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期待文藝批評的理論創新(李自雄)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4月30日09:0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自雄

      文學批評作為整個文化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評判功能,理應在當前的文化建設中起到其應有的積極作用,這也考驗著批評家所肩負的責任與擔當。賴大仁在其新著《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中,圍繞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問題進行了反思與分析,并作出了富于創新意義的理論應答和系統探討。

      這種理論應答和系統探討是建立在對中國當代社會現實及文學批評現狀問題的深刻把握的基礎之上的。那么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中國當代社會現實及文學批評現狀問題,并將文學與文學批評引向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呢?這首先關系到一個思想方法問題,對于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有著清醒的理論自覺。誠如作者在書中自敘心曲所說的,“不管別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抱什么態度,在我自己心目中始終將其放在很高的位置。我覺得這不是迷信和盲從,而是自己經過學習和比較而形成的理性認識,這既關乎信仰也關乎學理。”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思想方法對于文學批評而言,具有“思想源”或“價值源”的意義,他深刻指出,“對于當代文學批評來說,實際上已經不缺少理論資源,也不缺少批評方法的借鑒,如今真正缺乏的是唯物史觀視野的觀照,以及當今時代應有的價值觀念和現實批判精神”。我們進行當代文學批評形態的重構與文學價值觀念的重建,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獲取思想智慧,不僅不能與之相背離,而且要一以貫之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思想方法付諸具體的批評實踐和理論研究,而不是做空頭的理論家。賴大仁既是這樣的理論信仰者、倡導者,也是這樣的理論實踐者。

      通觀《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一書,作者無論是對文學批評與文學價值觀問題的系統探討,還是對新時期以來文學批評變革發展的進程、狀況以及所反映出來的價值觀問題的具體思考;無論是關于當代文化語境與當代文學批評價值觀問題的考察分析,還是關于當代文學批評形態重構與價值觀念重建問題的分析探討,其對問題的認識廣度、把握深度與理解程度,無不顯示出論者令人折服的理論力量。這是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思想方法的熟稔于心與深刻領會是不可能做到的。魯迅曾說:“馬克思主義是最明快的哲學,許多以前認為很糾纏不清的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一看,就明白了。”賴大仁對馬克思主義是真信真學真用,這也使他對問題的理解與思考往往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為錯誤的觀念所迷惑或遮蔽,達到了許多同類研究所未能達到的理論高度。而另一方面,作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思想方法的運用,但并不意味著僵化保守,體現出不斷開拓創新的理論追求。他清楚地認識到“在文學價值觀方面,在當今多元開放的格局中,也理應突出主導性價值觀的重建,尤其是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解吸納與創新拓展。”以此為出發,作者結合當代文學與文學批評的現狀、問題和現實要求,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思想方法在當代的啟示意義,為當代文學批評走出困境和危機注入了新鮮的理論啟迪。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一書的字里行間,我們還能感受到一種直面“現場”的擔當、真誠與勇氣。張煒說:“我們現在需要清晰準確、愛知并重、誠實無欺的當代藝術評論者。”毋庸諱言,現在的文學批評狀況并不令人樂觀,這與批評的“沉淪”直接相關,張煒稱之為現代人的“精明得當”。賴大仁對此沒有回避,更沒有諱飾,表現出了極為稀缺可貴的理論勇氣。在對當代文學批評價值觀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中,他列舉了一些文學創作和理論批評,并不無尖銳地指出,它們表現出來的人性觀、審美觀、社會歷史觀等等,都顯示出驚人的混亂,但“我們的文學批評卻往往對此視而不見或裝聾作啞,有的甚至盲目贊賞推崇,極易造成對文學實踐的誤導”,他呼喚文學批評應有的價值立場與批判精神,強調“對各種錯誤觀念與不良現象進行實事求是和旗幟鮮明的分析批判,自然也是當今弘揚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精神的必然要求之一”。擔當如是,真誠如是,勇氣如是,賴大仁做到了。

      羅曼·羅蘭曾說過: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的確,一個人有學問,并不等于有信仰。顯然,賴大仁并不是這樣的“學問”家,而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者,在《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一書中,他以自身的學術實踐與理論勇氣展現出了他對信仰的那份真誠,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學理開拓,從而也為當代文學批評的健康發展與理論創新提供了某種令人期盼的可能。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