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黃蓓佳:我把孩子當上帝一樣尊敬
在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中,黃蓓佳是非常優秀且極具創作特色的一位,她用簡簡單單一支筆,在孩子們眼前打開一個新世界,鋪陳出一個個人生,用閱讀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
彭冬兒:兒童文學需要平靜的心
彭冬兒,90后,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卡耐基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著有《發光體:讓世界看見你》、“沃頓女孩小時候”系列《小個子“俠女”》《“小迷糊”大隊長》和《“小名人”的煩惱》。
2021-04-08
-
懷念 | 早春,問候
春天來了,了無生機的吊蘭閃出新芽,你說:“這是個好兆頭。
-
詩人圣野:心存百分百童心,百歲生日快樂!
按照“虛歲”說法,2月16日是圣野先生的百歲生日。
-
埃莉諾·弗朗西斯·拉鐵摩爾的中國童書
大衛·拉鐵摩爾與夫人瑪格麗特(Marguerite Barnes,1873-1952)育有五個子女,分別是長女凱瑟琳(Katharine Todd Lattimore,1899-1994),長子歐文(Owen Lattimore,1900-1989),次女瑪麗·伊莎貝拉·拉鐵摩爾(Mary Isabel Lattimore,1902-1972),三女埃莉諾·弗朗西斯·拉鐵摩爾(Eleanor Frances Lattimore,1904-1986),以及次子里奇蒙·拉鐵摩爾(Richmond Lattimore,1906-1984)。
-
劉海棲:用經典照耀自己
我的閱讀不算系統,寫作也是半路出家。
-
李丹莉:我與科學童話定下了情
李丹莉,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現就職于新疆文聯。
-
儲成劍:放下身段,真正走進少年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
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省作家協會和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第二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頒布了獲獎名單。
-
薛衛民:用文學的光,讓孩子看得更遠
教鶴然:您的兒歌作品《24節氣兒歌》榮獲“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金獎,從形式和內容上來說,這次的獲獎作品有什么特殊之處呢? 薛衛民:用淺顯易懂的文學樣式,寫一個既宏大又復雜的題材,大概是它的最大特點。
關鍵詞:  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24節氣兒歌》薛衛民2021-01-15
-
陳夢敏:讓孩子通過文學找到情感出口
教鶴然:您的中篇小說《假裝被風兒吹走了》榮獲“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金獎,請問您這部作品的創作初衷是什么呢? 陳夢敏:《假裝被風兒吹走了》是一部現實題材的中篇小說,創作的初衷是想嘗試一種個人創作風格的轉變。
關鍵詞:  陳夢敏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假裝被風兒吹走了》2021-01-15
-
典婆婆:畫下歇后語,留住民間智慧
前不久,一組畫風清奇、腦洞大開的歇后語水墨漫畫在網上走紅。
-
90后作家王璐琪:以夢為馬,捉筆為刀
王璐琪,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等獎項獲得者。
-
他的世界純粹單純得讓人驚嘆
圣野 唐池子 采訪人:唐池子(青年作家)受訪人:圣野(98歲兒童文學作家、詩人) 在上海蘇州河畔,武寧路橋下,一間朝南灑滿陽光房間的窗臺邊,一張壓著透明玻璃板的柚木桌旁,永遠坐著一個埋頭創作的“詩爺爺”。
-
從作家、畫家到圖畫書創作者
2020年7月17日下午,正在劍橋大學訪學的浙江師范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趙霞與曾獲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圖畫書時代獎金獎、南怡島國際兒童插畫獎等國內外獎項的英籍華裔知名插畫家郁蓉女士,就圖畫書藝術與創作的相關話題展開對談。
-
楊嘯:內蒙古兒童文學的領頭雁
楊嘯獲得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9月16日晚,我們看了內蒙古電視臺播報的“內蒙古老作家藝術家口述史記錄工程”專題片《愛在內蒙古》。
-
走回那丟失了的真正的天堂
瑞典繪本作家艾爾莎·貝斯蔻(ElsaBeskow1874-1953)編織的故事滋養了幾代瑞典兒童,至今依然暢銷。
-
小武:短小精悍的故事更有利于我想要傳達的訊息
小武,獨立插畫師、繪本作者,出生于南京,幼兒園時就喜歡畫畫,床頭常放著的書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
-
熊亮:重新寫一首中國詩歌
熊亮簡介:熊亮,廣受認可和歡迎的中國原創繪本作家,2017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得主,曾入圍2018年度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
-
楊嘯:畢生獻給兒童文學
楊嘯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40多年交往當中,我們從他的人品與文品當中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
關鍵詞:  楊嘯2020-09-25
-
商曉娜:能夠激發他們去想象,去愛這個世界,就夠了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