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發布了一份由中國6億多網民歷時一年“投票”選出的2014年搜索榜單。在“十大熱搜詞語”中,4篇網絡小說的書名位列其中,即天蠶土豆的《大主宰》、辰東的《完美世界》、我吃西紅柿的《莽荒紀》、唐家三少的《絕世唐門》。網絡搜索榜單的變化,不僅折射出十余年來網絡文學的狂飆突進,也充分說明網絡文學已經成為當下文化產業的“版權金礦”。
據悉,國內目前有44.4%網民閱讀網絡文學,存在2.74億網絡文學用戶,2014年網絡文學作家年收入分別為:唐家三少5000萬、辰東2800萬、天蠶土豆2550萬。正是因為網絡文學的用戶群的龐大和作家年收入的可觀性,刺激著互聯網巨頭將手伸向網絡文學領域搶占“版權時代”制高點。無論是2013年百度以 1.915億收購縱橫中文網,還是2014年的騰訊接入起點中文網、即將收購盛大文學,都可以看出互聯網巨頭對網絡文學這塊香饃饃的垂涎欲滴。
市場風云:從獨大到三分天下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 《2014年第3季度中國網絡文學活躍用戶市場競爭格局》數據顯示,2014年第3季度,網絡文學市場中,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仍然遙遙領先,騰訊旗下的創世中文網、中文在線旗下的17K小說網以及百度文學旗下的縱橫中文網活躍用戶緊隨其后。盛大文學系的6家網站均進入前十名,市場份額近50%,而創世中文網、17K小說網和縱橫中文網僅占30%市場份額。
隨著互聯網巨頭的介入,網絡文學市場已呈現出盛大文學、騰訊文學、百度文學三巨頭爭霸的態勢。盡管盛大文學在中國網絡文學市場的份額已經由鼎盛時期的80%降到50%,但仍然處于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用戶、作者、改編版權是盛大文學的核心價值,這也是盛大文學依然具有50億估值的價值所在,也確保其短期內在網絡文學市場的領先地位不被動搖。騰訊文學與百度文學作為后起之秀,分別通過泛娛樂化運營和全平臺資源的整合一步步取得活躍用戶的地位。三分天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版權的競爭。
回歸主流:凈網行動帶來新契機
2014年上半年,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打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掃黃打非凈網2014”專項行動。這一行動在掃黃打非、凈化互聯網環境的同時,對互聯網公司影響甚大。網絡文學行業逐漸步入主流軌道。
“凈網行動總體上來說是件好事。網絡文學從2010年就開始進入瘋長期,在之后兩年時間內產生大量泡沫,造成不健康、內容低俗的作品大量出現。”中國作家網副主編、文學評論家馬季認為,網站選擇自我凈化也是再三斟酌的考慮,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網文讀者多為青年,在價值取向上需要合理引導;泡沫的取消,事實上反而有利于為網絡文學贏取數量更為龐大的讀者。
評論家歐陽友權認為,網絡文學無論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還是作為文學作品,都應該富含積極健康的精神品質,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莊庸表示,2014年的清理、整頓和“規范化”運動,意味著網絡文學下一步的大勢將是“主流化”,優質內容資源將重新回到文化領導權的主導地位。而在新版權時代,最重要的法則,就是用5%的優質內容資源來領導95%的潮流。
碎片閱讀:大格局和小切口
在百度發布的首部網絡文學白皮書中,移動閱讀端的搜索指數占比已經超過80%。用戶網文消費在往移動端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并還在持續增加;網文讀者主要分布在四線城市,而且主要是在東部沿海省份。
“現在時間完全碎片化了,只有通過超長篇才能把我們的碎片化時間整合起來。”這是馬季通過調研移動用戶得出的結論。“不論是500萬、 700萬、1000萬字的小說,只要有時間我就拿出來看,這樣一整天的所有碎片時間就有效化了。”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檸表示,相對傳統文學,網絡文學呈現出兩個突出特點,一是時間上即興性,即興創作、即興傳播、即興閱讀、即興評價;二是空間上無邊界,傳統文學一部長篇小說100萬字幾乎是上限了,否則印刷和閱讀成本都可能不被接受,而一部網絡長篇小說超過500萬字很正常。
量的增加并不意味著質的提升,莊庸建議,從傳統互聯網生態到移動互聯網新業態的大轉移,既成為下一個最佳商業模式的捕捉軌跡,也成為新媒體管理“進到場中央”的依據和路徑。網絡文學的寫作邏輯需要大格局,但閱讀邏輯需要小切口,這兩大趨勢使“碎片化閱讀”成為二者間的契合點,也正是從作家版權致富到讀者閱讀創富的關鍵。
多樣改編:從版權致富到版權制勝
2014年12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的《關于印發<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對文學網站提出明確要求:“使運營和服務的模式更加成熟,與圖書影視、戲劇表演、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形成多層次、多領域深度融合發展,在網絡內容建設和文藝創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據網絡文學白皮書顯示,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版權價值在快速放大。
“對網絡文學做出最大貢獻的當屬更多改編版權的深度開發,這種改編版權提供了通過更多的媒介展示經典形象的契機。”馬季表示,版權推廣的下一個高地將在改編版權上崛起。與美國大片,日本動漫不同,我國的文化產業開發應當以改編版權為基礎,塑造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向高端產業轉移。
有業內人士稱,網絡文學改編版權的質量依然比不上一些傳統的內容來源,比如西游、三國、金庸系列等。對此,盛大文學副總裁陳明峰表示,“傳統的內容固然好,但取材于傳統內容的游戲廠商非常多,競爭異常激烈。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失敗了。”在他眼里,將網絡小說開發為游戲需要邁過一道坎。除了將故事和世界觀很好地融入游戲和技能外,“游戲廠商需要研究小說本身適合哪種類型的游戲,再去做相應研發,而不是公司擅長什么類型就改編成什么類型的游戲。”
莊庸認為,在全版權戰略中,網絡文學越來越成為一種“展品”,真正的贏利模式來自于產業鏈中的移動閱讀、影視、動漫、手游等表現形式。《意見》中的政策如能在將來落實,整個泛娛樂產業鏈或將產生深刻的嬗變。網絡文學能否走向可持續的繁榮和發展,能否成為下一個時代真正的主流,決定性因素在于版權。從“版權致富”到“版權制勝”,相信新的“版權時代”正在悄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