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為什么總不是村上春樹?(孫立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0月09日10:10 來源:新聞晨報 孫立梅

      自從2006年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之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已經連續幾年成為諾獎的熱門候選人。2012年,村上首次高居各大博彩公司賠率榜榜首,然而當年的諾獎頒給了排名第二的中國作家莫言,中國讀者實在是太興奮了,顧不上管村上家的事兒。2013年,考慮到區域輪替的因素,村上的落榜也沒有引起太強烈的反應。直到去年,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獲諾獎的消息傳來,中國讀者中傳出跟日本出版界一樣的為村上鳴不平的聲音,甚至有人戲稱“村上春樹:史上最悲催陪跑者”。但這種呼聲總會被時間磨損,昨晚,村上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連唏噓的聲音都少了許多。

      某些基于熱情而非理性的喧嘩少一點,其實是好事,至少可以騰出一些空間讓我們思考:為什么就不能是村上?

      在著名的《挪威的森林》后記中,村上春樹這么寫到:“這部小說具有極重要的私人性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是自傳性質的小說,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溫柔》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對我來說是私人性質的小說——在與此相同的意義上,這部作品也屬于私人性質的小說。這大概是某種感情的問題。如同我這個人或被喜愛或不被喜愛一樣,這部小說我想也可能或受歡迎或不受歡迎。作為我,只是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超越我本人的質而存續下去。”《挪威的森林》出版于1987年,直到2013年出版《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該書2014年推出英文版,日本出版界認為這大大提高了村上獲諾獎青睞的幾率,結果事與愿違),“私人性質”依然鮮明地存在于村上春樹的所有作品當中。

      但村上春樹三十多年來的寫作,并未如他所寄望的那樣超越本人的“質”,恰恰相反,村上作品中的每個主人公,都是不同角度的他自己。《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早期最為重要的寫實小說,字里行間充滿屬于青春期的迷惘、孤獨、軟弱、友情與愛情之間的曖昧不清、試圖與全世界為敵但拳腳總是找不好落點的無助,為村上春樹贏得大批忠實讀者。但也有讀者讀完《挪威的森林》后感到郁悶得要死,“恨不能抓著男主角問一句‘你究竟想怎樣,給我痛快點!’”。就這點來說,村上本人的預期是精準的,看過村上作品的讀者很容易產生兩極分化:一旦“喜愛”了,就會非常喜愛,一直喜愛下去;但如果“不喜愛”,再看幾遍也都無感。而喜歡村上春樹的讀者,在“質”上其實是差不多的。正因為你是那樣的人,所以你才會喜歡那樣的文字,那樣的角色,那樣的作家。這正是“私人性質”寫作的迷人之處,但與此同時,這也很可能造成了村上春樹與諾獎之間的最大障礙。

      在寫《挪威的森林》時,村上春樹還很年輕,小說中的渡邊、直子、綠子都是年輕男女,他的寫作也是很青春期的。但是到了2009年的《1Q84》,男女主人公天吾和青豆是小學時代已經彼此產生愛意、之后一直在塵世中尋找對方的情侶。到了2013年《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多崎作因為高中時代被四個朋友莫名地斷交,直到成年后依然無法擺脫強烈的失落感和孤獨絕望,于是在女友的鼓勵下決定尋找真相……他的寫作技巧在進步,故事情節更復雜,在《1Q84》中更顯示出了卓越的想象力和駕馭長篇的能力,但他的作品主題依然關乎私人(他和他的同類人)、關乎“致青春”;我們從村上作品中看到的主人公形象,依然是一個外表波瀾不驚、內心波濤洶涌的“彼得潘”式的男子——他從來沒長大過,也因此沒世故過。他們是如此糾結和敏感,別人眼中的不值一提對他們來說,很可能就是一次摧枯拉朽。

      今年的9月21日是古龍去世30周年,很多網站都做了追憶專題。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金庸在14部小說中塑造了上百個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人物形象;而古龍其實只塑造了一種形象——那就是他理想中的自己,無論楚留香、李尋歡還是陸小鳳,都是古龍理想的化身。村上春樹,是另外一種模式的古龍。說村上“私人性質”的寫作缺乏深度,缺乏對現實的關照,這當然是不爭的事實。但諾獎歷年來的獲獎者,以及諾獎“理想主義傾向”的審美標準,都是更偏金庸那款的。去年的諾獎得主莫迪亞諾捕捉二戰法國被占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被諾獎評委認為“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今年獲獎的白俄羅斯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被認為“豐富多元的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樹立了豐碑”——這種寬闊而悲壯的寫作風格,確實不是村上的“質”。

      但,“私人”有“私人”的美好,就像古龍的讀者群不亞于金庸,而以村上春樹的暢銷程度,早已不需要諾獎的加持了。按照村上早前跟譯者林少華私人會面時的表示,“獲獎不獲獎,對于我實在太次要了”。那么感慨村上的不獲獎,就更加沒有必要了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