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龍村扶貧記
廣西凌云縣后龍村在過去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它離凌云縣城很近,站在村坳口,就能看到縣城街道上人來熙往,城里的聲音一波波傳遞到山上,而山上的村莊仍滯留在時光深處,過著封閉守舊貧困的生活。
2021-10-21
-
我們都是紅孩子
當年,在村口打麥場的空地上看完露天電影《紅孩子》的第二天清晨,我和村里的另外幾個小毛孩子就聚集到村外的槐樹林里,神情莊重地商量著成立一個小隊伍,要像電影中的幾個小主人公那樣去做點什么有意義的事情。
2021-10-20
-
挺進高原
這是一個藏族同胞普天同慶的日子,91歲的尕布藏端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看著“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會”實況直播,思緒慢慢被拉回到70年前那段艱辛難忘的歲月。
2021-10-20
-
艇長的戰位
2018年盛夏,某海域,東部戰區海軍潛艇某支隊艇長胡曉舟率艇參加某重大演習。
2021-10-20
-
路橋人的夢想
一 三伏天,矮寨山上更熱了。
2021-10-20
-
《北京文學》2021年第10期|張仲全:鑄劍戈壁灘——“兩彈結合”參試官兵的那些事(節選)
張仲全,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魯迅文學院第24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報告文學作家班)學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年創作委員會常務委員,重慶金融作家協會副主席。
2021-10-19
-
戰歌飛揚國際演兵場
“中國文化日”那天,來自中國基層部隊的文藝骨干,用一臺特色濃郁的演出,贏得了參演官兵的好評。
2021-10-19
-
《青年作家》2021年第9期|袁凌:東莞地主(節選)
【袁凌,1974年生于陜西平利縣,著有非虛構作品《生死課》《寂靜的孩子》《世界》《青苔不會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長篇小說《記憶之城》等。
2021-10-18
-
為了那一碧萬頃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021-10-18
-
鄧稼先與楊振寧:千里共同途
有的人,前面加什么樣的綴飾,都不如直呼其名,更具萬鈞之力,顯其偉岸身軀。
2021-10-15
-
羊鳴:紅梅花兒這樣開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
2021-10-15
-
執著的堅守
如果讓你到荒涼的無人區守邊防,從零開始開拓新生活,你愿意嗎? 如果和你一起生活的人都離開了,家園重新變成無人區,除了羊群就是與孤獨為伴,你還愿意繼續堅守嗎? 不知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是魏德友老人用半個多世紀執著的堅守告訴我們他的答案:我愿意! 為了這個承諾,他走過的巡邊路相當于繞地球赤道五圈。
2021-10-15
-
大青山下的孩子
寒來暑往,暮鼓晨鐘,即使塞北凜冽的冰凌風撕碎村莊寧靜的夢,他依然會在走訪的路上頂風前行;即使炎炎烈日將大地炙烤得滾燙,他依然會在調研的田間俯身記錄。
2021-10-14
-
我的大哥幾個姓
“真有后來人”的夏家兒孫的曲折往事9月12日在本版見報后,感動了無數讀者。
2021-10-14
-
草綠花紅是樵山
黃山區新明鄉樵山村,是個平均海拔500多米以上的地方。
2021-10-14
-
《青年文學》2021年第9期|王秀琴:紅梅花兒開
王秀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 山西省電影家協會編劇委員會委員。
2021-10-13
-
從前慢,一生只夠想一事
編者按:山西夏縣古稱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2021-10-13
-
荒沙堿灘的征服者
【中國故事·“七一勛章”獲得者】 石光銀,陜西定邊人,1973年7月入黨。
2021-10-12
-
《四川文學》2021年第10期 | 斯俊:百歲老人抗美援朝回憶錄(節選)
☆ 跨過鴨綠江 ☆ 1951年3月初,我們接到鐵道兵團機械筑路總隊緊急通知:命令各工程隊派遣優秀技術人員和優良機械設備(附人員名單和機械設備臺件)去執行緊急任務,執行這次任務的有關人員家屬由總隊派員到寶雞、鄭州(當時我們駐地)負責遣送返鄉。
2021-10-12
-
隨心所“象”
時至今日,人們仍在思考、猜測著西雙版納野象北移的動機和目的。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