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科普日”特別直播活動圓滿結束
原標題:上天、入海、科幻!“全國科普日”特別直播活動圓滿結束 上天攬月,下海捉鱉,人類科技的邊界在哪里?又將把我們帶向何處? 2020年9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協共同指導的“全國科普日”特別直播活動在京圓滿舉行。
-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用科幻推動創新
“七年前,我們為什么要策劃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推動創新來做點什么事情。
-
關于舉辦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的通知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現已成功舉辦六屆。
-
展現中國人對未來的想象力
編者按 走近大眾,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
《創意寫作七堂課》:你也能寫好一篇科幻小說
在科技高速進步的這個時代,呼吁能夠體現科技前沿發展、表達科學精神,思考科學技術帶來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措施的文學形式,從而啟發人們更好地認識人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為即將到來的明天做好準備。
-
科幻科普展區成為青少年參觀服貿會“打卡地”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已經拉開帷幕,位于景觀大道南區一號廳的科幻科普展區,成為青少年游客青睞的“打卡地”。
-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亮相威尼斯電影節
來自中國的“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于6日亮相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聚焦中國”活動,為這一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帶來科幻這一面向未來的主題,得到諸多關注。
-
《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來了
《三體》英文版(主創方供圖) 由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影視改編權一直備受粉絲關注。
-
出版業要做科幻電影源頭活水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的《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通稱“科幻十條”),不僅引發電影界高度關注,也引發文學出版界熱議。
-
“科幻十條”扶持政策推出 國產科幻片迎來黃金機遇
“科幻十條”一來,整個科幻圈一度沸騰了。
-
科幻小說如何突圍“流量焦慮”
“這場新冠疫情也許會給您的科幻創作提供超級靈感。
關鍵詞:  上??苹糜耙暜a業論壇劉慈欣《三體》科幻關注現實2020-08-31
-
《未來生活簡史》:三場科技革命,改變人類命運
2020年,正在經歷的新冠疫情加劇了人們對未來的猜想:未來科技能否帶領人類戰勝更多的未知病毒?人類的發展還將遭遇哪些威脅?面對未來,人類還能做哪些準備? 在《未來生活簡史》一書中,作者羅伊·澤扎納詳細預測了未來三場科技革命及場景應用,直指人們關注的未來學話題。
-
什么樣的科幻作品適合改編成影視劇
參會者合影 8月26日上午,“中國科幻文學創作及影視轉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籌劃 還有哪些科幻文學創作將走向大熒幕?
研討會現場 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助力科幻產業發展。
-
伊恩·麥克尤恩對人工智能提出了第一個難題
原標題:伊恩·麥克尤恩對人工智能提出了第一個難題,“請回答1982......” 2018年11月伊恩·麥克尤恩在上海 近年來,除了文學領域,作家麥克尤恩越發熱衷于社會熱點話題的關注和討論,例如在英國“脫歐”、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等方面。
-
《六極物理》作家嚴伯鈞與上海讀者分享新書
2020年上海書展期間,接力出版社攜手《六極物理》作者嚴伯鈞,在鐘書閣靜安店和徐匯店分別舉辦了“穿越極限世界,讓物理流行起來”為主題的媒體見面會和讀者見面會。
-
陳楸帆:科幻作家的責任之一是讓世界變得多元
原標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幻創作,是對未來“想象”和“闡釋”的爭奪 科幻文學和影視創作,緣何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昨天,在上海書展思南讀書會“七堂文學課”上,曾多次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的知名科幻作家陳楸帆給出的解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幻創作,可以視作對未來‘想象’和‘闡釋’的爭奪。
-
《阿多拉基》:為小讀者打開未來世界大門
原標題:中國首部原創機甲科幻《阿多拉基》為小讀者打開未來世界大門 暢銷書作家郭妮在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
-
《超能少年》:書寫中國少年超級英雄新傳奇
原標題:童書作家劉琦《超能少年》系列上市,書寫中國少年超級英雄新傳奇 近日,由新銳作家劉琦創作,四川教育出版社和博峰文化聯合出版發行的精品新書《超能少年》上市,包含《納米危機》《追擊外星人》《勇闖基因島》《時間來客》《網絡迷蹤》《神秘轉校生》全6冊。
-
王晉康線上開講“文學是人學——但人是什么?”
直播結束后,王晉康與專程趕來直播現場的書友互動并為其簽名 文學是人學,那人是什么?人類是否會持續進化?如何進化?人工智能會否改善或者超過人類科幻寫作?2020年8月11日上午,科幻作家王晉康做客河北文學館讀書薈網絡直播間,為廣大網友作了題為“文學是人學——但人是什么?”的專題講座,河北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勇,河北文學館館長司敬雪出席活動現場,千余名科幻文學愛好者在線聆聽了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