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網絡空間的純文學陣地?(儲霏)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12日09:56 來源:中國藝術報 儲霏

      “豆瓣閱讀”給純文學作者與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而開放的平臺,至于在這個平臺上怎么平衡文學創作與讀者接受認可乃至盈利的問題,“豆瓣閱讀”仍然面臨著考驗。

      網絡空間的純文學陣地?

      ——從“豆瓣閱讀”看網絡文學的分層

      在這個文學網絡化大行其道的時代,純文學的路在何方?這是許多文學創作者與愛好者都在思考的問題。而近年來豆瓣網子版塊“豆瓣閱讀”的出現與發展或許給回答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一個新的文學場

      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網以精英品位為其主要定位,用戶多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白領及文藝界人士,匯集了一批具有創作能力的作者、譯者,以及具有文學閱讀需求和習慣的讀者群,這也就不可避免地催生了豆瓣作為純文學創作與接收中間人功能的版塊“豆瓣閱讀”的出現。

      從2011年“豆瓣閱讀計劃”投稿系統上線,到如今成為超過6000萬用戶的閱讀選擇,并成為豆瓣網核心版塊之一,“豆瓣閱讀”的發展不可以不說是迅猛。目前,“豆瓣閱讀”上架圖書及個人作品均為1000部左右,涵蓋了翻譯、文學、文化、游記、攝影、美食、經濟管理及外語原版等諸多類型,適應Web、 i Pad、Kindle等多種移動閱讀終端。

      對于純文學作者來說,“豆瓣閱讀”無疑是一個新的場域:“豆瓣閱讀”將“質量”稱為“對作品的唯一要求” ,對于作家的背景、作品的形式、長短均無具體的要求,成為豆瓣的認證作者即可向“豆瓣閱讀”投稿,亦即有機會向超過6000萬豆瓣用戶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這樣開放的投稿系統無疑給新生的文學創作者提供了一個相對低的入場門檻;而對于已經在文學界有一定名氣的作家來說,以豆瓣網為平臺,面向一批較有文化品位的讀者群體發布自己的作品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除了給個體作者提供一個平臺之外,“豆瓣閱讀”亦逐漸成為出版社與期刊雜志將旗下作品電子化的場所,目前,在“豆瓣閱讀”的“合作方”主頁上,已有超過60家出版社、期刊雜志、讀書聯盟等出版發行的作品,其中不乏譯林、上海譯文、人民文學等老牌出版社以及《世界文學》《科幻世界》 《人物》等著名期刊雜志,還有如中信、博集天卷等新興的暢銷書出版集團,這些已出版的書目涵蓋各個方面,定價多為6至20元不等,適合在各類主流電子閱讀終端上觀看。

      網絡文學中的精英定位

      “豆瓣閱讀”對于“純文學”的篩選和推廣機制與大多數主流文學期刊不謀而合,但“豆瓣閱讀”作為一個網絡平臺,在這個電子化的時代,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文學期刊在受眾接收與閱讀靈活性上的短板。“豆瓣閱讀”以豆瓣網為依托,相比于要靠訂閱、書報亭販售的文學期刊來說,具有更直接的推廣和銷售渠道,同時,在多種閱讀終端的適應性版本對習慣了在碎片時間里用移動設備閱讀的讀者來說就更為方便快捷。

      此外,“豆瓣閱讀”最大的特色在于減少所謂“圈子”的存在感,在“自媒體”時代之后,網絡的平臺使得此前只有專業人士有權涉足的領域向局外人開放,相比于傳統文學期刊需要經過學院派評價體系嚴格的檢測,新生代作者在“豆瓣閱讀”的入場就顯得更為簡單方便。

      文學的開放化和創作的門檻降低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而與如今層出不窮的文學創作網站如晉江、 17 K等小說網站相比,“豆瓣閱讀”又以其“精英”的定位傾向與之區分。“豆瓣閱讀”發表作品多以文史哲類、隨筆類及純文學小說類為其主打,這與大多數網文網站主要以兩性關系、玄幻或政治等內容為主體的風格甚為不同。

      為維持這樣的風格定位,“豆瓣閱讀”沒有采取大多數文學網站“零門檻” (入駐即可發表)的方式,而仍保留了作者認證與人工審稿的環節。所謂作者認證,即“豆瓣閱讀”的投稿作者必須之前在任意期刊發表過兩篇以上作品;而人工審稿,則是由豆瓣員工在眾多稿件中選擇可以發表甚至收費的作品。這樣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對于作品的導向。

      在網站的盈利模式上,“豆瓣閱讀”采取了免費與收費相結合,理論上收費作品以1 . 99元起,可根據長度、內容及作者意見分級定價,豆瓣網與作者三七分賬。在其他盈利性的網絡文學網站,以晉江為例,收費作品多采用入V付費的模式,按千字若干分收費,與這樣的模式相適應的是文章字數的問題,為了盡可能擴大受益,就需要作者不斷更新,在晉江發布的完整作品基本都在10萬字以上,而對于較多中短篇作品來說,顯然不能適用于這一模式。并且對于普通讀者來說,購買這樣一部長文并不是十分便宜的,這也因此使得“盜文”現象成為這類網站很嚴重的問題,至于“豆瓣閱讀”之后會不會也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很難猜測。

      “豆瓣閱讀”與其他網文網站的差異,究其根本在于受眾群體的差異,應該說,這兩種模式都是適用于其各自所針對的讀者群體的,并無優劣之分。

      理想道路與現實

      從目前情況看,“豆瓣閱讀”仍處在上升發展的階段,和任何事物一樣,在發展的時候,看起來總是好的,但這樣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大,在之后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我們亦不得而知。

      “豆瓣閱讀”是不是真的可以作為“純文學”的新陣地?這其中首先有兩個問題:其一是,豆瓣網作為一個網絡平臺的開放性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其大眾化,而在大眾化的過程中會不會導致其閱讀群整體水平的降低?而這又是否會影響其受眾需求?其二是,對于大多數進駐豆瓣的新興純文學創作者而言,他們仍然必須從免費作品起步,而即使作品可以發售,1 . 99元的較低定價就必須要求相當大的銷售量才能產生相對可觀的經濟收入,那么對于一般的文學作者而言,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購買者,這樣的進賬是否能支持其將寫作作為一種職業,也還很難說。“豆瓣閱讀”給純文學作者與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而開放的平臺,至于在這個平臺上怎么平衡文學創作與讀者接受認可乃至盈利的問題,“豆瓣閱讀”也仍然面臨著。

      在對“豆瓣閱讀”工作人員范筒的采訪最后,我問到對于“豆瓣閱讀”之后的展望與期待,他簡單地說:“展望什么的談不上,一步一步做嘛,想太多沒什么用。 ”或許這也正是“豆瓣閱讀”現在的狀態,作為一個特別的、新的模式,一切都還尚在探索之中。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