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網絡文學面臨“升級”的大考(馬季)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28日11:19 來源:羊城晚報 馬季

      網絡文學拉開精英化的序幕

      2013年,網絡文學迎來了新的起點。首先,政府部門對網絡文學發展高度重視。本年度中國作協吸收了16位網絡作家入會,第七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共有19位網絡作家代表出席,標志網絡作家正式登堂入室,參與新世紀主流文學話語的建構。6月和11月,中國作協分別和廣東作協、盛大文學起點中文網聯合舉辦了網絡文學作品研討會,總共研討了阿菩、賈志剛、亂異等11位網絡作家的作品。其次,文學網站乘勢而上,展開細部實力“比拼”,并著力于網絡文學長遠布局。由多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共建的網絡文學大學成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應邀擔任名譽校長。2013年12月25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攜手盛大文學創造文學教育新模式,首開國內藝術教育網絡文學專業本科全日制藝術教育。IT精英團隊看好網絡文學領域,網絡文學業內加快整合步伐,呈現結構重組態勢。

      網絡文學的海量作品實現了文學發展的多樣化,網絡中既有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血紅這樣的大眾型作家,也有如江南、貓膩、酒徒、阿越、燕壘生、阿菩等一批致力于將網絡類型文學向精英化方向轉換的作家。后者突出的表征是,兼容娛樂性寫作,進入文化反思階段,形成獨立的文學“品格”和寫作“人格”,網絡文學精英化的序幕或許正在徐徐拉開。

      另一方面,媒體的引導作用也慢慢形成了一股力量,推動網絡文學向精英化方向發展。最近,包括《人民文學》在內的一些傳統文學雜志準備開始嘗試發表網絡小說,這讓網絡作家中有“想法”的作者,看到了通過回歸線下讓作品“留下來”的希望。對于普通作者而言,作為網絡平臺的“豆瓣閱讀”顯然更具親和力,以網絡為依托,以文學性為主導,既實現了在碎片時間里用移動設備閱讀給讀者帶來的方便快捷,也給網絡文學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更重要的是,網絡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使得“豆瓣閱讀”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文學雜志“圈子化”的傾向,這對新人的成長具有實際意義。

      同時,網絡文學自身加快了與主流文化融合的步伐,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從單一的PC端數字內容,轉變成紙質圖書、影視、話劇和漫畫作品,網絡小說成為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以不同的樣式被更多的受眾所接受。文學網站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合作、交流,已成為一種常態。

      粗放型讀寫模式難滿足讀者審美需求

      對商業利益的追逐仍然是網絡文學發展的一個障礙。商業性是網絡文學的本質屬性之一,完全排斥商業性網絡文學就不復存在,但過度追求商業性,則導致網絡文學的商業化,勢必對網絡文學的長遠發展造成傷害。在這一對矛盾體中,相對平衡的發展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對當前網絡文學的商業化傾向,既需要警惕,也需要包容。

      2010年移動互聯網閱讀平臺建立之后,網絡文學的直接收入幾乎每年翻一番,從不足10個億快速躍升至60個億。但業內人士估計,2014年很有可能停止高速增長,甚至只能維持2013年的規模,這一局面對于大舉進入這個領域的資本來說,將是一個很難接受的現實。

      實際上,在此之前,危機已經有所顯露,2012年上半年網絡文學收入的增長率曾經出現過短暫下滑,說明讀者“脫網率”超過“入網率”,但在下半年得到了回升。如果要對這個現象做出判斷的話,首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文學自然增長的紅利正在日漸微薄,也就是說,僅僅依靠現有的粗放型讀寫模式,將難以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提升網絡文學作品的美學品質才是硬道理。在這個意義上,網絡文學近年內將面臨自我“升級”的大考,且難度不小。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