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一生風景和一扇窗戶(焦加)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1月29日11:0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焦加

      本書其實沒有寫多少自我,卻與作者平淡一生的各個時期密切相關。如果不是從大山深處來到都市,如果沒有學過哲學,沒有做過副刊編輯、報紙評論員,沒有編輯和寫作過雜文,總之,如果沒有從那時到現在的讀書寫作,就不會有這本書,有也不會是這個樣子。所以,書中雖然沒有寫自我,從中卻可以看到自我。

      人之所以會有不一樣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緣于不同的閱歷,包括讀過不同的書。學過哲學卻沒有從事學術工作,注定了我一生的走向。讀書如此,寫作亦然,特別是從職業中解脫,可以隨自己的愛好寫點東西后,就希望能寫出自己喜歡讀的那種書。這當然是追求,所謂“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做到多少另當別論。

      無論是編副刊、編專欄,還是寫雜文,直到近年來寫作系列文史隨筆,共同的一點就是不想空說,而力求用事實、形象和文史知識說話。用文史知識說話,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掉書袋”就被視為一個弊端。但以此為忌,或許適用于某些文學性較強、創新含量較高,虛構以及標新立異、獨樹一幟的作品,要么高不可及,要么是體裁本身的要求,或者不過是奇思異想乃至怪誕而已。對于那些只求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前進的讀書人而言,則吸收前人的思想、引證前人的言論、引用前人的資料,不僅難以避免,而且是一種老實的態度,分清哪些是前人的,哪些是自己的,以免掠人之美;同時,又可避免自說自話,使自己的思想見解獲得豐富有力的佐證,有利于自圓其說,并增強雄辯力;此外如上所述,還顯得生動形象、知識性較強。至于本書,如果有人愿意看作讀書隨筆,也未嘗不可。

      這是一本讀書人也許會感興趣的書,即便書中的許多故事,也須是讀書人方能讀出味來。這就夠了,借用路遙《人生》中的說法:天下讀書的,一茬人呢。對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未必有多少時間和條件去涉獵許多書,倘若能從一本書中窺見較多的書,那么,即便是些只鱗片爪、吉光片羽,也應有些助益;倘若興猶未盡,就可以找原書來讀。筆者年輕時希望見到這樣的書,有同樣興趣的讀者,或許也可以接受這樣的書。

      (《我眼中的風景》 焦加 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