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越戰場變成鬼子兵》《抗日雄風中的妖孽》《我在夢里連撕一個旅團》……在當今網絡上,諸如此類軍事題材小說與日俱增,且閱讀此類小說的讀者也越來越多。
應當說,網絡軍事小說日益趨熱,對網絡建設發展,對中華讀書活動,能產生“正能量”,原本是一件大好事,無可厚非。然而,在眾多的網絡軍事小說,特別是抗日戰爭題材小說中,也有“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者,被人們稱之為“抗戰神小說”。它們信奉“娛樂至上”,披著抗日的旗號,兜售暴力色情,甚至強奸歷史。諸如二戰末期才發明的核武器出現在1940年的中國抗日戰場上;抗日游擊隊突然擁有神秘武器,或戰士擁有神奇的藥水,可大量殲滅日軍……這些雷人的小說、雷人的情節,不僅遠遠脫離了軍事科幻的本質,還扭曲歷史嚴肅性,褻瀆藝術審美性,直接誤導讀者,尤其是誤導青少年讀者。
毋庸諱言,“抗戰神小說”不應在網絡軍事小說上占有一席之地。因為讓“抗戰神小說”在網絡軍事小說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結果必將是:對網絡建設發展,對中華讀書活動會產生“負能量”。所以,為使日益趨熱的網絡軍事小說,對網絡建設發展,對中華讀書活動發揮積極作用,有關方面應該出手凈化網絡軍事小說了。否則,“抗戰神小說”污染網絡軍事小說事小,滯緩網絡建設發展進程,窒息中華讀書活動,那就事大了。顯然,為了有效凈化網絡軍事小說,有關方面不妨借鑒廣電部門治理“抗戰神劇”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與網絡監管工作相適應的治理辦法。
當然,“抗戰神小說”在網絡上的活躍,與一些網絡寫手過度追名逐利有關,但不能簡單地歸咎于網絡寫手。事實上,“抗戰神小說”在網絡上的活躍,某些網站更難辭其咎。如:某些網站為了聚攏人氣,達到一些商業目的,對“抗戰神小說”有力推廣;某些網站非但不給“抗戰神小說”設置障礙,反而為它們敞開方便之門,甚至拿“點擊率越高,收獲越多”的規矩來引誘網絡寫手胡編亂造此類小說……因此,想有效凈化網絡軍事小說,有關方面不光要凈化網絡寫手的“手”,而且首先要凈化網站經營管理者的“腦”。
都梁的《亮劍》、王樹增的《抗日戰爭》、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等軍事小說,都是紙質軍事小說的精品,其成功經驗值得網絡寫手、網絡編輯及網管人員舉一反三地“拿來”。如果網絡寫手都能像都梁等紙質文學作家那樣,以嚴肅的態度創作軍事小說,如果網站編輯都能像《亮劍》等小說的紙質文學編輯那樣,以嚴謹的方式為每部軍事小說把好關,如果網站管理人員都能像《亮劍》等小說的出版單位那樣,以嚴格的標準助每部軍事小說求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那么,網絡軍事小說的潔凈無污就為期不遠了。
浙江省湖州市孫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