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傳統歷史小說、新歷史小說與網絡歷史架空小說之比較(嚴迎春)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4月08日09:33 來源:中國作家網 嚴迎春

      網絡歷史架空小說是網絡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讀者眾多。網絡歷史架空小說與傳統歷史小說和新歷史小說相比,有什么樣的特點?本文從五個方面——為什么寫、誰來寫、怎么寫、寫什么、寫給誰看,將網絡歷史架空小說與傳統歷史小說、新歷史小說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厘清網絡歷史架空小說的一些基本特點。

      第一點:為什么寫,也即寫作目的。傳統歷史小說作家以姚雪垠、凌力、二月河、唐浩明等為代表,寫作目的大體上并沒有超出史學家對歷史的看法,要真實地呈現歷史,并在這種呈現中達到以史鑒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的新歷史小說,如蘇童、格非、葉兆言等則深受哲學家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和新歷史主義觀點影響,寫作目的本身就是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對理解真實歷史的影響,突出歷史虛無和非理性的一面。網絡歷史架空小說中,作者寫作目的本身就強調娛樂性和消費性,書中主人公經常穿越而來,帶著現代的思想和裝備回到古代,戲說和白日夢性質不言而喻。作者寫作時消費性也極強,往往迎合某一特定人群的喜好,對歷史的態度頗為隨意。

      第二點:誰來寫,即作家的身份、對歷史的態度、作家主體的歷史觀。傳統歷史小說的作者通常都是文化人,有一定的史學背景,在歷史研究方面掌握大量的知識,比如唐浩明、凌力。新歷史主義小說創作以專業作家為多,純中文系畢業的也不少,比如格非和葉兆言。而網絡歷史小說,尤其是架空歷史小說的很多作者都是理工男,據統計,中文系畢業的基本沒有,原因是架空歷史小說中的主人公,常要懷一些理工男才有的絕技,如制鹽、育種、造武器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網絡歷史小說的主人公經常和作者在年齡、職業各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某種程度上是作者的理想代入。在對待歷史的態度上,傳統歷史小說作家對歷史畢恭畢敬,新歷史主義作家認為可跟歷史平起平坐,而網絡歷史小說作家對待歷史的態度基本上是一種消費的態度,歷史能為我所用,歷史就成為作者筆下的道具。在歷史觀上,傳統歷史作家大多持唯物主義歷史觀、英雄主義歷史觀、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觀等等,而新歷史主義小說作家大多持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網絡架空歷史小說里,作者常持技術決定論的觀點,穿越回去的現代普通人人見人愛關鍵是要身懷絕技,通過技術的領先優勢來征服歷史。

      第三點:怎么寫,怎么寫主要是藝術表達的問題。傳統歷史小說始終遵循的原則就是現實主義和塑造典型,要真實客觀、集中概括最好再人性化一點地表現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語言以經典白話文為主。而新歷史主義小說著重于歷史視角的轉換,從宮廷、英雄和知識分子轉移到普通人,在寫作中特別強調個體經驗的抒發和表達,語言帶有鮮明個人色彩,有時晦澀。而架空歷史小說則是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狂歡主義,借鑒了很多科幻小說、玄怪小說的元素,想象力非常豐富,語言表達上口語化和擬古化相結合,比較隨心所欲,將“歷史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發揮到極致。

      第四點:寫什么。傳統歷史小說寫一個完整的朝代興衰,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人物權力斗爭的過程。新歷史主義小說經常寫的是片段化歷史,寫歷史夾縫中的小人物,個人對歷史的獨特感受。網絡歷史小說則經常寫小人物如何創造歷史、改變歷史,這種創造和改變“爽點”很多,比如主角遇鬼弒鬼,見佛殺佛,輕輕松松,一路升級。同時也寫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作者經常濃墨重彩寫炊餅、燴面,把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純文學領域已經發展得登峰造極的新寫實寫法融入了網絡文學。

      第五點,寫給誰看,也即受眾的問題。傳統歷史小說的受眾往往是對歷史感興趣或者具有一定知識的讀者,新歷史小說受眾則較為狹窄,局限于文人或者專業的文學讀者,而網絡架空歷史小說的讀者則以年輕人居多。作者潛意識中想象的讀者往往會局限作者的表達,新歷史小說和網絡歷史小說在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新歷史小說語言的晦澀難懂,反其道而行之的網絡架空歷史小說的直白淺顯,隨心所欲,其實都是這種局限性的體現。

      錢鍾書曾說,亦步亦趨是模仿,反其道而行之也是模仿。我做以上梳理的目的旨在表明,其實今天的架空歷史小說表面看來似橫空出世,但它的發展歷程與歷史小說本身的發展是內在統一的,作者主體性的加強、視角的民間位移、小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歷史的對象化、不確定性,這些方面架空歷史小說與新歷史小說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只是走得更為極端和平民化而已。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