與爾共無心”,“曼殊和尚亦有《松下鼓琴圖》,即以此詩題畫端,后人誤為和尚之作,入《曼殊集》中,不知實成回詩也”,可見其學識之廣、學養之深。

    新版《據幾曾看》由康俞先生嫡孫葛亮參編,葛亮遴選家藏珍物,將鄧以蟄寄康俞甥信函多件及曾祖珍貴舊影作為配圖,首次出版。長文《笙簫一片醉為鄉》追憶先祖并溯源小說代表作《北鳶》中人物原型及家族往事,暢敘幽情,文筆雅正,感懷動人。

    “祖父筆下,以丹青為引,可見中國藝術史如大水浩湯。且進且行,而終歸于海。”昔人已去,家學薪傳,葛亮小說創作耀眼于當今文壇,腰封“《北鳶》文脈之源”語,可見另一層傳續之意。

    才情之作

    近代以來,中國美術史研究由著錄、品評、筆記轉向系統建構、宏大主題,每每失卻溫度與性情,《據幾曾看》則以傳統文法,據幾神游,見微知著,才情四溢,彌足珍貴。

    書中有山水長卷一則,康俞記述:“白紙本,長丈。卷為桐城姚公望家藏,曾著錄《惜抱軒文集》中。二十二年秋初,余息暑勺園,與公望過從甚密。姚家山房明凈,高窗小庭院,棕櫚一株。水竹數竿,垂簾并矮榻,共觀此卷,殊足磅礴欣賞之樂也。”憶物思人,行文頗有明清小品韻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畫語亦然。《據幾曾看》論書評畫,可見“去鄉之思”(葛亮語),自敘“用識過眼因緣,以慰他時惜念”,大有“何處鄉關感亂離”之人生況味。

    方從義《高高亭圖》一則:“生紙本,落紙煙云。一峰忽見,右起欹崖。一亭結頂,獨樹傍植。何事象后偃蹇,但覺耳際風生,眼中突兀,山腰以下水墨渾同,更刷更涴耳,元畫之最生動者。” 誠如王世襄先生評其“軼凡之文采,揭示微妙之領悟,道人所不能道”。

    論及鄧石如真書聯一則,引《息柯雜著》“完白真書深入六朝,規矩弗踰,亦涉唐人”“吾欲起而獨續懷瓘《書斷》。此聯吾外家傳家藏也,青粉蠟箋本。文曰:不知明月為誰好,時有落花隨我行。”追念完白公,評其書作,我心向月,落花隨行,意境全出。

    有清一代書畫碑帖文物鑒藏之著作,有唐岱《繪畫發微》、葉德輝《游藝卮言》、徐康《前塵夢影錄》、潘世璜《須靜齋云煙過眼錄》等流傳,相較而言,《據幾曾看》全帙才、學、情兼具,補諸種繪史之不足,康俞先生生逢古今之際,承前啟后,書、畫、文三絕,《據幾曾看》實乃文學史遺珠、藝術史絕唱。

    《據幾曾看》,據幾常看。康俞先生書法精秀,文辭典雅,有閎約深美之格;編者葛亮躬筆導言,見家學傳承之意;新版編輯苦心孤詣,寄藏之名山之志。若能傳之同好,幸甚至哉!

    (作者系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91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