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和中學很不一樣:上大學你要離開家庭,沒有了父母的敦促和呵護;上大學甚至你要離開保姆型老師,大學教師把你當大人,不會天天盯著你……總之,上大學和上中學很不一樣。
我說的這個不一樣的意思是:無論你在中學是所謂的好學生還是所謂的差生,你到大學后,都要從零開始。對這個從零開始,你要有心理準備,如果沒有這個心理準備,你會很不適應,一晃大一、大二就過去了;大三、大四也會一晃就過去,畢業的時候,一個學得好的大學生可以做差生的老師。但是,一個好的大學生和一個差的大學生,作為人生基礎,卻不會像中學那樣歸零,他們將永久地影響你的一生。
上大學是讓你學會謀生。依靠父母你可以是王子也可能是乞兒,但是,依靠你自己你卻一定能成為王。上大學,首先讓我們想一想,我們將來怎么謀生,把做王的遠大理想,奠基在“怎么謀生”上。所以,我的想法是:把對父母的依靠放在一邊,把自己的王子或者乞兒身份放在一邊,無論你父母多富有或者多貧窮,請都放下,想一想自己將來怎么謀生,然后,從現在開始,學會自立——我是說,你要去打工,從今天開始學會獨立養活自己。我寫過一篇文章《大學生,你為什么不能養活自己?》,認真地說過這個意思。
做養活自己的事,不會影響你的學習,相反會讓你的學習更主動,更積極,更有目標和效率。大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謀生,不僅僅說是你現在就打工賺錢養活自己,更是要你思考自己除了學習知識,還要具備什么樣的職業技能——這個職業技能,不會在你埋頭讀書的過程中自然具備,一定是你在打工中學會的。
上大學是讓你學會交友。離開了父母和家鄉,你要學會獨立生活,交友很重要。不要把你的同學當作競爭對手,你的同學是你的學習伙伴,打工伙伴,也是你將來一生的事業伙伴和人生伙伴,如果說這個世界存在競爭的話,那么,你的競爭對手在全國、全世界(事實上合作比競爭更多),而一定不在你的身邊,愛你的同學,向他們中優秀的學習,學會和他們肝膽相照,合作做事,你就會交下一生有益的朋友。
你要想一想:如果你生病,你有幾個朋友會來醫院陪護你;如果你缺錢,會有幾個朋友給你送錢救濟你?如果你這樣想,你就能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同學和周邊的朋友。
學會主動和老師、領導交往。大學生會把對保姆型中學老師及嚴厲管教型家長的印象帶進大學,他們怕與地位高的人交往。這是非常錯誤的人生方式——它讓你錯過了幾乎所有向你的長輩和有經驗的人私交學習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學術,就去找你學校的教授,因為你是學生,他們會認真幫助你,認真接待你,把你當道友、學友。去跟他們交往——你甚至可以跟他們說,我要讀你的研究生,我現在就想在你的個人指導下學習。如果,你喜歡管理,就去找你的輔導員或者團委的領導、老師,跟他們說,我想為大家做一點事情,你想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會運籌統籌,學會時間進度管理,學會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做一件事。
學會偏科,學會看淡成績單。上大學,不是要你做乖乖男、乖乖女,而是要你自我造就。你不可能成為全科天才。你只能集中精力,在你的人生目標范圍內,盡量做好、做精、做專。每一門課都拿優,聽起來好,但是,背后可能意味著你平均用力,你沒有方向,或者就是一個庸才。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然后就去自主選課,自主自學,成為某些科目上的專才,在那些事關你未來的科目上,你要成為“專家”,提前學習、深化學習、擴展學習,讓自己在某些科目上具備獨立的研究和探索能力,甚至具備一個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這是完全能做到的。
為此目的,有些課程,你逃課,我理解。大學里不是每一門課都值得認真聽,也不是每門課都值得去爭取優等,要記住:大學里欺世盜名的課很多,大學里講授偽學問的課也很多,大學里不僅不能幫你甚至會害你的課程也不少,你要會鑒別。還要去參加社團活動,學會一項愛好,交往一些不在你班上的朋友;去結伴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去擺一次攤、去談一次愛,等等,你都可以做,但是,別忘記,這些都要有一個好身體,所以,最后的忠告是:記得早睡早起,不要宅宿舍、睡懶覺;記住鍛煉身體,而且天天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