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旌旗萬里——中國遠征軍在緬印》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彭荊風  2016年12月03日18:06

    三、仰光的陷落

    仰光位于印度洋莫塔馬灣的海邊,當時是緬甸的首都。從前只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村,古稱“大光”,18世紀中期,英國占領了緬甸后,先后在這里修建了港口、鐵路、機場,成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緬第一大城市,人口也劇增到近百萬。緬甸一向盛產大米、木材、水果、玉石,出口貿易都在這里集中,是世界三大米市之一,以及木材、水果、玉石的重要交易市場。英式建筑也大量增加,城市開始分為舊城、新城兩大區域;舊城全是緬甸傳統樣式、具有亞熱帶南方風情的竹木結構房屋;新城則由英國富人的住宅和商店組成,大小別墅多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古典風格,高大巍峨、牢固、舒適,顯示了英國統治者的財力和氣派。

    百余年來,這里都是一片承平氣象,如今卻突然陷入了戰爭的災難中。

    日軍第十五軍的兩個師團(第五十五師團、第三十三師團)在1942年1月31日攻占了毛淡棉后,雖然在戰斗中傷亡不多,但是越過泰緬邊境的他念他翁山脈的20多天艱難行軍,卻比一場慘烈大戰的損耗還要大,全軍患病、掉隊、失足墜入峽谷死亡的官兵高達三分之一,也就是說5萬人的部隊,減員近兩萬人,戰斗力大為削弱,需要一段時間來休整、補充,特別是要等待通過他念他翁山脈的公路修通后,火炮、裝甲車等重型武器和輜重才能運上來。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從部隊的現狀出發,也就不愿立即向北進擊,而把攻取仰光的時間推遲到2月下旬,他自己也離開毛淡棉前線,返回那繁華、舒適的曼谷去休息了。

    飯田祥二郎的按兵不動,與日軍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的戰略布置有悖,因為寺內壽一已經得到情報,英國軍方正從印度抽調兩個步兵旅,并把從中東調往印度尼西亞爪哇的一個裝甲旅,由海路乘船調往仰光,中國軍隊組成的10萬遠征軍也有幾個師正在向中緬邊界移動;那是日軍這兩個師團兵力的幾倍,因此必須趕在中英援軍還沒有到達緬甸前,趁仰光周圍兵力單薄、防務空虛,不顧疲勞、不怕減員,一鼓作氣地攻下仰光,以這座有海運可通、能迅速補充兵員、武器、軍需的港口作為作戰基地,向緬甸南、北擴張。他命令官飯田祥二郎:“不待后方整備完畢,迅速采取攻勢前進。”

    經過幾番電文來往和相互間日本式的、很有禮貌的小小爭執后,飯田祥二郎才表示愿意執行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的這一命令。

    日軍第五十五師團長竹內寬、第三十三師團長櫻井省三雖然也希望能有段時間休整,當他們了解到飯田祥二郎與寺內壽一在進攻日期一事上有分歧時,立即明白,應支持寺內壽一大將這權勢更大的上級;所以不等待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向他們正式轉達命令,兩個師團的部隊就主動在2月8日、2月10日深夜,分別渡過了江面遼闊、水流洶涌的薩爾溫江,向西岸的英、印、緬守軍進攻。

    部隊行動前。他們雖然也擔心英、印、緬軍會利用大江的險阻據守,但又一次出乎他們的意料外,卻沒有遇見任何抵抗,槍聲一響,英、印、緬軍兩千余人就紛亂地向西北方向的錫當江逃竄。

    錫當江與薩爾溫江之間有一大片一望無際的、長滿亞熱帶植物,約160平方公里的大平原,距離仰光約80公里;如果在錫當江以東仍然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仰光也就無險可守了。在這以前,飯田祥二郎沒有讓他指揮的兩個師團及時西進,就是覺得抵達這大平原上后,如果沒有戰車、火炮支援,單靠彈藥奇缺的步兵進攻是難以取勝的。

    英軍總司令胡敦雖然擔任過韋維爾的參謀長,表面看來似乎懂韜略,能行軍布陣,實際是個缺乏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庸才。他不是命令部隊退過錫當江,利用江河的天塹來據守錫當江防線,而是急調剛從印度過來的英、印軍第四十六旅和從毛淡棉退下來的英印軍第十七師那兩個旅(一個印度旅、一個緬甸旅)一起在東岸背靠大江來布防,想利用東岸的寬闊地形使用裝甲車部隊來打擊日軍步兵。這背水作戰本來就是兵家大忌,何況英、印、緬軍這3個旅又不是戰斗力強的部隊,早被日軍的洶涌來勢震懾住了,哪里能如他想象中的那樣,置之于死地后,苦戰而復生!

    錫當河是條大河,寬約500余米,水勢湍急,河上有一座鐵路橋;胡敦英、印、緬軍隊所以敢于布置英、印、緬軍隊在東岸背水作戰,是因為有這座大橋可以聯系兩岸,自以為是占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地勢。

    日軍第五十五師團渡過薩爾溫江后,就以第一一二聯隊全部和第一四三聯隊的一個大隊(三大隊)做前導,在2月16日占領了鐵路線上的直通城,又在2月19日占領了比林河右岸;第三十三師團以步兵第二一四聯隊和一個山炮中隊、一個工兵小隊與第二一五聯隊一起分別向比林河西北方向和西方前進,在19日清晨渡過了比林河,再沿河西岸南下攻向比林。

    比林是毛淡棉去往仰光的一個鐵路、公路大站,離海邊不遠,也是地勢平坦。英軍第十七師師長史密斯少將派出了剛趕來的英軍第七裝甲旅皇家約克郡團一個營(二營),在這里進行阻擊;日軍雖然是僅有輕武器的步兵,卻采取了正面強攻與迂回穿插結合的攻勢,很快就把英軍這個裝甲車營分割包圍,把那些裝甲車一一擊毀,并把比林一線的陣地全部占領,然后分幾路向錫當河疾進。

    2月19日,日軍第三十三師團以主力從正面強攻在東岸守御的英、印、緬軍,另外用步兵二一五聯隊一個大隊(一大隊)配以工兵、山炮迂回穿插去襲擊鐵橋東岸的135高地。

    135高地凸立于鐵橋附近,樹林茂密,如一座高地公園。占領了這一高地,就可以居高臨下完全控制鐵橋,封鎖英、印、緬軍退往西岸的道路。

    忽略了這制高點重要性的史密斯少將,在高地上只派駐有少許守軍,沒有料到日軍卻敢于大膽穿插,從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丟失了這一高地。

    史密斯少將見高地易手,將危及大橋,這才急了,忙出動幾個營在十幾門火炮掩護下向135高地反撲;但是占領了這一高地的日軍已經迅速改建、搶修工事并竭力死守;打了一晝夜,猛烈的炮火幾乎把大小樹木全都炸碎了,山頭也削平了,英、印、緬軍仍然沒有把這一高地奪回去。

    丟失了這一高地,東岸的英、印、緬軍的退路被封鎖了,軍心頓時大亂,完全失去了戰斗的信心,據守岸邊幾個據點的營、連紛紛被壓縮到錫當河邊。而更使英、印、緬軍戰斗士氣大減的是,這時候又傳來了前幾天(2月15日)新加坡的英、印、澳大利亞聯軍的慘敗信息。守新加坡的軍隊有10萬余人,擁有450余門火炮, 60000余支步槍和輕重機槍,汽車、裝甲車10000余輛,但是在日軍第二十五軍3個師團(近衛師團、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的凌厲攻勢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聯軍卻難以招架,特別是飲用水源被日軍切斷后,完全處于軍無戰心的土崩瓦解狀態,英軍總司令官帕西瓦爾中將只好不顧軍人的榮譽,率領部隊升起白旗投降。

    在日軍進攻新加坡前,不僅英軍方面自認為兵力多、要塞堅固,可以久守,就連日軍東京大本營的高層將領也估計這場攻守戰約需三至四個月時間,并付出二萬至三萬人(約一個師團)的傷亡才能拿下;如今僅只用了17天,死傷不到兩千人就結束了戰斗。

    消息傳出,英國方面是一片頹傷。

    作為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的韋維爾上將,剛從仰光飛往新加坡,他也無力挽回敗局,慌忙丟棄部隊乘船逃走。當時天色墨黑,他又過于慌張,卻腿一軟滑倒在泥濘的碼頭上,摔斷了脊梁骨……

    這段時間,英國軍隊在非洲戰場也是連遭慘敗。1月29日在利比亞的英軍兩個師,被德軍元帥隆美爾指揮的坦克部隊從艾季達比耶城一路追趕,敗走幾百里,被趕到了地中海邊的班加西港,2月7日又沿著海岸線敗退到德爾納、加扎拉以西,眼看就要被攆下大海了,但是這些敗仗還是不能與遠東、特別是新加坡的大潰敗相比,以至已經焦頭爛額的丘吉爾首相得到新加坡敗訊后,也不得不哀嘆:“這是英國歷史上最慘重的潰敗和規模最大的一次投降。”

    澳大利亞作為英聯邦的成員國,在二戰初起時,曾經派出4個師的軍隊加入英國作戰序列去埃及等地作戰。他們更是把隔著印度洋的新加坡作為他們澳大利亞的屏障,所以愿意答應英國軍方的要求再派出一個師去新加坡作戰,如今澳軍在新加坡損失了那樣多軍隊(約30000人),朝野都對丘吉爾不滿,更怨恨英國將軍指揮無能,作為主力的英國官兵不肯死戰;澳大利亞總理柯廷在1月23日去電丘吉爾指出:撤出新加坡將是“一個不可饒恕的叛變。”他還擔心新加坡的丟失,將危及大海這岸的澳大利亞,所以,當英國政府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再派遣一個師去緬甸,并由丘吉爾首相親自給柯廷總理去電:“你的先遣師是唯一能夠及時開到仰光的部隊,它足以防止仰光的失守以及與中國聯系的交通線被切斷……”

    丘吉爾還要求美國總統羅斯福也對此給予支持;因此羅斯福在2月21日回電丘吉爾:“我希望你能夠說服澳大利亞政府,同意暫時將他們的澳大利亞先遣師調往緬甸。我認為這件事極其重要。請告訴他們,我正在增派軍隊以及飛機前往澳大利亞,并且依我估計,該地形勢是十分樂觀的,絕不是黯淡的。”

    以美國和羅斯福總統的威信,同盟國的大小國家,都不能不尊重,柯廷總理卻仍然不為所動。

    那幾天(1942年2月20日至2月26日),英、澳首腦之間有14封電報來往商談澳大利亞派軍隊去緬甸的事,全都被柯廷總理堅決拒絕了,因而引發了英聯邦內部的不和。

    日本方面卻是一片歡騰,這給了好戰的東條英機首相更大的政治資本,2月16日他特意在兩院(貴族院、眾議院)發表演說,得意洋洋地炫耀:“現今皇軍控制了廣大遼闊地區,正在從事史無前例之大規模作戰”,“皇軍于緬甸方面正節節進攻,其要沖逐次歸為我有,帝國進攻緬甸之真意,在于摧毀英國之軍事據占,切斷美、英援助蔣介石政府通路,固非與緬甸民眾為敵。……轉觀中國大陸,因新加坡之陷落,皇軍進擊勢如破竹,切斷滇緬公路指日可待。重慶政權行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困境,帝國將斷然予以最后的嚴厲打擊。”

    這伙侵略者的氣焰真是不可一世。不過新加坡10余萬英軍的輕易被殲滅,也確實使緬甸局勢處于更加危難的境地,日軍結束了新加坡的作戰后,就可以迅速抽調軍隊來增援對緬甸的進攻了!

    新加坡的陷落,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到了錫當河前線,已經被壓縮到河邊、行將被分割包圍的英、印、緬軍,哪里還有心苦戰?在這危急時刻,英國人對印度人、緬甸人那種主仆之分又表現了出來,英軍第十七師師長史密斯少將在下令英軍撤往西岸并把鐵橋炸毀之時,卻丟下那個還來不及過橋的印度旅不管;這個印度旅除了部分人在河下游的莫巴林找到一些木船逃過了江外,多數軍官和士兵在日軍追殺下,無處可逃,只好往洶涌的河水里跳,慌亂中也來不及找漂浮工具。這接近入海口處的河水流速又急,除了少數水性特好的人外,大部分被翻滾的浪濤淹沒了。只見滿江都是在水浪中掙扎著的可憐人,或浮或沉,求生的吶喊聲在日軍的機槍掃射下更是悲慘……

    守錫當河的英、印、緬軍有7000人,雖然有3300人逃過江,其中只有1300人還帶著他們的槍支,另外2000余人都是跑得丟盔卸甲;戰斗中被擊斃1300余名,被俘虜1100名(其中英國軍人120名),其他的1300余人都淹死了;被日軍繳獲了各種火炮37門,裝甲車、汽車300余輛。這就有力地加強了從他念他翁山脈輕裝過來、多是輕武器的日軍,能夠用這些繳獲的火炮、裝甲車、汽車去進攻英軍。

    面對朝野的黯然哀嘆和強烈不滿,丘吉爾也不得不承認:“錫當河的敗績似乎決定了緬甸的命運,帝國政府的資源與安排在這里又一次顯示了嚴重的不足和不當。”

    本來是以疲憊之師進入緬甸的日軍,攻破錫當河防線后,更為疲憊了。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雖然也明白,以這兩個師團的單薄兵力再向前進攻,是要冒很大風險,但是他認為: 根據緬甸戰場形勢,部隊仍然是停頓不得,應該趁英軍新敗之后,特別是數量龐大的中國遠征軍還沒有進入緬甸前,繼續猛打猛沖,給予殘余的英、印、緬軍殲滅性打擊。因此,他再一次否決了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在2月24日對那兩個師團下達的“在錫當河以東集結,爾后前進”的命令,要求這個軍“望繼續采取放膽之作戰指導,為今后作戰創造有利戰略態勢”。

    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對此很反感;他認為遠在西貢的寺內壽一總司令官和他的幕僚們,太不了解這兩個師團實在是精疲力竭,必須休整。盡管軍情緊急,他還是毅然抗拒南方軍的命令,讓他的第十五軍在錫當河東岸休整了約10天,拖延到3月3日夜間,才渡過河去攻取仰光以北的勃固地區。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 10天可不是個短時間,對軍隊來說,是可以有很多安排的,特別是對英、印、緬軍隊這一方,可以利用這10天從容地調動軍隊、加強防御;但是身在緬甸的英國將軍們仍然是那樣木然。他們的戰場信息閉塞不靈通,卻不知道日軍已經是不能再戰的疲憊之師,特別是彈藥、給養都缺乏。如果駐緬甸的英軍總司令胡敦這時候能利用他們彈藥充分、地形熟悉的有利條件調動軍隊及時反攻,日軍第十五軍這兩個師團是招架不住的!

    胡敦只是坐在仰光的司令部里一封又一封電報發向印度、發向倫敦求援。

    那10天,錫當河上出奇的平靜,河兩岸椰子林里雖然都藏有雙方軍隊,卻沒有一聲槍響,好像戰爭已經過去了。居住于河邊的孟族人迫于生計,就閃開駐有軍隊的河岸,劃著小木船在上下游撒網打魚。

    河兩岸的一些鄉村市集又恢復了商業貿易,鄉民們在自行車后邊滿馱著貨物,奔走在初春陽光明媚的平原上。這當中也夾雜著不少為日軍打探軍情的人。

    3月3日晚上,日軍悄悄渡往西岸。那天是農歷的正月十七日,雖然滿月的光輝把500余米寬的錫當河水面映照得銀光閃爍,人和船只都難以隱蔽地活動;但是西岸的英、印、緬聯軍已被打得失去了斗志,卻沒有在西岸構筑工事阻擊,一發現日軍在渡河就慌忙向西北方向逃竄了。雖然有零散的幾聲冷槍,立即就被日軍預置于東岸的炮火壓制下去。

    日軍過了錫當河后,就兵分3路,由騎兵第五十五聯隊長川島吉藏大佐率領騎兵聯隊和步兵第一四三聯隊一個大隊(二大隊)、山炮兵一個中隊,快速插往仰光以北、攻取鐵路線上的岱烏,警戒中國軍隊從東吁(同古)、彪關方向過來;由櫻井省三師團長指揮的第三十三師團攻擊馬烏賓、萊古一線;竹內寬師團長指揮的第五十五師團則向勃固以南進發、準備攻取仰光,并分出一支部隊攻取勃固河以東的錫里安。

    勃固省距離仰光只有80公里。是緬甸孟族的古都,從前曾經是緬甸的政治文化中心,古代藝術建筑很多,佛塔、佛寺、臥佛等都構筑得雄偉精巧;卑謬(眉苗)、東吁(同古)、良禮彬幾座名城都屬于這個省,還有兩條鐵路從這里穿越全境北去,自古以來就是南來北去必須經過的重要通道。從戰略上來看,要隔斷仰光與緬甸北方的聯系并給予包圍,首先要攻下勃固。所以,日軍不急于直取仰光,而是把攻擊重點先放在勃固;這也顯示了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對緬甸地形的了解和戰略戰術上的高明。

    英、印、緬軍在毛淡棉、錫當河大敗后,還剩有25個營的兵力(英軍3個營、印軍3個營、緬軍19個營)以及5個炮兵中隊,共約17000人,分屬于英、印軍第十七師、英、緬軍第一師、英澳軍第六十三旅;加上剛從中東調來的英軍裝甲車第七旅和從印度過來的一個旅,總兵力達30000人,數量上與進入緬甸的日軍持平,只是戰斗力太弱,特別是由緬甸人組成的那19個營,士兵們出于對英國殖民統治者的憎恨,多數人是消極避戰。

    英軍已經無力守住仰光、勃固這一線,只有等待還遠在中國國內的中國遠征軍來支援;但是在這以前(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中國軍隊進緬甸之事一再受阻于英方,韋維爾就指示過胡敦,如果要讓中國軍隊一個師以上的兵力進入緬甸,也必須得到他的批準。如今仰光危在旦夕,他只好改變原來對中國軍隊的抵制,求救的電報不斷飛向中國,但是中國遠征軍的行動卻快速不起來,戰斗前應該先期解決的許多問題,如糧食、彈藥供應、車輛運輸、指揮系統、作戰位置等等,都沒有預先列入議事日程早作安排。以至在這急于需要中國遠征軍投入戰斗時,嚴重影響了部隊的調動和作戰;以中國遠征軍的主力第五軍為例,雖然這個軍的前鋒早就進到了保山,但是到達那里后,就奉令不再前進,后續部隊也就不再上來。2月下旬,緬甸告急了,軍部指揮機關2月23日還停留在昆明附近的楊林(這一天,錫當河已被日軍突破了),24日才匆匆啟程抵達楚雄,3月1日抵鎮南(南華)、3月2日抵大理下關、3月3日抵永平,3月4日抵保山,3月5日過怒江抵龍陵,3月7日才到達中緬邊境的畹町。

    千余公里的行程卻車行十余天,不是他們有意耽擱,而是這條位于橫斷山脈間,彎多坡陡,沙石路面的的公路,危險路段太多,車輛又破爛陳舊,駕駛員也無法開足馬力疾行。

    第五軍的前鋒部隊剛到達畹町,還沒有走出國門,第二天(3月8日)就傳來了仰光已被英軍放棄,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在這天順利進入緬甸首都的噩耗。

    日軍在越過錫當河向仰光逼近之前,曾對敵情有過分析:有人擔心中國遠征軍是否會在仰光的攻守戰中出現,而發生一場大戰?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的判斷卻是:“重慶軍由于在作戰和補給方面不同于在國內作戰,會有種種不便,導致其行動將更為消極遲鈍。從作戰行動范圍看來,絕不會超出曼德勒平原(東枝、仁安羌)以南”,“因而軍(第十五軍)認為,短期內無必要慮及與中國軍交鋒。”

    飯田祥二郎這一估計是準確的。所以他并不擔心中國遠征軍的入緬作戰會阻攔他們的攻取仰光和緬甸南部,才敢于用名為兩個師團,在經過了前一階段的行軍作戰已經大量減員,而且已很疲憊的兵力向仰光推進。

    那幾天,日軍各路部隊的攻擊都很順利,川島吉藏大佐指揮的騎兵、步兵、炮兵,在3月3日渡過錫當河后,在3月4日擊潰了英軍的一支裝甲車連和步兵連,占領了岱烏(代庫);櫻井省三師團長的第三十三師團也在3月5日切斷了從仰光北去通往曼德勒的鐵路,占領了鐵道線上的平卡多貢;竹內寬師團長指揮的第五十五師團,一路上掃除了英軍裝甲部隊的抗擊,在3月5日進到勃固西北方向。從而形成了對仰光的近距離包圍。

    早在兩個多月前的1941年12月23日,日軍第五飛行師團就開始了對仰光的轟炸。當時在仰光的英國空軍只有一個戰斗機中隊,招架不住,幸好美國陳納德將軍組織的志愿援華空軍一個中隊在這里受訓,奉令投入了對日作戰。美志愿援華空軍人員,都是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駕駛員,在70余天的幾十場空戰中,先后擊落了日軍飛機271架,自己只損失了16架。這才逼使日本空軍減少了襲擊次數,使仰光的軍民設施損失不大。但是,這也預示著戰爭對這座一向寧靜的城市的逼近。英國軍方自知難以久守,慌忙地把重要物資運往印度。緬甸的上層人士和商家也紛紛把財產、貨物向緬北疏散;整個城市從而亂成了一片。但是房屋是帶不走的,特別是那些處于底層的印度、緬甸人無錢可逃難,只好可憐地任由戰火燒來。

    英軍總司令胡敦仍然是一籌莫展,在戰略戰術上毫無良策,不知道應該怎樣應付攻向仰光的日軍。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看出了,再使用胡敦,不僅會很快葬送緬甸還會殃及印度,而且羅斯福總統在2月23日曾致電丘吉爾,指出:“澳大利亞和緬甸這兩個主要基地都是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堅守到底的,而今天的主要威脅在緬甸,即左翼……”他要求英方多調部隊加強緬甸的防守“使該地能成為一個固定的防御地帶”。但是中東、遠東戰事都在同時吃緊,丘吉爾已經難以抽出兵力來增援緬甸了。他曾經嘆息地自嘲:“我們所掌握的部隊都不能夠及時開到仰光,進行解圍。但是我們如果不能夠派遣一支部隊,無論怎樣總能夠派遣一個人吧!”他思之再三,決定任命曾經在1940年5月成功地組織了敦克爾33萬英法軍隊大撤退的哈里德?哈歷山大上將去擔任緬甸英軍總司令,把胡敦降為參謀長。

    哈羅德?哈歷山大上將是個有著子爵封號的貴族,如同他那高瘦的身材和高尖的鼻子,眼球凸出的外貌一樣,神情高傲待人冷漠;但是在戰斗中又一向以鎮定、從容,處變不驚著稱。丘吉爾很賞識他,認為:“他能用自己的信心感染周圍的人” ,比那位一直在向他訴說“能否守住緬甸,感到懷疑”的韋維爾上將強多了,何況韋維爾又在新加坡淪陷時,于慌亂中摔壞了脊背,如今正在印度養傷。

    丘吉爾首相在哈羅德?亞歷山大離開倫敦前,特意約請他共進午餐,指示他:要守住仰光,萬不得己時可以向北撤退,再保住上緬甸(緬北)。

    哈羅德?亞歷山大上將從來沒有和日本軍隊作過戰,又出于對東方人種的蔑視。他自認為,強悍的德國軍隊他都應付過來了,日本這幾個師團應該不在話下,也沒有要求多給他軍隊,就欣然地接受了這一命令。

    軍情緊急,亞歷山大沒有在倫敦多停留,乘專機越過歐洲和中東戰場上空,再經過印度,在3月5日飛到仰光。

    3月6日,他在英軍司令部里聽取了各方面的軍情匯報,又去市區內外巡視了一番,看到的是一片混亂和低落的士氣,特別是面對從東邊毛淡棉過來的日軍,卻沒有構筑堅強的工事來守御,就連沿途的鐵路、公路都完整地沒有破壞,以至日軍能乘勝長驅直入。他很快明白,仰光是守不住了,如果再在這里抵抗,就會如同新加坡的帕西瓦爾將軍一樣全都成為俘虜。好在他臨行前已經得到丘吉爾首相“失利時則向北面撤退”的指示,當天(3月6日)夜里,就毅然地下令炸毀仰光的一切軍事設施和那座大煉油廠,全部軍隊從3月7日起向卑謬(眉苗)撤退。

    他在仰光的停留不到48小時,撤退得這樣急促,連駐緬甸英軍司令部的將校們也深感意外。對放棄仰光一事,他事前也沒有向對緬甸戰事有最高指揮權的韋維爾將軍報告。他很擔心速度快捷的日軍,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出現在仰光城下;再電文來往請示,等待批準,他就可能成為甕中之鱉,走不脫了;以至韋維爾在3月7日間向在倫敦的丘吉爾首相和帝國總參謀長去電時,不滿意地表示:“我沒有收到亞歷山大的任何消息。”韋維爾只是從海軍方面得知,原來駛往仰光的船只都突然掉頭返航,他估計仰光已經棄守。

    亞歷山大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過團長,自稱“敢冒槍林彈雨沖闖于兩軍陣前”的上將,卻沒有想到他飛到緬甸執掌總司令大權后的第一天,不是轟轟烈烈地打一場殲敵于城下的保衛仰光之戰,而是又一次執行比敦克爾還狼狽的大撤退。

    這也是他在緬甸行使指揮權的先兆。以后的幾個月中,他一直沒有脫離被包圍,被追殲,忙于逃命的困境。

    這期間(3月8日以前),中國遠征軍的第五軍、第六軍正在克服交通運輸工具的不足,沿滇緬公路向緬甸趕,以求能及時投入保衛仰光之戰;但是哈羅德?亞歷山大在仰光棄守前后,都沒有把這一重大軍情通知中國軍方;當有美國記者詢問哈羅德?亞歷山大:“為什么要突然放棄仰光?”他的回答卻是:“錫當河大敗后,軍隊實力大損,這是胡敦將軍指揮不當所致。中國軍隊又行動遲緩,不能及時趕到仰光布防,以至讓日軍能順利插向西線,將切斷英軍從仰光至卑謬的退路……”

    哈羅德?亞歷山大這一把仰光棄守的責任推給中國方面的言論,通過美聯社的電訊播出后,引得已經進入緬北,正向仰光方向疾進的第五軍、特別是前鋒部隊第二00師官兵強烈不滿;他們都明白:如果不是英國將軍韋維爾一再阻攔,中國遠征軍早在日軍還沒有侵入緬甸以前的1942年1月中旬就可進入緬甸布防并從容投入戰斗了。

    (中國遠征軍的第五軍、第六軍是1941年12月16日開始動員,第五軍前鋒在12月25日前,即已抵達保山附近。那里距離中緬邊境不過250余公里,車行一天即可抵達。只是被英方來電阻擋,蔣介石只好命令第五軍、第六軍“暫時毋庸入緬”。在中國境內停留了50余天,直到1942年2月16日才接到英方的求援電:“仰光情況緊急,請速派第五軍入緬。”

    但是,應該歸英國軍方負責供應的車輛、糧食都沒有著落,中國方面只能派出屬于機械化部隊、車輛較多的第二00師先期出發,急如星火地晝夜兼程,在3月8日趕到東吁。

    這一天正是英軍從仰光撤出。如果哈羅德?亞歷山大不急于撤出并在事前與中國方面商量,中國政府肯定會阻止他們的撤退,已扺達東吁(同古)的第二00師也可迅速進入仰光布防。

    哈羅德?亞歷山大這樣推卸棄守仰光的責任,完全失去了英國紳士和作為軍人應有的誠信。)

    日軍原來的戰略意圖是對仰光形成合圍后,再從容對英軍聚而殲之,卻沒有料到英軍會一槍未發就從仰光跑掉了;日軍第三十三師團已經派出一個大隊前伸到通往卑謬(眉苗)公路線上的沙耶瓦底,本來可以阻攔住往北退卻的英、印、緬聯軍,使哈羅德?亞歷山大指揮的軍隊難以順利突圍;但是這支日軍接受的任務是“在沙耶瓦底掩護對仰光的進攻,以防中國軍隊從北邊過來,待攻占仰光的戰斗打響后,也迅速加入對仰光的攻擊”。

    這個日軍大隊長并不了解英國軍隊是不戰而退,他聽說其他部隊都在向仰光疾進,以為仰光攻城戰已經開始,忙帶著他這個大隊離開沙耶瓦底沖向仰光。

    這一誤會,也就無意間給退卻的英國軍隊放開了一個缺口,哈羅德?亞歷山大指揮的英、印、緬軍得以不經過沖殺較順利地撤向卑謬(眉苗)。等到日軍這個大隊反應過來,又折轉身來追趕時,英軍已經脫離了包圍圈。

    幾天前,仰光市內外的秩序就大亂了,由英國的高級官員和印度、緬甸人擔任警察、職員的政府各部門已經慌亂地四散逃跑。英國駐緬甸總督雷金納德?多爾曼?史密斯爵士的總督府,原來有著110名職員和仆從,這時候也跑得只剩下了侍從長、廚師、管家這3個人還在侍候著他。面對這人去樓空、情境凄涼的現狀,他也深有“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之感。他遲遲沒有走,是變起倉促,哈羅德?亞歷山大下令軍隊撤退時,也沒有和他商量,他得等待倫敦方面的指示。為此他獲得了丘吉爾首相的贊賞,特意在2月16日向他去電致意:“我和同僚們對于你在困難和危險日益加重的情況下表現了堅忍不拔的風度,不勝欽佩。”

    但是他見昔日整潔、寧靜的城市,如今正處于全面崩潰狀態中,到處是槍聲、濃煙烈火和凄慘的哭泣聲、嘆息聲。他想再堅持也不行了,不能不黯然地感嘆:“這真是大英帝國在遠東的末日!”

    丘吉爾首相則更直率地表示:“仰光的失守,意味著緬甸的失守。”

    城市里沒有走的人,除了無處可逃的貧民外,就是那些在城市內外暗中從事策反活動的“德欽黨”成員。他們身藏一塊黃布上印著血紅的圓圈和一只黑色孔雀的黨旗,在大街小巷里亂竄,煽動那些本來就仇恨英囯殖民主義者的緬甸人,加入放火、搶劫、暗殺的活動,更是助長了仰光陷落前的混亂。

    日軍在3月8日上午順利地進入了大火沖天,煙霧騰騰,散發著燃燒的汽油、橡膠嗆人氣味,一片混亂的仰光。

    日軍第十五軍攻占仰光,也就正式表明,滇緬公路已經被從臨近大海的一端封鎖了,并意味著他們獲得了一個可以奪取緬甸全境并進一步攻略中緬邊境、印緬邊境的基地。隨同第十五軍進入仰光的日軍海軍工程技術人員迅速拆毀、排除了英國人在仰光港口外邊的海面上布置的大量水雷,疏通了航道。以便原來駐扎在新加坡、由渡邊正夫指揮的第五十六師團能船運過來在仰光港口登陸,加入第十五軍的作戰序列。在這同時,由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的第十八師團也和泰國軍隊的兩個師越過泰緬邊境進入緬甸。這樣日軍就將有4個師團再加上一個第五飛行師團和兩個泰國師,以較多的兵力在緬甸作戰了。

    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在占領仰光后,見英、印、緬軍隊向北敗退得那樣快,既感意外也很得意,決定不等第五十六師團、第十八師團等后續部隊的到來,就趁英、印、緬軍隊狼狽向北,中國軍隊還沒有進入緬甸前,乘勝向北追擊,盡快占領由仰光北去的兩條鐵路線上的東吁(同古)、卑謬(眉苗)。

    這是因為東吁(同古)不僅是北向彬馬那(平滿納)、東枝(棠吉)、曼德勒攻擊時必須經過的戰略要地,那里還有一個設備完善的飛機場要盡快占領,以供小田英良中將指揮的第五飛行師團(轄有2個戰斗機中隊、3個輕轟炸機中隊、2個重轟炸機隊、一個偵察機中隊)使用;卑謬(眉苗)則是向北奪取仁安羌油田的前哨。

    3月14日,日軍第五十五師團開始了從岱烏(代庫)向20公里外的良禮彬攻擊。那里駐有英、印、緬軍5000余人還配備有20余輛坦克。這些戰車本來可以在緬南一望無際的平原上任意馳驅輾壓(正如一位后來進入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第五軍駕駛員劉家茂所述:“緬甸的公路平坦筆直,幾乎一天到晚可以不換排檔。”)。但是武器優良,又占有有利地形的英軍,已經是軍無戰心,不等日軍接近,就慌忙向北奔逃;日軍得以輕松地越過良禮彬又疾行30公里,在3月17日下午把駐扎在格紐滾(卡紐昆)的1000多英、印、緬軍趕走。

    這時候,日軍為了加快追擊速度,除了充分使用繳獲來的英軍汽車外,還從民間掠取了大量的自行車、三輪車來使用,輕便快速地疾行在公路、田野、香蕉林、大青樹之間;不過這樣任意奔走,本來完整的戰斗隊形也散亂了,更談不上按照行軍作戰中的要求,在行進中相互交替掩護。這也表明,日軍在連連得勝之后,從軍官到士兵都很驕狂輕敵;如果英、印、緬軍隊能在沿途設伏主動出擊,是可以打這些走得不成建制的日軍一個措手不及的;但是他們已嚇得丟失了三魂七魄,哪有這種戰斗意志和設想,只是拼命地往北跑,又被日軍在3月19日一槍不發地占領了鐵路線上的彪關。

    行進迅速的日軍離東吁(同古)只不過七八十公里了。

    前進得如此順利,幾乎是勢如破竹,使得在仰光坐鎮指揮的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在高興之余,也有些擔憂,第五十五師團這樣脫出行軍作戰常規、不成戰斗隊形的追擊,是不是過于輕敵冒進?雖然英、印、緬軍不足懼,如果遇上了中國軍隊怎么辦?也就一再電告第五十五師團竹內寬師團長,不可麻痹大意,并去電催促已經列入他們軍戰斗序列的第五十六師團、第十八師團兼程向緬甸進發。

    (后來的戰斗發展也證明,飯田祥二郎的擔憂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中國遠征軍第五軍不被英國軍方一再阻攔,較早地進入東吁(同古)以逸待勞,是可以打日軍第五十五師團一個措手不及,并給予全殲的。所以飯田祥二郎在戰后的1947年,作為戰犯在東京鴨巢監獄服刑時,曾這樣回憶:“同古之戰,由于竹內寬師團長輕敵冒進,本來有可能遭受重大打擊,但是因為中國軍隊徘徊觀望,僅派一師隊伍于同古阻擊,才使我軍第十八、第十五師團主力得以及時趕到,合擊同古……”)

    3月24日,由渡邊正夫師團長率領的第五十六師團,剛剛乘船抵達仰光碼頭,就被命令:不要在仰光停歇,立即向東吁(同古)進發,協助第五十五師團作戰。

    渡邊正夫師團長不敢怠慢,不等他這個師團的后續部隊還在其他船上沒有完全抵岸,就立即派出已經上岸的搜索聯隊,再配備步兵、機槍、野炮、輜重兵各一個中隊和一個工兵小隊,分乘45輛汽車,由師團參謀長藤原武大佐、聯隊長平井卯輔大佐率領,沿著錫當河西岸北去的大道疾進。

    這條道路本來就寬敞、平坦,沿途橋梁、涵洞又沒有被英、印、緬軍破壞,他們也就能夠順暢地只用了一天半時間,在3月28日中午到達東吁(同古)南邊,與竹內寬的第五十五師團取得了聯系,準備按照第十五軍軍司令官的部署從錫當河東岸插向東吁(同古)的后側……

    日軍第十五軍的另一個師團、竹內寬師團長指揮的第三十三師團在3月8日攻下仰光后,沒有立即北進,而是在仰光市區內外一邊搜索殘余英、印、緬軍,一邊等待他這個師團留在“中國派遣軍”第十一軍序列內、由步兵指揮官荒木正二少將率領的3個聯隊(步兵第二一三聯隊、山炮第三十三聯隊、輜重兵第三十三聯隊),經華中南再轉曼谷趕來歸還建制,從而在仰光市區內休整了近20天,全師團集結齊后,才在3月25日分別沿著伊洛瓦底江西岸和鐵路線上的興實達、禮勃坦向北行進;準備按照軍司令官的部署,先占領卑謬(眉苗),然后再攻取既是戰略要地,又是緬甸最大石油產區的仁安羌。

    從泰緬邊境過來的日軍精銳第十八師團也正在沿著錫當河東岸北行,加入第五十五師團對東吁(同古)、彬馬那(平滿納)的攻擊戰。

    這幾路北進的日軍,都以對東吁(同古)、彬馬拉一線為攻擊重點。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根據當時的戰場形勢判斷:拿下了東吁(同古)后,進入緬北的中國遠征軍也可能上來了,在彬馬那(平滿納)附近將會有一場規模較大的惡戰,如果能搶先占領彬馬那(平滿納),并在那一線擊敗中、英軍隊,攻取緬甸的北部高原就比較容易了。

    日軍占領仰光后,對沿海幾個大港口(毛淡棉、仰光、壁磅)迅速整頓,恢復了船運。海運一暢通,他們的后勤補給,火炮、裝甲車都能源源運來。他們還在仰光獲取了英國軍隊來不及運走和破壞的大量武器彈藥、汽車、食品,各個師團的裝備也就大為改善,已不同于一個多月前從泰緬邊境的他念他翁山脈攀越過來時,只有些輕武器用以作戰。官兵的兇頑氣焰也就更加升騰。

    向北退卻的英軍總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上將的防御部署卻恰恰與日軍相反,因為他所掌握的第十七印度師(第十六旅、第四十八旅、第六十三旅)、第一緬甸師(第十二印度旅、第二緬甸旅),以及英軍第七裝甲旅都在前幾次戰斗和撤退途中損失慘重,已經難以抗拒日軍的強攻。所以他的計劃是:待中國軍隊上來后,把英、印、緬軍隊都放在卑謬(眉苗)方向,以守衛仁安羌油田,而把東吁(同古)、彬馬那(平滿納)這條(仰光)曼(德勒)要道的各大據點全都交給中國遠征軍去防守,因為這里有緬甸最長的鐵路——從仰光經勃固、良禮彬、東吁、彬馬拉、曼德勒,然后分別岔向臨近中國邊境的密支那、臘戍的鐵路,便于中國軍隊運輸。

    這樣,哈羅德?亞歷山大就把要抗擊日軍主力3個師團的艱巨作戰任務全都推給了他們一向看不起的中國“草鞋兵”(中國軍隊因為軍需物資困難,士兵只能穿草鞋)。

    按照大規模作戰的要求,作為客軍的中國遠征軍初次進入異域,開始只能作為主軍(英、印、緬軍)的輔助,待熟悉了敵情、地形后,再逐步擔當主攻或重點防御,但是平日一向矜持、自傲的英軍將校們,這時候完全失去了他們常常自詡的大英帝國軍人風度,既忙于自保,又被日軍的猛烈攻勢嚇壞了,已經是神志昏顛、章法錯亂地顧不上這樣多了,以至中國遠征軍剛剛進入緬甸,還沒有完全接防,對當面之敵情更不清楚之時,英、印、緬軍就急匆匆地從陣地上撤離了。

    以至這年(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的前鋒第二00師才抵達同古,就遭到了兵力幾倍于己,各方面都占優勢的日軍兇狠攻擊,友軍(英、印、緬軍)又跑得遠遠的不肯配合,從而孤軍奮戰,處境極為艱難。

    大敵當前,中國官兵只好勉為其難地來收拾英軍丟下的這個破爛攤子,在人地生疏、敵情不熟的異域,打一場注定要付出極大傷亡代價并失敗的大戰!

    鏈接:《旌旗萬里——中國遠征軍在緬印》連載(二)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99|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 三级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秦先生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视频91|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