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陳峻峰以他生活和深愛著的信陽本土為寫作視角,堅韌執著,辛勤耕耘,思接千載,神游八極,縱橫捭闔,汪洋恣肆,從歷史敘事和文本創新兩個方面,創作出版了系列先秦歷史題材文學作品,洋洋百余萬言,全面展示了中國先秦歷史的波瀾壯闊和先秦精神的絢爛華美,并在其中詳細描述和再現了發生在信陽的宏大歷史事件和人物,以及爛漫鮮活的地域人文和風情,給現實以借鑒和思考,給未來以昭示和激勵。
祝陳峻峰先秦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研討會圓滿成功!
專題摘要:12月19日,“陳峻峰先秦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文藝報》社、河南省作家協會、信陽市文聯聯合主辦,河南浉河區人民政府、平橋區人民政府、潢川縣人民政府、明港鎮人民政府協辦。
信陽作家陳峻峰歷經多年潛心創作的系列先秦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無論是文學的創新意義還是市場的運作價值,都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實踐和證明。重要的是,陳峻峰堅持以信陽本土文化為參照,探索自己獨有的歷史敘事方式和風格,即不失文學自身的審美品質,又提供給了廣大讀者精神深度的震撼與愉悅,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國歷史文學寫作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這不僅是信陽的欣喜,也是河南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的一個新的重要的收獲。
祝陳峻峰先秦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研討會圓滿成功!
陳峻峰
從信陽出土的文物和挖掘的遺址得知,信陽是地處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帶。文物遺存兼具新石器北方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和南方的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內涵。出土的陶器、石磨盤、石斧、式鏟是北方文化在信陽的展現,有彩繪的陶器和石鐮則是南方文化器物的代表,共同反映出上古時期信陽農業文明的先進程度從公元前23世紀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國經歷了帶有國家性質的奴隸制王朝,即夏、商、周三代。夏代,信陽屬夏王朝南邊的邊境地帶,商代,信陽屬于靠近商王朝中心地帶的轄區,周代時,信陽被周武王周初分封建國的屬地,先后分封了申國、蓼國、蔣國、黃國、息國、弦國、江國、賴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爭霸,逐鹿中原,從公元前688年到公元前538年,分封在信陽的諸侯王國先后被楚國所滅,信陽全境為楚國所轄,成為楚國進軍中原的前沿。春秋、戰國時期,信陽進入政治、經濟、文化繁榮時期,信陽這塊廣闊富饒的土地上,發生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
浉河、平橋區——
申侯助平王東遷,開啟春秋時代
據《史記》載,周武王時,炎帝的一支后裔姜姓受封申國,早期在陜西眉縣,周宣王時遷至南陽,稱西申;后遷至信陽,稱東申。浉河區即簡稱“申城”。事實上信陽申國轄浉河、平橋兩區,國都建在謝城,在今平橋區長臺關。 更多>>
和陳峻峰先生只見過一次,很多朋友一起吃飯,他是夠幽默的,有著超出他那個年齡的血性和活力。
隨著《尋根問祖——華夏文明起源的詩意遙想》一書近日在全國出版上市,河南作家陳峻峰(平子1954)經過多年積累和精心創作的“先秦三部曲”全部完成。
峻峰兄要我為他的這本新書寫一點兒文字,我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下來。寫點兒文字有什么難的,尤其是像我這樣當了近三十年文學編輯的人來說,“寫點兒文字”實在是“手拿把掐”的事兒。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風云激蕩的時代,七雄爭霸在王室衰微之時,百家爭鳴于社會劇變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