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爾維諾的“十九世紀文學降靈會”
民俗怪談愛好者,如何分辨各路怪談集的質量?經典文學愛好者,如何在一部“通俗”怪談集中汲取養分?答案都一樣:看它是否擁有一位好編輯。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緬因州:《針樅之鄉》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黃昱寧: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讀簡?奧斯汀
前言 文學藝術一向與女性關系十分密切。
-
溫柔的碎片之歌
先后失去丈夫和兒女,老無所依的婦人變成了一只狼,“雕像一樣低著頭,左右打量,然后抬頭看向親眷所在的方向,直到自己完全被對岸的陰影吞沒。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緬因州:《緬因的早晨》
第十五周 第一天 緬因州 羅伯特·麥克洛斯基《緬因的早晨》 我就出生在緬因州的荒漠山島(Mount Desert Island)上,幾千年來島上都是荒漠。
關鍵詞:  《緬因的早晨》2020-08-31
-
格非:細讀經典之《包法利夫人》
1.愛瑪 如果我們把安娜·卡列尼娜與愛瑪這兩個人物形象作一個簡單的比較,我們便會立即發現這兩個人物之間許多共同點。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加勒比海:《島嶼書》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伊薩卡島:《珀涅羅珀記》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加勒比海:《藻海無邊》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英語國家魯迅研究漸熱 魯迅的價值被西方重新發現
·就方法論而言,新世紀以來英語世界的魯迅研究專著和傳記各有側重,但都可以歸到文化研究的理論和范式中 ·魯迅不僅是世界級文豪,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
-
他們如何被拋入深淵
《尼科爾少年》是科爾森·懷特海德繼《地下鐵道》后又一部引起廣泛關注的作品。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愛爾蘭:《尤利西斯》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蔡駿:世間已無冉阿讓
編者按 本次的《雅座》,由蔡駿老師帶領讀者朋友們品讀《悲慘世界》。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墨西哥:《哀歌》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關鍵詞:  《哀歌》羅薩里奧·卡斯特利亞諾斯2020-08-21
-
蕭錦榮《伊甸園謀殺案》:破碎的夢
蕭錦榮 在蕭錦榮35年的創作生涯中,除《天下第一劍》(The First Sword in the World)和《花園中的雕塑》(The Statue in the Garden)外,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有關秘魯的。
-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重溫《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魁地奇球場、有求必應屋、霍格茨沃禮堂等場景,喚醒或驚喜或憂慮的階段性成長記憶之外,更看明白了魔法學校與現實世界的緊密關系。
關鍵詞:  哈利·波特2020-08-21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危地馬拉:《總統先生》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
-
寫完這部構思大膽的小說,他也結束了旁逸斜出的一生……
我在閱讀揚·波托茨基的融合了志怪、魔幻、戲謔、荒誕、幻想、冒險、愛情、哲學等各種敘事類型的長篇小說《薩拉戈薩手稿》時,一直以為遇到了一位“后現代派”作家,待放下厚厚兩大卷的書后,想了解一下這部讀起來完全像當代小說的作者究竟是哪路大神時,才發現他1815年作古了。
-
重新認識神機妙算的簡·奧斯丁
奧斯丁是記錄18-19世紀之交英國鄉村生活的小說家,這一身份已經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  《簡·奧斯丁的謀略》簡·奧斯丁2020-08-20
-
八十本書環游地球︱墨西哥:胡安娜修女《作品選》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游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