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太陽轉身》后記:想去種一塊田
    來源:當代(微信公眾號) | 范穩  2021年09月09日17:13
    關鍵詞:范穩

    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剛剛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壯族自治州采風。實際上在“新冠”發生之前的當年元月,我已經去過一趟文山采訪,原計劃過完年后再去,但沒想到受疫情影響拖到六月。壯鄉之行讓我對稻作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吃了大半生的米了,我還不知道一株水稻是如何長成的。我只有在采風中想象:春回大地,布谷鳥開始鳴唱,農人駕牛耕田的浪漫,浸泡谷種時的期待,撒種時的仔細,育秧時的祝福,栽秧時的歌謠,薅秧時的辛勞,水稻揚花時的馨香,抽穗時的祈愿,收割時的喜悅……當然,我知道這是田園牧歌式的小資情懷。真正的鄉村生活,還需要去發現那種探幽索微、走心入腦的現場感和質感。

    一個溽熱的下午,我和本地壯族作家張邦興從田里回村寨。田野里稻秧碧綠,剛剛過膝。我忽發奇想,想去田里走走。我們脫掉鞋子,挽起褲腳下田。田水溫熱可人,田泥細膩似沙,猶如綢布裹腳。我在稻田里走得偏偏倒到,像個醉漢,生怕踩了農人的稻苗。張邦興說中耕管理時,種田人會用腳去分辨雜草和稻秧,將雜草踩死做田肥,還不會損傷到秧苗。我望著眼前綠意蔥蘢的一片,問雜草在哪里?老張說你沒有種過田,你看不見。

    那時我想去種一塊田。我要拜一個種田能手為師,“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其一》)。從驅牛下田、三犁三耙開始,再到選種育種、撒谷成秧,然后稻香來襲,收割入倉。我要履行這樣一個完美的偉大過程,才有資格“稻花鄉里說豐年”。

    實際上我們都在種一塊屬于自己的田。創作一部長篇,也與種一塊田無異。當我把目光投向南疆這片熱土時,我預感到這里有我愿意去耕作的“一塊田”。我需要去選種育苗,精耕細作,接上地氣,吸取養分,在田里走一走,在大地上去發現。云南文山壯族自治州地處南國邊陲,拱衛著國家的西南大門,四十多年前這里還戰火紛飛、英雄輩出,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才完全對外開放。因此它是云南貧困程度最深、面積最廣的地區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邊陲之地的人們義無反顧地向貧困宣戰。這是一場絲毫也不遜色于當年那場保衛邊疆的戰爭。世代戍邊的人們從來不缺乏愛國熱情,他們是家國情懷最濃郁的一群人。他們不應該貧窮,不應該永遠落后于時代。邊疆富裕了,邊防才會安穩。一條公路,一項產業,一種農科技術的引進,都可以讓一個村寨甩掉貧困的帽子。我走訪了數十個邊境村寨,見證了偏遠山鄉的巨變,結識了許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他們中有的就是當年的支前模范、戰斗英雄。在馬關縣羅家坪村,村委會主任熊光斌是個身經百戰的老支前、老民兵。他曾經在一場戰斗中為了掩護戰友,操作高射機槍平射了半個多小時,把自己的耳朵都震出了血。當年他在陣地上守哨卡,夜晚瞌睡來了就吃干辣椒,半年下來竟吃了一百多斤干辣椒。有誰能想到我們的和平歲月和這些干辣椒有關?現在熊光斌帶領全村人致富,村里戶戶有新房,有通暢的水泥路,有榮譽室,有村民活動室。鮮花盛開在道路兩旁,果實綴滿了枝頭,村舍掩映在樹蔭下,連炊煙都透著一種寧靜安詳的詩意。又有誰能想到這里曾經是邊關前線?

    能夠置身于“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中,是一種榮幸。我們是見證者,也是記錄者。對于一個作家來說,如何去呈現,就顯得尤為重要。貧困的故事千百萬,致富的道路也許就那么幾條。我看到了一條路對一個閉塞村莊的重要,也看到了觀念的轉變對一群人的改變。尤其是在邊地少數民族地區,撬動貧困這座大山,可能只需要一個支點。

    過去我認為自己對現實缺乏把握,而歷史感卻仿佛與身俱來。可是,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觀念在刷新。這也是歷史進程的一部分,一個階段,同樣需要我們去感知認識,并以文學的手段真實反映。滄海變桑田,早已不是古人心目中那種時光荏苒、往事越千年的時間概念。幾年前還需要騎馬進去的村莊,現在你開車一腳油門就到村口了;村莊里那些追逐時尚、打扮新潮的年輕人,已讓人分不清他們是種田人還是城市上班族。變化實實在在,就在“轉身”之間。

    就“轉身”帶來的人物命運變遷而言,我更關注人物“轉身”之前的歷史。作家王安憶說過,長篇就是寫人的命運。沒有一個人的命運相似,也沒有一個人的命運可以一言蔽之。當然,我更欣賞那些有著傳奇性的、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人物命運。一如我這部作品中的主人翁卓世民。我曾經采訪過一個身份特殊的老警察,并和他成了朋友。他在職時,很多年來他在工資單上的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恕我在這里不便說出他的名字)。他就是和平年代的傳奇人物,是為我們大家默默守護平安的無名英雄。我讓卓世民這樣一個有著參戰經歷的老兵,借助于偵破一樁拐賣案,走進邊遠的鄉村,走向“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就像帶著我的視覺來關注這場向貧困宣戰的偉大戰爭。也一如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一樣,他也要在續寫人生傳奇中,再次完成自己的壯麗轉身。我相信有的人,就是為演繹傳奇而活著。這讓我們這樣的寫作者不至于太寂寞。

    《太陽專設》是我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七部長篇小說,同時也是我的一部轉型之作(請允許我也作一次“轉身”)。過去我更傾注于歷史敘事,把民族文化與歷史作為我的學習和表現對象,藏族、納西族、彝族、哈尼族等。這次我把目光轉向了當下、轉向了壯族。我知道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把壯族及其文化當一門新開的課程,確切地說,寫作此書,又為自己的人生補了一課。當我在南國邊地上行走時,我重溫了上世紀火熱純粹的八十年代,那時這里炮聲正隆,我還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來到云南邊疆的年輕人,我們常去慰問那些從戰場下來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為國征戰的榮耀感和自豪感讓我至今難忘,我也重新認識了邊疆、民族、國門、邊境線這樣一些不僅僅是人文地理意義上的概念,他們會促人陡升國家認同感、民族尊嚴感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感謝文山州委州政府、州文聯對我深入生活一線的支持和幫助,感謝我的壯族好兄弟張邦興,他是我學習壯文化的領路人,我們一起在壯鄉壯游,在村寨里和老鄉們喝酒長談,每每喝到星月無光、醉意闌珊。特別要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和《當代》雜志,從選題確定開初,就一直給予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第一稿出來時,人文社特意邀請專家學者潘凱雄、施戰軍、賀紹俊、應紅等人審閱。在審讀改稿會上,他們提出了非常寶貴又專業的修改意見,讓我在后來的改稿中受益匪淺。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91久久国产精品|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