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大青山下的孩子
    來源:北京日報 | 王宏偉  2021年10月14日08:45

    寒來暑往,暮鼓晨鐘,即使塞北凜冽的冰凌風撕碎村莊寧靜的夢,他依然會在走訪的路上頂風前行;即使炎炎烈日將大地炙烤得滾燙,他依然會在調研的田間俯身記錄。駐村堅守的日日夜夜里,他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情懷書寫擔當,洋溢在貧困戶臉上的笑容,講述著腦包洼村脫貧致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叫王寧,一位90后的駐村第一書記。

    以夢為馬

    “新來的駐村書記在哪兒?你給我出來,快出來!”

    巍巍大青山曲折綿延、滔滔大黑河浩蕩不息,壯美山河書寫了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一段滄桑久遠的草原文明。卓資,寓意“卓爾不凡,資豐物阜”,然而美譽之下的卓資縣近年來卻生態脆弱、土地貧瘠,人均耕地面積小,城鎮化水平低,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

    腦包洼村位于卓資縣十八臺鎮東南部,總面積20多平方公里,村里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9戶137人,村里人口老齡化嚴重。天空中的白云目送著村里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離鄉的山路上漸行漸遠,也看著村里的老弱病殘,在矮小的房屋里,守著家中的田地、牲畜,靠天吃飯,了無生氣。如果說卓資縣是烏蘭察布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那么隱藏在深山之中,邊遠偏僻,基礎條件差,地上無產業、地下無資源的十八臺鎮腦包洼村則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出生于1991年的王寧,是土生土長的卓資縣人。在他的記憶里,滿是家鄉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窮苦和無奈。后來,王寧成為烏蘭察布電業局卓資供電分局的一名職工,2018年5月,王寧放棄縣城里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主動申請到十八臺鎮腦包洼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一頭扎進了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對王寧來說,腦包洼村是陌生的,如何融入到陌生的村民之中?如何找準村里致貧的“窮根”?如何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是擺在王寧面前現實而緊迫的任務。然而還沒等他主動出擊,“麻煩”就已經找上了門。

    “新來的駐村書記在哪兒?你給我出來,快出來!”低沉的嗓音急促而猛烈,一個中年男人在工作隊門口喊叫著。

    “大爺,您有啥事,跟我說?!蓖鯇幒蛶讉€駐村隊員連忙從屋里出來,只見那中年男人皮膚黝黑,佝僂著背。

    “好啊,你個小崽子,才剛來幾天就想欺負我宋天明,你可真是小瞧我了!村里別人家都好吃好喝的,過得好著哩,你卻給人家列了名單說是貧困戶還要繼續幫,怎么就唯獨沒我宋天明的名字?共產黨不管我這光棍老漢了?”一見到王寧,那男人便用手指著他的頭,破口大罵。

    “哎,大爺您這是誤會了,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外面張貼的那是咱們村今年新脫貧的名單,已經脫貧了!可不是貧困戶。”王寧邊解釋邊攙扶宋天明坐下。

    “脫貧了?脫貧又怎么了,脫貧就不管我們了?”宋天明借著酒勁扯著嗓子不依不饒,引來了村民們的圍觀。

    “脫貧就不管我們了,要你們扶貧干部干什么?”。

    “上面派來這么個毛頭小子,能干啥?農村這些事兒,他能懂多少?”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言語中充滿了對這個年輕第一書記的質疑和不屑,甚至有人認為這個小伙子扶貧不過是流于形式、沽名釣譽,為了自己的仕途而作秀。

    “大伙兒聽我說,脫貧是好事,大家過上好日子,我們也開心,但是脫貧不脫政策,國家的惠民政策還要繼續貫徹落實,大伙兒有啥困難,我們還會用盡全力幫扶的?!睘榱朔€定村民的情緒,王寧站在臺階上跟鄉親們情真意切地表達著駐村扶貧的決心,這也算是這個90后第一書記初來腦包洼村立下的軍令狀。

    駐村沒多久就遇上村里有名的“上訪刺頭”宋天明,王寧的內心波瀾起伏。這天晚上,王寧始終輾轉難眠,白天發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在做夢,讓他感覺有些不真實,然而這些事卻又實實在在地發生了。王寧強迫自己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駐村,又為什么要當這個第一書記?

    夜幕低垂,月色凄清,王寧不自覺地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家鄉、想到了父母,他的眼眶漸漸潮濕了。他的腦海里出現了兒時農村生活的場景,他仿佛看到家鄉的大山,看到大山里父老鄉親一張張熟悉而親切的面孔,還有自己孤獨卻堅定的身影。他想,自己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他的根就在泥土里面,如今來到腦包洼村再去親近大地、扎根泥土,夢想就一定可以落地開花。

    情暖山鄉

    “宋大爺,我幫您開了兩個月的藥,每天記得按時吃。”

    打消鄉親們的疑慮,走進大伙兒的心坎里,是王寧的第一要務。簡單地安頓好住所,王寧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入戶走訪,詢民情、訪民意、問民需。他每到一戶人家都會和鄉親們拉家常,并向大家講解黨中央對貧困村的扶持政策,講述電力扶貧的各項惠民措施,向大伙兒描繪腦包洼村未來的美好圖景。然而每一次入戶,都給這個年輕人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

    那是一個下午,肆虐的黃風橫掃著疲倦的腦包洼村,王寧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繼續走訪著。他走進村口的一戶人家,只見空曠破敗的院子里,零落的磚瓦橫七豎八地堆放著,飄零的碎紙片在半空中瑟瑟起舞,只有不遠處傳來的陣陣犬吠才給這里帶來一點點生氣,這正是宋天明的家。眼前破敗的院落以及窘迫的生活條件讓王寧一陣心酸。那一刻,這個90后年輕人對“貧困”這個詞有了更為真切的體會。

    54歲的宋天明獨自一人住在腦包洼村,他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需要常年用藥維持。雖然國家大病醫療報銷比例很高,看病已經不成問題,但這個獨居的男人,早已對貧困無望的生活失去信心,他常常在無人的夜里暗自流淚,也會在熱鬧的節日里獨自借酒消愁。雖然初入腦包洼村就遇到這個“硬釘子”,然而王寧的心里卻很清楚,這個外表粗獷的男人,內心卻是柔軟的,他需要更多的安慰和陪伴。

    “宋大爺,我幫您開了兩個月的藥,每天記得按時吃,家里還有什么地方不妥帖的,您就跟我說,我來了幫您弄。”王寧提著一袋子藥和幾斤蘋果來看望宋天明了。

    “孩子進來,快往炕上坐。我就盼著你來呢,這是咱自家的土雞蛋,有營養!你走的時候帶上點回去吃,就當我給你賠不是了。你剛來村里那會兒我不明事理喝了點酒就去找你的麻煩,沒想到你還這么幫我,惦記著我。說實話大爺老了、不中用了,可我還想多活幾年,我就怕脫貧后沒人管我了??!”說話間,宋天明情難自控、老淚縱橫。

    “村里的情況比我想象中要糟糕得多!因病致貧的貧困戶比例相當高,那些老人們被重擔壓彎了腰、被疾病毒瞎了眼,被貧窮限制了自由,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在村兩委的扶貧工作例會上,王寧表態發言,說到動情處他一度哽咽。連日來走訪入戶的所見所聞,每一樁、每一件都能刺痛王寧的心,他看到太多因疾致貧的村民無法得到救治,太多因貧輟學的孩子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也看到了太多的孤寡老人被困鎖在大山之中沒有希望、抱憾終老,他深知貧窮就像黑暗一樣會吞噬人心。這是一條艱難的扶貧路,但既然已經上路,就沒有后退可言。

    王寧的足跡踏遍鄉間的每一寸土地,他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都一一記錄了下來,又忙著幫助大伙兒解決實際困難。他東奔西走爭取資金,為村里解決用電、吃水難的問題;他不顧路途遙遠往返縣城,主動承擔貧困戶的生活瑣事;他積極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又樂此不疲地成了免費運輸員。類似這些為村民“包辦”的事情,只是王寧駐村生活的冰山一角。駐村的日子里,大到扶貧產業、鄉村振興,小到柴米油鹽、鄰里糾紛,王寧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最前線。

    王寧在扶貧工作中付出的點點滴滴,村民們看在眼里、更記在心里。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了村里來了個真幫實扶、傾情奉獻的年輕小伙子,來了個能真正改變他們生活的駐村第一書記。大伙兒私下里議論,“這個年輕人真是個辦實事的人,要不他也不會每天拿著個本子在村里東走西看的,幫我們解決了這么多困難,怪辛苦的呢……”年輕的“小干部”漸漸成了村民眼里能干事的貼心人。

    水潤心田

    飯桌上,只有兩碗面條和幾根大蔥,細心的王寧發現自己的碗里多了一個雞蛋。

    中秋假期還沒結束,村民馮文秀便看到駐村書記王寧帶著糧油挨家挨戶地慰問。

    “快進里屋來,往炕上坐。我就盼著你來呢,餓了吧,我給你煮碗面吃?!贝迕耨T文秀笑著把王寧迎進了里屋。

    “不了,我還要趁天黑前趕回隊里,我就是過來看看您,您有啥需要的沒有?”一路上早已饑腸轆轆的王寧卻不好意思吃鄉親的飯,婉言推辭著。

    “吃上點再走?!闭f話間,馮文秀趕忙揭開自家的水甕,準備燒水煮面,只是甕中無水的窘迫,讓她一時間手足無措。

    “孩子你等我,我馬上就回來?!瘪T文秀挑起扁擔就出了門,但她心里清楚這來回五里的路程,并不像說的那樣輕松。

    王寧看出了端倪,他趕緊追出去搶過扁擔。漫長的山路上倆人并排走著有說有笑,但王寧的內心卻不是個滋味兒。他想,沉重的擔子壓彎了大娘的脊柱,壓垮了村里產業和大伙兒的生活,缺水成了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飯桌上,只有兩碗面條和幾根大蔥,細心的王寧發現自己的碗里多了一個雞蛋,而馮文秀碗里卻沒有,這是馮文秀特意給王寧煮的。

    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自從入駐腦包洼村后,王寧的情感變得越發柔軟和細膩了。面對村民們的疾苦、隱痛和感恩,他的眼圈總是紅紅的。這份感情,既有對貧困戶艱難生活的感傷,也有對鄉親們的感動和感激,感動于村民們的真誠相待,感激他們讓自己的心靈一次次得到洗禮。

    穿行在七登溝村,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旱地,烈日炙烤著大地,干渴的土地像是皸裂的皮膚,露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裂口。七登溝村是腦包洼村所轄的一個自然村,村子生態環境惡劣,長期干旱缺水,對于缺水之苦,七登溝村村民有著切身的感受:“由于村附近沒有水源,我們挑水要走到很遠的地方,遇到天旱時,大伙還要半夜起來走好幾里的山路去挑水,為了用水而發生爭執也是常有的事。長期人畜共用水井,水質也不行,村里因水患病的人數也越來越多?!?/p>

    “誰能幫助我們走出無水的困境?”村民們發自心底的詰問像是一擊重錘敲打著王寧的心,也考驗著這位駐村書記為民排憂解難的意志和決心。在村委扶貧工作會上,王寧莊嚴承諾:“我們必須解決七登溝村飲水安全問題!”

    王寧隨即向烏蘭察布電業局匯報情況,申請專項扶貧資金,并積極協調水利等部門解決安全飲水問題。然而事情的進展并沒有他想象中那樣順利,在協調過程中,王寧坐了不少冷板凳、吃了不少閉門羹,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擊垮王寧的斗志,在同事面前他樂觀自信,鼓勵大家努力爭取,在村民面前,他不厭其煩、耐心安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兌現承諾。經過王寧和駐村隊員們的不懈努力,2018年底,8眼吃水井終于打進七登溝村民的院里,解決了多少年來困擾村民們的吃水問題。

    “有水了!有水了!”清泠泠的深井水嘩啦啦地涌了出來,浸潤著村民們干涸的心田??吹酱蠡飪旱哪樕下冻鼍眠`的笑容,王寧心里的擔子終于落了下來。那一刻,他感到身上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

    安土重遷

    “回家,咱不搬了,不搬了!”王寧調轉了車頭。

    “扶貧工作需要有情懷、有耐心,更要和鄉親們建立感情。留守的村民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保守老舊,有些村民的思想很難做通,但他們的家庭狀況卻又實在艱難,每當這個時候,就需要我懷著感情,把村民當親人,耐心地去解釋溝通,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闭勂瘃v村以來做村民們思想工作的經驗,王寧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真切而溫暖。

    孤獨與疾病讓空巢老人高桂花精神萎靡,甚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指望。老人常年患病,兒女在外地打工,她獨自生活在村里,孤苦無依。自從入駐腦包洼村,王寧就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看病、辦殘疾證、修燈泡、整理院子、買電視、買眼鏡、送生活用品,他出錢又出力,把自己當成高桂花老人的家人。一聲聲“大娘”讓老人倍感親切、喜笑顏開,而王寧也順理成章地成了老人最牽掛的孩子。

    2018年,住建部門在腦包洼村排查危房,村里老舊的土坯房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絕大部分都是亟待改造的危房。高桂花老人住的房子墻體上布滿了裂縫,屋頂搖搖欲墜,老人的住房問題成了王寧最放心不下的事。

    王寧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反映,爭取村民們的住房問題早日得到解決。與此同時,烏蘭察布電業局積極推進生態移民、易地搬遷扶貧系統工程,依據搬遷規劃有序推進安置點電網建設,最大程度簡化報裝接電流程,保證村民能夠早日喬遷新居。

    “有新房子住了!”得知移民安置點已經具備搬遷條件,王寧第一時間來到高桂花老人家里,詳細講解移民新村的情況,告訴老人安置點的基礎配套設施都已經完善,住過去以后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好事,這是好事。”高桂花老人的語氣中帶出些許疑慮,但看著王寧堅定純粹的眼神,她還是點頭答應搬遷了。

    幾天后,王寧帶著工作隊員來幫高桂花老人搬家。臨行在即,他攙扶著老人上車,然而眼前這個瘦弱的老人眼里卻充滿不舍。車子啟動了,老人不住地朝車窗外探看,“我想回家!”老人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像個孩子一樣嚎啕痛哭。

    “回家,咱不搬了,不搬了!”王寧調轉了車頭。

    “有時候,我們扶貧干部會覺得做村民思想工作很難,執行政策有很多阻力,可是當我真正走進村民中間,發現他們更難,他們內心要承受的是遠離家園的痛楚!這里是村民們的根,這里有他們熟悉的土地、牲畜,終有一天他們要和自己的根廝守在一起……”談起易地搬遷工作,王寧的內心五味雜陳。

    回到工作隊,王寧又馬上研究危房改造政策,他排除萬難幫助鄉親們登記、入住。如今高桂花老人已經住在了老屋旁邊26平方米嶄新的安居房中,不需要掏一分錢,費用全部由國家扶貧資金承擔。

    錚錚誓約

    再見到王寧,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后了。

    “我也想成為王寧的貧困戶,這樣他就能時刻注意到我了?!闭勂鹜鯇幍姆鲐毠ぷ?,未婚妻賀婧言語中透露著無奈。每每聽到女友類似的話,王寧心里總是很疼,他暗自下定決心,2020年全面脫貧之時,他要給賀婧一個完美盛大的婚禮。

    相戀五年,回望這幾年彼此相依的點點滴滴,王寧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然而兩人早已定下來的婚約卻隨著王寧駐村扶貧而一拖再拖。工作地點的變化讓兩人從朝夕相處變成了電話里的簡單問候,這讓陷入熱戀不久的賀婧一時間難以接受。

    “他扶貧之后的第一個情人節,我滿懷欣喜地準備了禮物,還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著與他共赴甜蜜之約。沒想到他為了村民異地搬遷的事情,早把過節忘到了九霄云外,臨睡前我一次又一次地看著手機,沒有電話、沒有微信,一切都風輕云淡,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情人節嗎?”談起那個孤獨落寞的節日,賀婧依然覺得有些委屈。

    再見到王寧,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后了。

    “哎,我對不住你,這幾天忙著幫老鄉們賣點農產品,正好來縣城了,就過來看看你?!币粋€多月沒有見面,王寧的頭壓得很低,他竟不敢直視賀婧,他畏畏縮縮地拿出一個盒子,“這是情人節給你準備的禮物,一直沒機會給你?!?/p>

    “節日都過去多久了,你也真是……最近還是很忙?”賀婧哭笑不得。

    “易地搬遷,遇到了釘子戶,孩子們不爭氣靠老人的地維持生計,死活不讓老人住新房,老兩口那個可憐?。∵€有彭大爺的殘疾證明還沒辦下來,老人股骨頭壞死,路也走不了幾步,眼看著沒了精氣神?!毖哉Z間王寧不住地唉聲嘆氣,他的腦子里裝的全是村民們的事。

    “一件一件來,有你呢,一切都能解決?!辟R婧安慰著他??粗矍暗耐鯇帲麑⒁磺粺嵫獫仓诿撠毠缘氖聵I中,將滿腔赤誠全部奉獻給腦包洼村,賀婧終于明白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是一種情懷,更是一份責任。也就在那一刻,賀婧發自心底地覺得眼前這個滿懷赤子之心的男人值得她托付終身。

    2018年12月,卓資縣腦包洼村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核查驗收,全村貧困人口發生率低于3%,腦包洼村至此退出貧困村序列。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7649元,遠高于一般貧困村人均收入水平。2019年11月,卓資縣也順利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方評估驗收,整體脫貧摘帽。與此同時,王寧也先后被授予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先進工作者、烏蘭察布電業局扶貧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腦包洼村果樹成林,陽光透過綠葉,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灑下斑斑光影,枝繁葉茂的果樹孕育著甘甜的果實,更孕育著村民美好生活的新愿景。村民們整潔亮堂的新院落、甘甜可口的深井水、圈內肥碩的牲畜……到處都彌漫著勃勃的生機和希望。高桂花老人拉起王寧的手,在陽光下,她的笑容燦爛如花:“好孩子,我趕上了好日子!”

    (作者系內蒙古電力職工文協會員)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99re|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