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尋找熱戰與冷戰的原點(丁曉平)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0月23日09:09 來源:中國作家網 丁曉平

      我們今天該如何紀念70年前的那場戰爭?如果我們的思維方法依然還是躊躇于復述戰場和重述犧牲,或者徘徊于國共兩黨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貢獻大小的爭議,我們的文藝作品和歷史研究依然僅僅停留在還原戰爭細節情節和揭示戰爭的殘酷血腥,那么我們還缺乏大國眼光、缺失世界胸懷,我們還沒有真正理解那場戰爭,還沒有真正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不能理解二戰,我們就無法深刻理解冷戰以來的當今國際政治格局大勢和世界軍事變革轉型脈絡。

      如何才能理解二戰?怎么才能理解二戰?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政治的一種手段。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我把創作的觸角離開二戰的戰場,把眼光投向二戰的“另一半”——戰爭的上層建筑,即大國的政治博弈,投向改變二戰歷史和世界格局的大國巨頭會議,試圖還原“流血的政治”與“不流血的戰爭”軌跡,解讀二戰臺前幕后不可思議的大國戰略較量,揭開被遮蔽、被篡改、被誤讀的不可忽略的政治秘史。從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到雅爾塔會議,再到波茨坦會議,領導世界的“巨頭”在談判桌上唇槍舌劍,斗智斗勇,同時創造新的國家,決定世界的新秩序和新未來;他們一起參加宴會,一起聽音樂,懷揣各自的算盤,本想制造和平,卻令人匪夷所思地在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中,沒能阻止另一場戰爭——“冷戰”的爆發,上演了世界現代史發展的悲喜劇。我要寫的正是從二戰結束到冷戰發軔的原點,要從歷史中為現實的迷惑找到真相和答案。

      “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之所以要寫《1945·大國博弈》這部作品,更直接的原因還是中日關于釣魚島之爭。日本右翼勢力至今依然一意孤行,逆歷史潮流而動,否定歷史、歪曲歷史,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詆毀慰安婦,大力推行修改安保法等惡行和鬧劇不斷上演。“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恒。”70年來,關于二戰的研究,海外的著作汗牛充棟。在中國,同樣也是從戰爭進行時就已經開始。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歷史研究還是文藝創作,我們所取得的成績與中國在二戰中所付出的慘重犧牲和作出的巨大貢獻是極其不相稱的。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作為同盟國的四強之一,我們必須要牢牢掌握二戰史書寫的中國話語權。

      歷史寫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吸取人類歷史的智慧,化間接經驗為直接經驗,以大歷史的深度和大戰略的高度切入歷史的細節,盤點得失,還原歷史,照亮現實。在寫作中,我努力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吸收世界二戰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掌握大量親歷者的回憶錄和美、俄、英等國有關波茨坦會議第一手史料的基礎上,力圖還原真實的歷史,為讀者塑造大國首腦們的個性、理想、偏見和為本國利益所做的努力,同時把中國的抗戰史、中美關系、中蘇關系以及國共兩黨關系素描式地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史,目的是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當代世界形成和世界新秩序發展的歷程,引導人們懂得20世紀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告訴讀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是怎么回事。因為懂得這場已經遠離我們70年的戰爭背后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政治較量,也就懂得了今天的中國與世界大國如何架構和發展未來的關系,從而掌握大國崛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奧秘。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