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華:從青年文學的“破圈”談起
一 談起青年文學的“破圈”,首先要厘清一個概念,即目前人們所說的青年文學,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界定的。
關鍵詞:  破圈2021-11-15
-
長詩寫作,期待新的突破
進入新時代,詩歌創作需要在經驗、視野、表達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與發展。
關鍵詞:  長詩2021-11-15
-
重塑文學原理 構建當代文學話語體系
中外文學概論、文學理論著述可謂汗牛充棟。
-
文學批評應該如何“說真話”
文學批評要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首先須建立在講真話的基礎之上,這是文學批評的初心。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1-11-10
-
還談“深入生活”,過時了嗎
對中國當代作家來說,深入生活也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關鍵詞:  深入生活2021-11-10
-
“新筆記體批評”:“中式評論”的想象與建構
一 21世紀初年的中國文學批評何其繁盛,然而很多作家與讀者并不買賬。
關鍵詞:  筆記體批評2021-11-08
-
何言宏:批評文化的轉型與重建
一、世界與文學的“或然時代” 近幾年來,人們經常會用“變局”這樣的說法來形容我們的時代,會用“不 確定性”來指稱我們所置身的外部世界。
關鍵詞:  批評文化2021-11-04
-
生態文學:“主題先行”下的書寫困局
“生態文學”是一個合成詞,包括“生態”與“文學”兩個部分。
關鍵詞:  生態文學2021-11-03
-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學批評?
在當下,隨著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從事文學批評,發出自己的批評聲音成為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1-11-03
-
魯迅的文學批評精神與方法
面對文藝界的一些不良現象乃至亂象,最近常常想起魯迅的言論。
-
南帆:現代文學——概念、審美、娛樂
在現代漢語的諸多表述之中,“文學”業已成為自明的概念。
-
孫基林:“敘事”還是“敘述”?
一、從一場爭論說起 多年前,中國敘事學界曾經就“敘事還是敘述”展開過一場并不充分的對話與爭論。
-
陳曉明:建構中國文學的偉大傳統
北宋元祐七年(1092)三月,時任揚州太守的蘇軾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滌的請求,為潮州重新修建的韓愈廟撰寫碑文,文中寫道: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
張檸:細節是自由對必然的偏離
20世紀以來,作為敘事文學的基本要素的“情節”概念,不斷地遭到質疑和貶損,“細節”成了敘事文學的新寵。
關鍵詞:  張檸2021-10-29
-
省域文學的青年想象和新陳代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同文化空間得以敞開,人口流動日常化,地域文化對于文學空間的建構能力不斷削弱,對基于行政區劃的省域文學空間如何成為一個有著共同文學精神和審美可能的共同體,幾乎每個省份都作為一個文化和文學議題被提出來。
關鍵詞:  青年寫作2021-10-27
-
批評的歷史意識——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10月14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作協理論批評委員會聯合主辦,文藝研究雜志社、中國藝術研究院期刊管理處承辦的“批評的歷史意識——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關鍵詞:  文藝批評2021-10-27
-
徐福偉:好小說的標準 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近些年來讀小說,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好的小說究竟有沒有一個總的標準?如果有,那么這個總的標準又是什么?該如何力避學術性炫技類的表述,而用最通俗的話語系統去說明,這是一個困擾我很長時間的難題。
關鍵詞:  小說寫作2021-10-26
-
中文譯著的喜與憂
李娜/繪 近代中國對世界的了解,是從翻譯開始的。
-
曹文軒:至高無上的辯證法
今天,我想講講辯證法——藝術辯證法。
-
現代文化傳統與中國文學的文化自信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文化自信是當下中國思想文化和媒體中最為熱門的兩個關鍵詞,但將二者與現代文化傳統連接在一起進行思考和辨析卻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