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來:寫作者對抗著摧枯拉朽的速度,也最激烈地對抗著遺忘
當下的時空似乎被狠狠壓縮,記憶被各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填塞,無法自如地流淌,遺忘來得太快太快了,快到連遺忘時一絲絲漣漪也無。
關鍵詞:  東來2021-09-16
-
《鬼指根》創作談:佛事與人事
初學電腦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用全拼輸入法。
-
李鐵:我們的關系
寫《升學宴》這篇小說時,想得最多的是人際關系。
2021-09-15
-
眾談:地理詩歌的無限可能
的確未曾想到,出版第一部詩集即能配套出版一部評論集,這讓我是怎樣地惶恐與感激呢? 最初只是想請一二位學者為我的地理詩指謬,因而關注到了陜西師大文學院榮休教授張學忠先生,他曾對南宋范成大的詩歌進行過深入細致的研究與闡述。
-
林森:對自身文化、歷史和自然的自信,讓這一切有了可能
“進化”是一個動詞,它總能讓我們想到變化、演進和新的氣象,讓我們想到不斷的升級換代;可它在某些時候,也是一個名詞,指的是浙江的一個鎮,一個和它的名字一樣,不斷更新、演化中的地方。
-
黃樸: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
世界金燦燦的,落日拼力將余燼投射到群雕之上,銀杏的葉片嘩嘩飄落,空中游蕩著金黃的身影,老人的刻刀似乎將天空鑿出一個金黃的洞,忠實如奴的犬站起身,疑慮的目光望著一個個面目迥異的雕像。
2021-09-14
-
陳春成《雪山大士》創作談:D
球員中信佛的不少,最有名的是巴喬。
關鍵詞:  陳春成2021-09-14
-
最好的時光在一座孤島上
《過往》寫于2020年疫情期間,原來的生活節奏被打破了,有一種整個世界停止轉動的感覺。
2021-09-13
-
吳可彥:寫作是接近真實的存在
作者簡介 吳可彥,1990年生,盲人,出版有長篇小說《星期八》《茶生》,短篇小說集《八度空間》,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021-09-12
-
任曉雯《島上》:一群瘋子,一個島嶼和一個女孩
《島上》是我十九年前的長篇處女作。
-
“海派文學研究叢書”即將出版,陳思和作序
“海派文學研究叢書” 海派文學向來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2021-09-11
-
向迅:我們該如何書寫父親?
《與父親書》向迅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作者向迅給父親的手寫信 新書《與父親書》出版后,受到不少同行和媒體朋友的關注。
2021-09-10
-
王蒙:回憶創造喜悅和憂傷,以及猴兒
敲鍵輕輕心緒來,初時初戀好花開,如川逝浪波猶碧,似夢含羞情未衰。
-
濮存昕:每讀一本書,就像從井底來到了井臺上
原標題:濮存昕:每讀一本書,就像從井底來到了井臺上,張望一下,我們還得回去…… 這是一本有聲頻的書,創新之處就是文字和語音同在這本書里。
關鍵詞:  濮存昕2021-09-10
-
張翎:記住的才可能存活
有人問我作為一個女性作家,為什么會關注災難創傷題材?我對自己的創作狀態是木知木覺的,經過提醒回頭一看,才發覺這些年我的確寫出了一些涉及這類題材的作品,如關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后被改編為電影《唐山大地震》),關于江南抗戰題材的《勞燕》以及描述貧窮遺留的心理創傷的《流年物語》等。
關鍵詞:  張翎2021-09-10
-
葛水平:悲憫人間,就是我們自身的悲憫
訂閱《中篇小說選刊》近三十年了,三十年的閱讀,攜帶著歲月風塵一路走來,有一種從江湖之遠,邁向廟堂之高的自豪感,因為,就像當初我被其中的文字吸引而一再訂閱一樣,《中篇小說選刊》為我打開了一扇門——我的中篇小說《甩鞭》獲得了“2004-2005年度《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
關鍵詞:  葛水平2021-09-09
-
《太陽轉身》后記:想去種一塊田
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剛剛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壯族自治州采風。
關鍵詞:  范穩2021-09-09
-
黃德海:嘗試成為非虛構成長小說
我通讀過出版的金克木先生作品,編過兩本金先生的集子,反復提起過他的數篇文章。
關鍵詞:  黃德海2021-09-09
-
張檸:論細節
● 摘 要 細節和情節這兩個名詞,本質上都應該當作動詞來理解。
-
今日批評家 | 賀仲明:心靈的對話
心靈的對話 賀仲明 在現行的文學體制和許多人的觀念里,文學批評似乎被隔離在文學之外,其實,正如韋勒克和沃倫在著名的《文學理論》中所指出的,文學批評應該是文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關系著時代文學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