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春霞:少年自有少年狂——《龍拳少年》后記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2023-05-27
-
《沐月記》后記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個年頭。
2023-05-26
-
蔡駿:虛實結合才是文學的突圍之道
2022年,大約有三分之一光陰,我被困于家中。
2023-05-26
-
羅日新:鋼鐵人與《鋼的城》
一 我辦公室掛著一幅字,是我喜歡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說的:“每天進步一點點。
-
葉臨之:被損害的與勇敢的
寫作《我所知道的塔什干往事》,我掉了幾次淚,還哭了一場。
2023-05-26
-
冉小江:好的作家要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可以說,《好大一條河》這篇小說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埋在了我的心里,它得益于我在縣城里跑記者的經歷。
關鍵詞:  冉小江2023-05-26
-
溫亞軍:小說是生活認知的表達?
很難說清一篇小說是怎樣形成的,有時候完全取決于自己內心的一種狀態,不論是他人的一句話誘發出的一個念頭,還是生活中的一絲啟發,促使要寫一篇小說時,其實心里是沒多少底的。
2023-05-25
-
顧拜妮:陽光和希望總會來到你的腳邊
現代都市里的年輕人很多都像是孤獨的魚類,這幾年的生活,大家被困在各自的深海,看不清彼此的面目和表情,互不關心,只擁有短暫重復的記憶,在廣闊又逼仄的環境中游來游去,度過一天又一天。
關鍵詞:  《綠光》2023-05-25
-
水笑瑩:寄生與游離
《紫河車》的寫作靈感來源于我自己的求醫經歷,因為月經不調,中醫給我開了湯藥后,又囑咐我有一味藥引子比較特殊,叫“紫河車”:中成藥,粉狀,味腥。
2023-05-24
-
孫甘露:寫作就是寫作者的未來
不久前,我在某個場合,大致表達過這樣的意思:我把《千里江山圖》的醞釀和寫作,視為一次新的學習過程。
2023-05-24
-
王躍文:筆下故鄉
我在中篇小說《漫水》和長篇小說《家山》里都寫到一個叫蛤蟆潭的河邊深潭,都寫到深潭邊上有座鹿鳴山,山頂有一所學校。
關鍵詞:  王躍文2023-05-24
-
南翔:《紅隼》是虛構和非虛構的打通
紅隼是猛禽的一種,是天上飛的猛禽中個頭最小的一個。
2023-05-23
-
阿占:人的認知總比城的變遷慢半拍
清明前日,大風大雨席卷了半島。
2023-05-23
-
重拾舊影子:“我”和“閏土”的故事
多年前,我和妻子、女兒在鄉下的老家過完春節,要坐綠皮火車回省城太原。
2023-05-23
-
兔草:除非靈魂拍手唱歌
有一句很浪漫的詩里這樣寫:“從前日色變得慢。
2023-05-23
-
黎紫書:寫給同行讀的小說
在美國認真住下來一年半了。
2023-05-20
-
徐春林:《和平長江》創作筆記
《和平長江》要奔向大海了。
2023-05-19
-
《海上溫州》:走進海上溫州的“秘境”中
夕陽映照下的彩石灘色彩斑斕明艷,卵石以黃棕色為主,另有深紅、青灰、淺紫、赭黃、墨綠,不同色彩的卵石含有不同的礦物質,使這里的海灘異彩紛呈。
2023-05-19
-
期待展現新時代山鄉巨變中更多志愿者的身影
志愿服務和文學創作有什么關系?新時代山鄉巨變跟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有什么關系?怎樣將志愿服務在推動新時代山鄉巨變中的故事寫進文學作品中?苦苦思索了幾年,一直認為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吸引著我,是“志愿者”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群體、個人在感動著我,感染著我,帶動著我。
2023-05-17
-
邊凌涵:零與一
2016年的夏天,我正處于一種矛盾和焦慮的不安狀態。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