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印象”走進以色列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輕軌紅線施工現場,工人在組裝盾構機。
2018-04-27
-
中華文化世界行綻放阿根廷
當地時間4月24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迎來了與眾不同的一天。
2018-04-26
-
廣西南丹:文化扶貧要啃硬骨頭
廣西河池南丹縣坐落于桂西北的喀斯特連片大石山區,屬于國家級貧困縣。
2018-04-26
-
原創節目登陸戛納,創新才有國際影響力
近期,一檔名為“WISDOM in CHINA”的中國原創節目模式推介會登陸法國戛納電視節。
2018-04-26
-
傳統文化迎來復興機遇
前不久,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隆重收官,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得總冠軍,一時成為坊間熱議。
2018-04-25
-
鏡像反射:當代藝術對話都市的新方式
如今,當代藝術的發展與都市的關系日趨緊密,都市越來越成為當代藝術重要的靈感來源和展示平臺。
2018-04-25
-
中國文藝評論進校園活動 走進中國傳媒大學
由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主辦的中國文藝評論進校園首場活動“網絡文藝評論與發展”論壇4月9日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2018-04-25
-
藝術,做好人民的文化伴侶
人民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 今年3月以來,從被選為“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的開幕大戲,到回到家鄉舞臺綻放華彩,再到扶貧示范點贏得喝彩……我們原創的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引起強烈反響,展現了文藝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的擔當。
2018-04-25
-
方文山:互聯網時代該如何推廣傳統文化
原標題:互聯網時代該如何推廣傳統文化 從開始創作至今,我大約有500首的歌詞作品,所謂中國風的歌曲大概只占總創作量的六分之一。
2018-04-25
-
推動新時代藝術創作高質量發展
4月18日,江蘇省藝術創作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
2018-04-24
-
在差異中尋求共性
緬甸語配音版電視劇《李小龍傳奇》開播儀式現場 隨著首部用緬甸語配音的中國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于2013年在緬甸開播,越來越多的緬甸語配音版中國電視劇受到緬甸觀眾的歡迎。
2018-04-24
-
傳統文化迎來復興機遇
前不久,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隆重收官,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得總冠軍,一時成為坊間熱議。
2018-04-24
-
樸實無華的真誠如芳香留存
4月11日晚,國家大劇院的戲劇場內,有人抽泣,有人抹眼淚。
2018-04-23
-
從生命倫理學探索都市新情感
“現在都市劇已經走到了拐點上,原來都市劇追求偶像化和婆婆媽媽的橋段,現在這些都不太靈了,都市劇已經走入了瓶頸期。
2018-04-23
-
避免主題“偏題跑調” 質量“縮水減質”
《保嬰記》 “《松毛嶺之戀》開掘本土紅色資源,以歌劇的形式回望革命歷史,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貫通,但該劇的提升空間依然很大,女主人公內心的復雜性、深刻性開掘不足,劇情的合理性、邏輯性有待加強,導演的場面處理和細節呈現尚需進一步打磨。
2018-04-23
-
俯下身子,發現微觀世界的昆蟲之美
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劇照 法國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014年登陸中國院線,在取得超過3000萬元票房的同時,也收獲了良好的口碑。
2018-04-20
-
不止是古老劇種的研究
一本關于古老戲劇研究的書,極有可能流于一般的學術著作。
2018-04-20
-
古村落保護如何留住鄉愁
4月14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歷史村鎮科學委員會(ICOMOS/CIVVIH)亞太分委會在北京清華大學成立。
2018-04-20
-
相聲的創演困境與發展出路
制圖:蔡華偉 我們平常習稱的“相聲”,實為“北京相聲”。
2018-04-20
-
他最拿手的是從細部搭建人物靈魂
役所廣司的代表作之一《我的母親手記》,他在片中飾演一位作家。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