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從1998年誕生迄今,由于其借助強大的網絡媒介,網絡文學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特點。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絡文學的重要特征,引領著電子閱讀的風尚。
曾幾何時,網絡文學在中國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俗物,而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和閱讀形式的轉變,網絡文學逐漸成為青年人的主流閱讀內容。而網絡文學大學的成立和中國作家協會網絡分會的籌建,也仿佛昭示著網絡文學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登堂入室。現在回顧網絡文學這些年的發展,或許我們能看清楚網絡文學的未來。
近日,我國首家培養網絡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絡文學大學在京成立。據了解,網絡文學大學是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由中文在線發起成立,聯合多家原創文學網站共建,為全國網絡文學作者提供免費培訓。據介紹,網絡文學大學將提供不同層級的培訓,分為青訓學院、精英學院、創作研究院三個層級,分別針對初涉寫作的新人作者,發表過完本作品的資深作者和發表過多部作品并獲得讀者認可的知名作者進行培訓。目標是每年培訓10萬人次。
同時,北京成立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其著眼點在于將整合首都文學創作資源,尤其是體制外、非京籍的網絡作者,探索網絡文學創作和網絡作家成長的特點和規律,推動文化創作的繁榮和發展。
網絡寫手:你方唱罷我登場
無疑,今天的互聯網絡為上億網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類文學資料信息,與此同時,一種以這種新興媒體為載體、依托、手段,以網民為接受對象,具有不同于傳統文學特點的網絡文學悄然勃興。網絡文學以輕松閱讀為主要方式存在,跟傳統文學相比,更容易為年輕人所接受。
短短十多年時間,網絡文學不斷地壯大與發展,這得益于網絡作家們在不同的文學網站上不斷書寫,每天更新量多達千萬字。對不少未成名的作者而言,更新是第一生產力。而從事的網絡寫作者更是數以萬計。據2012年的網絡作家富豪榜顯示,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20名上榜的網絡作家,在文學網站行情是以1000字1.4分錢起步,但憑借自身的堅持不懈,在短短5年內敲出1.77億元的個人財富。
這新一代網絡作家與此前成名的蔡智恒、慕容雪村、安妮寶貝、寧財神等相比,寫作的領域跨越了穿越、武俠、玄幻、科幻、都市等題材,內容更是五花八門,但都以故事情節取勝。值得關注的是,第一代網絡作家成名之后,寫作方向有了新的轉向,比如慕容雪村成了意見領袖,安妮寶貝轉向了傳統寫作,寧財神轉為電視劇寫作。不過,就文學成就來說,第一代網絡作家是風起云涌的一代,開創了網絡文學的先河,而今天的網絡作家因題材新穎、風格獨特等因素更接近讀者,雖被專家批評為價值觀缺失,卻同樣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因而,網絡作家們在網絡文學中,照樣賺得是滿盆滿缽。
在2008年由中國作協所舉辦的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中,有人說,在2008年,再回頭去看《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才能感受到它的彌足珍貴與歷史意義。網絡文學的興起,也受到了中國作協的關注,比如從2009年至今,魯迅文學院還舉辦了多期網絡作家培訓班,這將會幫網路作家指出一條路,或邀請作家當年明月、唐家三少進入全委會名單,或舉辦網絡文學研討會。
唐家三少曾說:“在很多人看來,網絡文學難登大雅之堂。但我這種小說只是希望讓廣大讀者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有所放松就足夠了。”這或許才是網絡文學的市場所在。
閱讀體驗:持續更新吸眼球
如何評價網絡文學,固然存在著不同意見,比如在傳統作家看來,網絡文學每天都在更新,很難保證文字的質量,因此作者會使用各種策略,迎合讀者。但仔細梳理網絡文學發展的這十多年,不難發現,倘若去除了網絡文學的存在,大多數讀者的閱讀生活會變成一片空白。相對傳統作家而言,新奇、創新的意識在網絡作家中更強烈一些。
唐家三少在網絡上連續86個月不斷更新,作品總字數超過2100萬字,平均每天更新7000字。這樣的更新速度在網絡文學中可謂比比皆是。不過,由此也帶來了網絡作家的生存問題,今年7月,一年更新160萬字,網絡作家“十年雪落”猝死。由于長時間寫作和持久熬夜的原因,造成網絡寫手精神和身體出現問題的情況屢有發生。由此帶來的困惑,也讓網絡作家面臨著更多的壓力。
在今天,網絡文學成為一種閱讀趨勢。可在不同的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討論中,對網絡作家持不樂觀的態度還是占大多數。這兩者之間可以并存,讀者只需根據自己的閱讀愛好、興趣去選擇適合的作品閱讀就是,但由此帶來的對傳統文學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傳統文學在今天的困境實際上是在寫作思維、創意等不足的情況下,不太能夠吸引讀者的原因所致。倘若不缺乏反思,傳統文學式微,是必然的趨勢。
著名文學評論家梁鴻鷹認為,對網絡文學,人們為之如醉如癡、沉迷而不能自拔,是有理由的。美國學者克利福德同樣認為,偉大的文學作品表達了它們自己的時代,卻反映著永恒的真理。這是一個奇怪的悖論。通過這個悖論,在理解我們自身和文本之間的差異和距離的實踐中,我們明白了什么是永恒的動人真理。從文本價值、記錄價值、邊際學術價值和娛樂價值來看待網絡文學的發展,其所展現的豐富內容當得上是時代的反映。
轉戰線下:成名之后即轉型
當越來越多的寫作者介入網絡寫作之后,網絡文學的世界帶來的是一片繁榮。但由于網絡文學可能存在著諸如價值觀缺失,缺乏正能量等因素,網絡文學大學的成立,既著力解決網絡文學的價值觀問題,也有助于讓作家更符合主旋律。成名的網絡作家也先后出版了紙質書,比如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忘記》、孔二狗的《東北往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等書的出版,也引起業界的關注。
網絡作家在成名之后,大多選擇離開了網絡文學,轉向影視圈是網絡作家的首要選擇,比如孔二狗、匪我思存、流瀲紫等的作品在影視圈同樣走紅,選擇傳統出版的成名網絡作家也在逐漸增加,比如有新官場小說第一人之稱的庹政近幾年陸續推出新作品。成名作家的離開,固然是個人文學生涯的轉型,也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不過,網絡文學還是每年有新人出現,從而網絡作家層出不窮,無論從影響力還是作品質量看,均顯得更具活力。
這或許是由于網絡作家的生存壓力過大,持續更新作品的強度增加,從而給網絡作家的身心帶來不同的困擾。網絡文學在當下的火熱狀態,讓網絡作者一夜成名成為了可能。所以許多年輕作者選擇從事網絡寫作,他們就像“潛伏”在網絡的文學新力量,帶給文壇的是新能量。
網絡文學發展到今天,其所展現的獨特風格是能夠讓人讀得有滋有味。如何將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結合在一起,完成文學的轉型,依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至于網絡文學的產業鏈如何運營,現在也有不少文學網站在嘗試,相信在未來的網絡文學同樣會給我們帶來精彩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