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讀書是豐美的旅程(李小坪)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4月27日10:28 來源:人民日報 李小坪

      一

      祖父是個讀書人,教過書,進過正兒八經的單位,后來因種種原因被迫回了家。在后來幾十年的光陰里,祖父一直悲傷抑郁地活著。父親只勉強讀完了小學,這是祖父最大的心結,也成了父親的心結。當我們長起來,父親是希望我們好好讀書的。上學時,每次放假回家,他便會帶我上新華書店逛。那時候對書本的喜歡,是純天然的,沒有引導,沒有目標,就是感覺進了一個新奇的世界。當時父親工資只有幾十元,但他舍得花掉四分之一的錢給我買書看。

      那時候,《格林童話》和《天方夜譚》是孩子們最喜歡也最奢侈的擁有。當滿村的孩子爬樹掏鳥窩,下河摸魚兒,到處追雞趕鴨的時候,我一個人貓在角落里啃著那些書本樂不可支。

      那時候,分享是一個奇怪的詞語,你把你認為很有趣兒的故事和事物講給他們聽時,可能只收獲到很少的一部分友善,更多的是冷落與孤獨。

      后來偶爾想起這些童年的影像,父親與書本給予我的記憶,真像是一個童話。

      二

      很小的時候,我就暗下決心,此生做不了教師就當一個作家吧。好像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職業。十年前在城里打工,我常害怕下崗,又不甘心去當一個售貨員,或者是一個超市的收銀員。主要的原因,一是我數學打小就不好,計算能力遠不及街邊賣小菜的老婆婆。二是站在那里一個一個地收錢,對我而言也是很難為情的事。那干點什么好呢?突然有一天,靈機一動,就寫文章吧。因為寫文章可能會有稿費。也許,這可以讓我避免成為超市售貨員和收銀員的風險。看看,我寫作的動機居然不是為了尋求精神上的清水洗心,而僅僅是為了吃飯。很長一段時間內,別人恭維我是個作家,我就從內心感覺到羞怯。

      寫作的另一面肯定是閱讀。買不起書的時候,我就在網上搜索作家們的經典,偷偷用打印機打印,一本本裝訂成冊,沒事的時候就躲在辦公室的角落里讀得津津有味。從童年到成年,閱讀已隔了萬水千山。拿起書本,居然很快就有了甘之如飴的快樂。我想,有些東西是生命之間的契約。

      后來,經濟條件好一些了,稿費可以供養我想要買的任何書籍的時候,我家那飽滿的書柜里,始終存有十多年前用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經典“書”。它們無時不在提醒著我,從困頓的日子里出發的一絲亮光,以后應該時時帶著上路。

      三

      閱讀的過程中,除了經典書籍本身對自我的影響,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好處,那就是學會了休止。我所理解的休止就是懂得愛惜文字。閱讀的世界越廣闊,這種感覺就會越強烈。

      真正意義上的寫作與碼字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僅僅是為了賺得稿費,碼字倒真是一件信馬由韁的好事,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根本不需要停頓,根本不需要作長時間的抉擇,編輯看好的選題,你盡管依葫蘆畫瓢就是。但是,寫作不是這樣的。寫作的過程,投入了自我的尊嚴與良知,還有溫暖與愛。說到底,寫作其實是個體力活兒,相當于一場盛大的約會,真正的寫作是嘔心瀝血的。只有真正愛過它的人,才會懂得什么叫珍惜它。所以有一天,我突然不敢貿然提筆了,我怕寫壞了筆頭。閱讀已經讓我有了一種全新意義上的成長,并超出了我當初所理解的閱讀。

      我一直記得當我洋洋得意地將自己的一篇文章傳給一位作家朋友看時,他發過來一句:多讀書吧。那一刻,我面紅耳赤。

      走夜路的時候,路上好心人的一聲咳嗽,也是溫暖的壯膽。

      四

      寫字十年,讀了幾本或厚或薄的書,再也不敢洋洋自得。寫作也給我帶來了生活上的改變。那就是我開始擁有了精神上的真正獨立。它讓我一步步長成了自己真正的樣子。哪怕后來,生活再一次急轉直下,我成為了單親母親,帶著孩子在城市里左奔右突,閱讀與寫作依然是支撐我勇敢面對生活的最有力武器。它讓我內心堅定而又清醒,知道了活著的意義。

      如果生命有八十年,我將還可以讀上四十多年的書,想到這些,竟然連頭發梢都是快樂。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