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山景總須橫側看 晚晴也是艷陽天(厲以寧)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8月04日10:06 來源:光明日報 厲以寧
    《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 厲以寧 著 商務印書館《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 厲以寧 著 商務印書館

      《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一書,初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至今已有10年。初版中收集了我自1983年至2003年這20年內所寫的海外見聞和觀感,一共42篇文章。其實,在1983年至2003年期間,我寫下的海外見聞和觀感遠不止42篇,2003年以后至今,我又增寫了一些文章。這樣,在本書增訂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時,我就把最近這30年所寫的海外見聞和觀感一共110篇,匯編在一起,仍以《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為書名,奉獻給讀者。

      本書的初版中還有三篇與北京大學有關的文章作為附錄,它們是:為紀念北京大學成立90周年而寫的《共同的心愿》,為紀念北京大學成立100周年而寫的《一代新潮接舊潮》,以及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建院而寫的《決不辜負社會對我們的信任》。在這次《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增訂版)》出版之時,我把初版中作為附錄而刊載的與北京大學有關的三篇文章仍然保留下來。北京大學是我的母校,也是我長期工作的單位。我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55年畢業,留校工作至今(2013年)。從1951年算起,到2013年,已經62年了。我的四分之三人生是在北京大學度過的。把這三篇文章保留在本書中,是有紀念意義的。

      我的專業是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史。我在北京大學教了這么多年的書,開設的課程很多,主要是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史。因此,在《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初版于2003年出版之時,有些學生對我說:“想不到讀這本散文集還能學習到不少有關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史的知識,而且不像讀純經濟學書籍和純經濟史書籍時那樣死板,那樣枯燥。”我聽了他們的感想后,只得對他們說:“真是如此嗎?那就謝天謝地了。”我不可能做得那么好。寫散文之類的文章,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貴自知之明。正如我寫詩填詞那樣,我只能說那些都是業余之作,詩以明志,詞以抒情。至于應酬之作、奉命之作,我從來都避而遠之。如果說這本散文集還能給讀者以啟迪,并能在不知不覺之間學到一些經濟學和經濟史知識,首先要感謝廣大讀者,因為他們要有耐心,才會把這本書讀完。

      在這里,我不禁想起了2000年游浙江桐廬子陵臺和2011年3月游湖北秭歸屈原祠所寫的兩首詩詞。

      鷓鴣天

      浙江桐廬子陵臺(2000年)

      雁有歸思水有情,富春江下釣魚亭。山鄉退隱輕功利,著述潛心不為名。

      塵世俗,史書清,一生難得自知明。游人笑議分湖客,怎比前朝嚴子陵。

      詞中,嚴子陵,名光,東漢人,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嚴子陵歸隱于富春江畔。分湖客,指柳亞子。柳亞子,江蘇吳江人,分湖在吳江境內。柳亞子詩《感事呈毛主席》中有“安得南征馳捷報, 分湖便是子陵灘”之句。柳亞子甚至還想得到頤和園,他呈詩毛主席:“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吳江”。因此,我在詞中有“一生難得自知明”的感嘆。

      七絕

      湖北秭歸屈原祠(2011年)

      虛名浮譽終難辭,身后是非誰得知?三閭從無媚世作,先生愧對屈原祠。

      屈原,湖北秭歸人,曾任楚國三閭大夫,后于汨羅投江自盡。秭歸“屈原祠”三字,為郭沫若題寫。郭沫若晚年多媚上之作,遭學術界嘲笑。所以我在詩中用了“先生愧對屈原祠”一句。一個人可以沉默無語,可以擱筆不寫,何必去寫媚上、媚俗、媚世的文章呢?

      收在這本集子中的文章,豈是閑吟風與月?知我者,定能從字里行間了解我的思想,我的愛憎,我的感受,我的期望。時光縱已流逝,但歲月留下的痕跡卻是再也抹不掉的。收在這本集子中的各篇文章,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的一部分。只要對人生有所解悟,任何回憶都不會引起傷感,即使是傷感時光流逝太快。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