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經文水墨展詩意《臙淼》
近日,許經文水墨展《臙淼》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水墨畫家許經文最近幾年以云、林為主題創作的兩個系列作品。
2018-09-25
-
吳作人夫婦共繪藝術人生
丁香開了,迎春開了,兩束花合并在一起,兩個畫架并排而立……當吳作人的《丁香花與迎春花》和妻子蕭淑芳的《丁香迎春》并列展出時,觀眾無不為兩人相濡以沫、執手相伴的藝術人生所動容。
2018-09-25
-
來設計之旅分會場 感受設計慢生活
王府中環M&O設計特展 觀察非洲大陸的動物標本,親自制作二十四節氣的藝術作品,或者和“金剛”一起感受月圓之美……這個金秋,在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的多個分會場,能夠體驗到傳統藝術、人文教育、異域風情、現代設計的魅力。
2018-09-25
-
“隨手拍”時代,影像藝術的價值分外耐人咀嚼
挪威攝影家安雅·尼米的作品。
2018-09-25
-
江南文化走向國際舞臺
“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2018-09-23
-
在光影和線條中,與上海這40年回首相遇
歷史照片“老虎灶泡水”。
2018-09-21
-
以原創新作關注現實探索自我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要板塊,今年“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 (以下簡稱“扶青計劃”)暨青年藝術創想周將于10月21日-27日舉行。
2018-09-20
-
沈陽故宮展出清宮旗袍 讓觀眾領略“皇家”風尚
清黃緙絲五彩八團金龍袷袍,此袍為清朝皇后在宮中參加節慶活動穿著的吉服袍。
2018-09-19
-
楊學棒瓷藝作品展亮相故宮武英殿
作為文化部優秀文化人才庫專家,中國古漢窯繼承人,楊學棒個人作品展——“瓷藝生輝”日前在故宮武英殿開幕。
2018-09-18
-
中國蘇作紅木文化展在京展出
9月15日,中國蘇作紅木文化展15日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
2018-09-17
-
“十竹齋”木版水印進京展覽
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歷經雕版、活字、木版水印多個階段。
2018-09-17
-
30余件日本大師級漆器亮相京城
相傳我國的漆器發展史有7000年之久,并在其發展過程中輻射影響了周邊國家的漆藝的發展。
2018-09-17
-
皇城藝術館時隔兩年重開館
天安門東側的菖蒲河公園內,幽靜之中坐落著皇城藝術館。
2018-09-17
-
在故宮打開一枚希臘的時間膠囊
紅釉陶器 李韻攝/光明圖片 公元前一世紀,一艘滿載大理石和青銅雕塑的貨船,從小亞細亞沿岸港口出發,駛向意大利的羅馬共和國,不幸半途沉沒于愛琴海西部邊緣的安提凱希拉島附近水域。
2018-09-17
-
徜徉在“四王”的山水妙境
山水圖(中國畫·局部) 王鑒 幽澗寒松圖(中國畫) 倪瓚 秋山白云圖(中國畫) 王時敏 仿古山水圖(中國畫) 王鑒 仿倪瓚山水圖(中國畫) 王時敏 富春山圖(中國畫) 王原祁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中國畫·局部) 王翚 竹溪松巖圖(中國畫·局部) 王原祁 在許多喜歡中國傳統書畫的人心中,“四王”是一座高峰。
2018-09-16
-
希臘沉船文物亮相故宮午門展廳
“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昨日亮相故宮午門展廳,展覽將持續至12月16日。
2018-09-15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和鏡展”開幕
展覽展出的和鏡 李佳霖 攝 9月12日,由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和鏡展”在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開幕。
2018-09-14
-
“生命”樣態為何?
回響(裝置) 邱宇 在當下,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飛速發展,生物基因等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人類的生活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09-14
-
加藤泉:我“無題” 你隨意“解”
《無題》繪畫 (2016年) 《無題》雕塑 軟塑膠、丙烯、木(2016年) 《無題》雕塑 木、丙烯、不銹鋼(2014年) 展覽:加藤泉 時間:2018年08月25日 至 10月14日 地點:紅磚美術館 “你心里想什么,它就是什么。
2018-09-14
-
曾經有一個時代 人人都愛“四王”
王鑒 青綠山水圖卷(局部) 王時敏 《杜甫詩意圖冊》 王翚《秋樹昏鴉圖》 王原祁《神完氣足圖》 展覽:故宮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繪畫特展 時間:2018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人人都愛“清四僧”,尤其是其中的八大山人與石濤,早已成為藝術圈里最炙手可熱的時尚藝術大師。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