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紀中談《水滸傳》往事:一幅理想主義者的群像
1998年1月2日,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中央電視臺首播,到今年已是整整20年。
2018-04-03
-
陸在易:你向經典致敬,我們向你致敬
沉思中的陸在易 祖忠人 攝 作曲家陸在易要開音樂會了。
2018-04-03
-
柯軍:我喜歡在傳統經典中與古人“交往”
答題者:柯軍 出題者:時桐 時間:2018年1月 簡歷 柯軍,1965年出生,蘇州昆山人,畢業于江蘇省戲劇學校昆劇科,系第四屆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
2018-04-03
-
劇作家倪學禮:植根現實主義創作土壤
倪學禮在創作劇本。
2018-04-02
-
王曉鷹印象:藝術探索與中國話語
《霸王歌行》 《伏生》 從經驗到理性的升華 導演王曉鷹,對于當代中國戲劇觀眾來說是一個熟稔的名字,因為他連接著一片又一片搶眼的戲劇風景。
2018-04-02
-
“不差錢”的中國電影還差什么——專訪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
視覺中國 圖 中國電影有多熱? 今年2月,我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百億元,打破了全球單月單市場票房紀錄; 在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就電影的藝術品格、產業方向等方面的把握建言獻策。
2018-03-30
-
詩意的運動之美——大衛·伯耐特答問
女子3米板跳水,英國倫敦,2012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古典式摔跤,美國洛杉磯,1984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棒球,中國北京,2008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大衛·伯耐特,新聞攝影師,1946年生于美國,曾獲得荷賽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等獎項。
2018-03-30
-
“網紅”是這樣煉成的——訪臺灣知名書法教育專家陳忠建
陳忠建書法作品 陳忠建在給記者介紹習字之道。
2018-03-30
-
廖昌永:唱出母語之美
用歌聲傳達中文之美,要解決好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音樂創作的問題,要用真情實感、以較高人文修養和品質素養把歌詞、曲調中蘊藉的內涵盡可能豐富地傳達出來 我生逢其時,時代給我歌唱的機會。
2018-03-30
-
愿意跟著好導演掏心窩子的學東西
對談記者:王潤 對談嘉賓:孫強(演員) 演員孫強,近期因為參加了一檔以配音為特色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而備受關注。
2018-03-29
-
講好新時代的百姓故事
對話人:呂卉(安徽廣播電視臺廣播劇編導) 守墓老兵歐興田的故事被錄制成廣播劇 廣播劇《板車女孩》原型為“安徽好人”中的黃鳳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2018-03-29
-
警惕懸浮的“偽現實”電視劇
當前,電視劇創作正以強有力的姿態向現實回歸。
2018-03-29
-
打通角色與自我的通道
圖為演員丁柳元飾演江姐的劇照 今年2月初,以原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甘祖昌和愛人龔全珍先進事跡為素材創作的電視劇《初心》,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
2018-03-29
-
辛柏青:戲里戲外都有“美好生活”
電視劇《美好生活》剛剛落幕,辛柏青塑造的邊志軍有情義有擔當,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2018-03-28
-
只有汲取古法 方能“書寫心跡”
于延豐 于延豐書寫的草書團扇 于延豐書寫的草書條幅《王維詩一首》。
2018-03-28
-
“每部作品都要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
《中國夢·絲路情》組歌專題音樂會現場 張曉暉 攝 “一聲聲駝鈴猶在耳邊響起,嶄新的太陽已把前方照亮,穿越漫漫古道悠悠時光,一條金絲帶千年更輝煌……”北京音樂廳內,高亢激昂的歌聲給乍暖還寒的北京帶來絲絲暖意。
2018-03-28
-
成龍:就愛挑戰不同角色
由成龍主演,阿甘監制、嚴嘉執導的奇幻電影《神壇蒲松齡之蘭若仙蹤》日前宣布定檔2019年大年初一。
2018-03-28
-
粉濡墨染 金勾銀描
翁偶虹先生晚年照 《湘江會》 翁偶虹(左一)飾演紀顏選自《鉤奇探古話臉譜》 《鉤奇探古話臉譜》 翁偶虹 著 張景山 編 北京出版社 翁偶虹飾演《回荊州》的張飛 翁偶虹手繪張飛扮像譜 翁偶虹手繪毛賁扮像譜 【編書者說】 翁偶虹先生是家喻戶曉的劇作大師、戲曲理論家,他的劇作《鎖麟囊》《鴛鴦淚》《將相和》《大鬧天宮》《李逵探母》《響馬傳》《紅燈記》等膾炙人口,經久流傳。
2018-03-28
-
對話院長范迪安:文化自信 爭創全世界一流
新美院 1988年油畫人體大展開幕式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央美術學院 一百年來,中央美術學院涌現出大師、創作了經典、培育了人才,它既是中國現代以來美術教育的搖籃,又是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發展的高地。
2018-03-27
-
平庸之作往往戲劇性成分太多
1986版電視劇《西游記》女兒國國王劇照。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