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網絡作家:天天碼字“傷不起”(韓軒)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7月16日11:27 來源:工人日報 韓軒

      近日,起點中文網的簽約網絡作家“十年落雪”猝死于出租屋中,網絡文學作家們的生存狀態進入人們的視野,網絡文學界的商業運營模式也逐漸為人們所關注。

      隨著網絡的勃興,網絡文學興盛,并很快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諸如起點中文網、縱橫中文網等原創文學網站越來越多,網絡文學網站下也匯集了數量極為龐大的網絡文學作家。

      然而,網絡文學網站為了保證點擊量并保有讀者群,只能催促作者每日更新,大多數非“大神”級別的網絡作者只能在網絡公司和稿酬的雙重壓迫下日夜碼字,始終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進行創作。近日猝死的網絡作家在創作《武布天下》時,一年更新160萬字。在網絡文學界,簽約作家被要求每日更新幾千字也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誠然,不可否認確有文學天才可以完成如此高效率的創作,但是言談及此,還是不禁要問,在這種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壓迫下,大多數作家已經生活在“過勞死”與無保障的邊緣,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學水平又如何保證?

      再看那些“大神”級別的網絡作家,隨著近年行業商業模式的成熟,網絡文學界涌現出一批“富豪級”的作家,2012年,高居“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的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的版稅收入均過千萬,南派三叔等網絡作家的年收入也有數百萬之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網絡小說的書籍版稅收入之外,“富豪級”網絡作家的大多數收入來自于無線版權、游戲版權、漫畫版權與影視編劇分成。而這些收入來源,已經遠遠高于文學創作本身的收入。現今的網絡作家都在紛紛努力建立自己的外部影響力,從多種渠道開拓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留給文學的余地又有多少?網絡文學雖然號稱“文學”,但就其生產機制來看,文學創作在商業運營模式中所占有的比重顯然已經不大。正是文學的產業化運營,使得網絡文學脫離了文學本身。

      不過,我們不能因此一味苛責網絡文學的作家們,事實上,文學創作本身在網絡文學商業運營模式中所占比重小的現象,恰恰從側面反映了文學的走向,也折射出網絡文學創作行業內稿酬低、保障不周的行業狀態。年收入能達到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網絡作家畢竟只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網絡作家的年收入僅有5萬元到10萬元,遑論保險與福利。

      雖然與“十年落雪”簽約的盛大網絡公司在他猝死后送去一筆撫恤金,但公司內仍沒有將如何保障普通簽約作者權益的內容納入明文規定。起點中文網從2013年開始實施的《起點作者“關愛保障計劃”》的保險險種也無法涵括網絡作家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作家的保障問題依舊存在。

      現如今的網絡作家的生存境遇呈現為一種非常尷尬的狀態,不了解網絡文學生產行業的人們往往認為他們只要輕動筆桿即可獲得巨大收益,但事實上,大多數網絡作家們卻在極大的生存壓力下被迫進行高強度的創作;在另一方面,當人們不滿于浮躁的網絡創作環境,對網絡文學水平進行批評時,會極為輕易地一味指責網絡文學作者為“碼字機器”、“寫手”,甚至連“作家”的身份都不愿給予。須知,網絡文學創作主體的權益保障與網絡文學的創作水平也緊密相連。

      但是,在網絡文學已經走向產業化的今天,如何保障網絡作家權益,又如何保證網絡文學的寫作水平依然是沒有解決的問題。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