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寫給是之(梁秉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1月16日10:26 來源:北京日報 梁秉堃

      于是之辭世已經(jīng)整整一年了,我卻總覺得依舊是“新喪”。在整個春夏秋冬的日子里幾乎每一天,我都在思念著故人、師長和摯友,他的音容笑貌,行動坐臥,仿佛都是揮之不去的。為了寄托那不盡的哀思,我執(zhí)筆寫下這份遲到的悼詞,或許是對于他和我們都會有些益處。

      往事如云,難舍難分。

      記得,于是之曾經(jīng)回答過詢問:“一個演員最后拼的是什么?”他響亮地說道:“演員拼的是修養(yǎng),而不是技巧。”因為技巧是可以在短時間里掌握的,而修養(yǎng)則是終身都需要努力補充和加強的。眾所周知,于是之作為“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杰出代表,在演出劇院眾多的經(jīng)典劇目中,先后創(chuàng)造出程瘋子、王利發(fā)、老馬、宋爺爺、丁文中、魏勒、澹臺文新,等等,一系列真實可信的、可以入詩入畫的文學形象,又是鮮明的、生動的、具有民族審美意趣的舞臺形象,他的上述關(guān)于演員根基之回答,正是對自己高超的表演功力、巨大的藝術(shù)成就最好的注解和闡述。正如一位知名演員聽到這句話以后,十分折服地說:“于是之將是我一生的精神老師。”

      同樣,在于是之的指導(dǎo)下,我認真讀了雪萊的名劇《欽契》,并認真記下了欽契在去強奸女兒路上的精彩臺詞——“哦,你這沒有一點聲音的空氣,但愿你沒有聽見我現(xiàn)在所想的一切吧!還有你,踩在我腳下的路面,我要踩著你,走到她的閨房里去,你的回聲,可以傳出我鄙視驚訝、睥睨一切的步伐,但是決不要說出我的心意!”對此,于是之講解說:“這就是美的表現(xiàn)。作家寫了一個壞人,非常之壞,但是一點也沒有簡單化。第一,他寫了一個壞人;第二,他寫得讓觀眾愛看。只有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大約才能算作是文學形象。”從此開始,于是之又幫助我制訂每周讀一部經(jīng)典劇本,并且寫下筆記的學習計劃。每年52部,堅持數(shù)年,積累了文學修養(yǎng)的基本功。

      還有一次,我們聊天。于是之說:“一個人的讀書習慣,依我看總是靠熏陶漸染逐步養(yǎng)成的,壓、逼、打、罵都無濟于事。這就需要一個稍微好些的文化環(huán)境。”我問:“你就是這樣的嗎?”他點頭繼續(xù)說:“我所以還喜歡讀書,全靠我幸運地遇到了許多良師益友。有的在學校內(nèi)、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在校外和課堂外,在日常的生活里。”我心里馬上想到,于是之就是我的良師益友。他又繼續(xù)說下去:“讀書沒有一個文化環(huán)境不行。老實說,咱們劇院的文化環(huán)境相當不錯,讀不讀書就看個人毅力了。有兩句古詩很有意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皆黑。’”我想了想,連連點頭。于是之接著突然笑著說:“我覺得讀書是一件最容易的事。你看,只要有一雙眼睛,再加上一本書就算解決問題了。可以不花錢,或者少花錢。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我從小養(yǎng)成了讀書習慣。至于讀什么書,我想還是自主一點兒,自由一點兒更好。”

      如果歸納起來,于是之讀書的道路,大約有這樣幾個特點。一,貧寒的家庭,困苦的生活,不但沒有妨礙讀書,反而更加激勵起強烈的求知欲望;二,不論是上學期間或是輟學、失業(yè)以后,都能想方設(shè)法地繼續(xù)讀書;三,讀書很雜,涉獵很廣,因而知識淵博,基礎(chǔ)厚實;四,學以致用,幾乎都是緊緊地圍繞著自己的專業(yè),即演員的舞臺藝術(shù)事業(yè)來讀書的。

      于是之還不止一次地說:“我尊重有書生氣的、學者化的同行們,在他們面前我自慚形穢;學習之心,油然而生。我最害怕演員的無知,更害怕把無知當作有趣者,演員必須是一個刻苦讀書,并從中得到讀書之樂的人。或者他能是一個雜家。淺薄,而不覺其淺薄,是最可悲的。我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淺薄而自知淺薄的小學生。這樣,便能使我不斷地有些長進。”

      于是之更是不止一次地提醒我,一定要記住曹禺老院長的話——北京人藝首先是一個“文學院”,大家“要盡量吸收一切美好的文化,提高修養(yǎng)”。

      于是之啊,你分明并沒有走,你將永遠活在我們和廣大觀眾的心中!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