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壯:新時代的文學與新的經典化
聚焦“新時代文學” 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召開后,“新時代文學”成為文學界,尤其是文學理論評論界的關注重點和熱門概念。
2023-05-26
-
斯日、張元珂:2022年度中國傳記研究發展報告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2023-05-26
-
毛巧暉:2022民間文學研究——回歸文學及其當代價值的探求
2022年民間文學的研究依然是以民間文學的搜集、文化主體、文本結構與形成、民間文學與社會記憶、民間文學與書面文學的關系、傳播方式與傳播語境,以及近年來興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民間文學、民間文學的對外傳播、民間文學的資源轉化與當代價值等為主,兼顧田野與文獻、文本與語境,同時又推進了在媒介傳播、文化符號及影像實踐等領域的探索。
2023-05-26
-
王艷:新時代 新坐標 新話語——2022年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綜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2023-05-26
-
徐健:2022話劇,“陣痛”與“破局”
2022年,中國演出行業遭遇了疫情以來最為嚴峻、最為復雜的防控形勢,經受了種種突如其來、難以預測的壓力和挑戰。
2023-05-26
-
教鶴然:向高處去,向遠處去,向廣袤的時間和空間里去
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兒童文學從業者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為新時代兒童文學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023-05-26
-
蘇青:佳作連連豐盛產——2022年科普閱讀印象
“新春酌綠蟻,科普入話題。
2023-05-26
-
李壯:豐富、發散和“自身的強大”
在開始談論之前,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盡管總體的詩歌現場和具體的詩歌文本,都共同表達乃至參與構建了時代話語的內在統一性,但它們各自之間卻未必構成先驗或絕對的統一體。
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