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明|鐘明全:中國奇跡
十、聯產承包
吃飯
穿衣
歷來是中國的頭等大事
十億人口
缺吃
少穿
該是多大的悲劇
大躍進
共產風
虛報
浮夸
糧食產量過萬斤
能夠超綱要跨黃河
百姓卻只能清湯寡水
劉伯承曾說不管黃貓黑貓
能咬住耗子就是好貓
戰爭年代的箴言
說的是
打贏
算數
不教條
不本本
尊重客觀
講究實效
屢試不爽的驗方
放在經濟建設上
放在農業生產上
同樣地具有成效
可是那時
教條規束
思想禁錮
怎能讓人
邁開雙腳
怎能打開
明朗天窗
越過十年動亂
堅持貓論的人
仍然堅信貓論
仍然清醒地認識到
要恢復和發展經濟
不論工業還是農業
非退一步不能前進
非以貓論不能破局
重新走上舞臺
又在更深思考
不管被批黨內第二號走資派
還是被批不肯悔改的走資派
小平的心中始終不變的
便是求真求實一心為民
便是將發展
作為硬道理
將實踐
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怎樣破農村瓶頸
安徽鳳陽小崗村
18位
農民
冒著坐牢風險
以托孤的方式
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
18個血紅的指印點化了土地的死穴
讓土地在農民勤勞的手中
變著戲法般地
長出歡笑
長出
希望
富饒
美滿幸福
說鳳陽道鳳陽
鳳陽本是好地方
這首鳳陽的花鼓戲
被歷世的人品味演繹
旱災嚴重的鳳陽
在舊中國
百姓
流離失所
乞討為生
而新中國
有了土地的人民
卻仍然食不果腹
甘愿殺頭坐牢
小崗村的好漢
將身后事托付
決絕
決定
以聯產承包方式承包生產隊的土地
生產的糧食首先滿足交國家征購
小崗村嘗試推行包產到戶
安徽的不少地方推廣
中國的不少省份
那些窮的隊
也紛紛推行了此做法
這是自燎原社被批判以來
在集體所有經濟體制不變之下
中國人民釋放土地效率的有效途徑
三自一包四大自由
已經被深深隱藏
發展國民經濟
已經再次將
承包喚醒
不承包
不包產
不到戶
沒有責任
只有共享
社會主義的大鍋飯
誰都想不費力氣地在鍋里舀取
僧多粥少蛋糕不大供給不足
也往往讓供給者捉襟見肘
吃大鍋飯要大鍋有飯
享均平要財富足夠
財富不足時求均
那是狹義的均
鍋里有碗里才有
鍋里沒有碗里沒有
這些簡單樸素的道理
只有那時過來的人才懂
猶記那些生活困難的日月
生產隊里按工分配糧
糧食總產量有限
社員分的糧
先分斤
再分兩
最后刨堆堆
哪怕地上的灰灰
也要家家都分得一捧
那時的絕對的公平導致了絕對的貧窮
沒有合理競爭的平均主義
無異于無數人
守著
一口鍋
數著鍋中
些微的口糧
土地是集體的
生產是自己的
干與不干不再一樣
干多干少不再一樣
有差別的勞動分配
調動了勞動積極性
換取了能者多勞多得
促進了生產和生產力優化
希望的田野上響起嘹亮的歌聲
甜蜜的事業
暢想在
希望的田野
在中國的土地上
重新升騰起向上的力量
那種抑制不住的干勁
像春天田野的花朵
恣意任情地開放
1978-1985
糧食大幅增產
農民的收入提升
農民也有了萬元戶
農村呈現
嶄新景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