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論述的重要精神,積極響應中國作協十屆二次全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力培育中國文學新力量,建設規模宏大的新時代作家隊伍”的具體要求,為新人輩出營造浪潮推舟的良好環境,推動詩歌進一步發展繁榮,《廣西文學》《詩歌月刊》《詩選刊》《星星》《揚子江詩刊》、中國作家網六家文學平臺聯合建立跨域融合發展的詩歌矩陣——“早知潮有汛”懷著“后浪推前浪”的喜悅和責任助推文學新潮的到來。(欄目主持人:李菁)
我的第一首詩寫于2018年下半年。當時我是文學社編輯部部長,社內組稿參加第二屆江蘇省高校詩歌大展征文比賽,因為稿件不夠,我自己寫了五首湊數,結果得了二等獎。事后,有個教文學的初審評委老師給我打電話,約我去她們學校交流,說我有寫詩的天賦,鼓勵我繼續寫下去,并給我推薦了艾略特等人的作品。自此,我開始接觸并喜歡上了詩歌。我后來才知道,那位老師是寫小說的,而去見她之前我一直喜歡寫小說,當然現在也還在寫。2019年,我開始正式寫詩,并且是瘋狂地寫,中斷了小說寫作。[詳細]
看望一個桃子 秋天了,有人約你 去水上公園。 你沒有去,但躺在床上 也能聽見激越的水聲。 直到中午,你走進廚房 在冰箱里發現兩個桃子 看上去已經熟透 被沖洗過不止一次還在那里 秘不示人。 兩個不用上班的桃子! 你用手摸一下 并不會留下季節的痕跡。 你拿走了其中的一個。 秋天過后,你又回到這里 打開冰箱,看望 剩下的那一個。仍然沒有人 從水上公園回來。 (發表于《青春》2022年第5期) 門衛 如果有人告訴你,希望你 不再孤獨,那他一定不愛你。 我發誓對所有人真誠以待 哪怕失去愛的本質。 我感到心和世界都是毛茸茸的。 尖銳的聲音劃破 暗下去的天色之前 在大門口,也可能是街對面。 我知道我聽不得一點聲音 事實上我也并未聽到。 “外面發生了什么,它那么叫?” 是啊,外面發生了什么? 我回過神來,聽見這犬吠 帶來的厭倦——某種相似性 它、門衛和我。 要多于自己,要少于“無”。[詳細]
情景導入 忽然想起昨天下午出門 路過的籃球場,剛下過雨 到處是新生的水洼 幾個穿校服的學生在里面打籃球 球場的門半開著,入口處 放置著一輛老式自行車 已經生銹了,草和愛虛生著 我可以走進去和他們來一場比賽 但是我沒有,我在樹蔭的覆蓋下走過去了 勝利就是我已經走過去了 不需要從那里出來 此刻情景變換,我又無來由地想到他們 和那些水洼,只要我想 我的腦海里就一直有個球場 他們一直在里面打球和躲避水洼 而我成為真正被虛置的那個 來 往 出了小區的門,右拐 經過一排餐館、超市、藥店…… 繼續往前,左拐穿過斑馬線 走到通往地鐵站 和公交車站的人行道上去 這是他離家的路線,來往的行人 來往的杏花和雨,無序構成有序 今天不一樣,他從相反的方向 走來并且走到對面不常走的人行道上 與這邊的人平行或逆行 餐館門口的冰塊以及它背后的花市 一定與他有所聯系 他從一棵棵樹下經過,雨過天晴 [詳細]
他要離開自己了 他住在十六樓,為了看到 或感覺存在,也許只是想隔著屏幕 從生活外面看看生活里面 他用鏡頭把一切固定下來 環形吊燈、沙發、廚房 以及安全通道里 一閃一閃的過道燈他躺在床上聽 已經非常熟悉的場景隔著屏幕 似乎也有所不同,新鮮又陌生 當他已經存在,便已融為 環境的一部分,什么也感覺不到 每日進進出出的空氣 什么東西不是窗簾但在那里飄動 真正的窗簾紋絲不動 他吹起口琴把天空吹得很干凈 (發表于《青春》2022年第5期) 就像此刻 就像此刻,我在記憶的碎片中 想起還沒有給媽媽梳過頭 沒有抵達過窗口。我害怕玻璃隱藏著 水的波動,輕輕擦,就會擦出 一個若即若離的現場。那時候 媽媽總是把命運投在我的身上 媽媽做飯的時候,外面的我就搖著 里面的我。我和我的豆莢都曾是青的 我的伙伴們喜歡叫上我,騎馬在春天 跑來跑去,把一些想法丟在小河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