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中國網絡文學飛躍發展,煥發著勃勃生機。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自2015年啟動以來,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遴選優秀作品,展示網絡文學創作實績,弘揚正能量,推動網絡文學攀登高峰。經過兩年來的探索和檢驗,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先后遴選104部作品上榜,評選程序逐漸完善,評選范圍不斷擴大,社會效益逐步凸顯。上榜作品中的大多數,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和讀者的選擇,表現出過硬的文質和較高的品位。
《男兒行》《云胡不喜》《雪中悍刀行》等10部作品入選已完結作品榜,《亂世宏圖》《血歌行》《一寸山河》等10部作品入選未完結作品榜……[詳細]
網絡文學應該反映波詭云譎的時代風云,應該反映曲折離奇的中國故事,應該反映紛繁復雜的人間生活……[詳細]
優秀的網絡小說不能停留在套路的復制之中,“影響的焦慮”總是促使那些不甘平庸的作者尋找創新和突破……[詳細]
在寫作時,我經常會捫心自問:“我在寫什么?”“我在寫給誰看?”“我除了用文字謀生之外,到底想表達什么?”“我的長輩能否以我所做的事情為榮?”“我的后人會不會因為讀了我寫的東西而感到羞恥?” 中國文學自古以來講究文以載道。暫時拋卻善惡不談,即便是單純地追求面向大眾,通俗易懂。我也經常自問,我是否能在讓讀者感到愉快的同時,多少也體會到一些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東西?比如人生的意義,比如文明的傳承和演進,比如人類的自我完善與救贖,比如我們該如何對待親友、鄰居、同族乃至同類……[詳細]
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網絡文學領域確實涌現出許多迎合碎片化閱讀的網文寫作規則。我覺得,這些都沒有錯,網文的內容可以符合碎片化規律,不過在作品的質量、立意上,還可以不純粹迎合,應保持較高的故事質量,保持創作者的個人特色,從而提升網絡文學整體的精品比例。IP改編時代的到來,對網絡文學的精品化發展也是一個重大的契機。IP版權的出售,不完全看字數,更看重人氣和質量,可能將我們這些網絡文學創作者們,從相對繁重的更新壓力中解放出來。在創作上的“降速、減量、提質”,也成了可能。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網絡文學精品被改編為高質量的影視劇,讓我們這些網文作者,也成為繁榮中國文化市場的一員……[詳細]
網絡作家要做的是把一個個健康的、美麗的故事完整地展現給每一個讀者,讓他們在享受故事之余,能對我們現在的世界多一份期許,多一些希望,也多一份來自精神的享受。誰都不能否認網絡文學也是一種文化,而多元文化正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瑰麗的地方,也是我們的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的原因所在。正因為多元,才能滿足人們多變的文化需求,有喜歡陽春白雪的,自然就有喜歡下里巴人的,在文化面前,沒有高低之分,也不應該有標簽歧視。而我以我的職業為榮,并希望它能繼續發展,最后變得蓬勃起來……[詳細]
網絡文學的虛幻世界對于我們來說,提供了一個在虛幻世界中遇到現實問題時做出不同的選擇、體驗多種可能性的機會。這些訴諸筆端的想象,并不僅僅是荒誕的快餐文化,是從當下進入虛幻,又從虛幻重返當下的一個動態的過程,每一次創作和閱讀,都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現實。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個多元選擇、眾聲喧嘩的輿論環境,大家都有各種各樣的見解和選擇,也由此會產生很多矛盾和紛爭,正是通過寫作和閱讀,通過故事的皮相、情感的內核,探討、體悟、溝通我們的情感,讓不同群體、角色、立場的人都能夠相互理解,讓這個社會更加和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