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還原網絡作家真實世界(方旭)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5月28日11:12 來源:渤海早報 方旭

      成天宅家碼字

      交稿時間嚴格

      在人們的印象中,網絡作家似乎是逍遙自在的,無需坐班、在家碼字即可,而事實上,他們也要像其他上班族一樣“打卡”保證出勤,甚至有更為嚴格的考勤制度和獎懲制度。

      “每天都是晝伏夜出,白天在睡覺,晚上零點前至少更新一章3000字,有時寫著寫著發現天就亮了,要是一天更新三章,我得吐血。”網絡作家“銀色”用不失幽默的語言調侃著自己的一天。來自安徽蕪湖的“銀色”今年28歲,2009年下半年,從事動漫行業的她開始接觸網絡文學,看得多了之后便想嘗試創作,如今已經發表作品91萬字,代表作有東方玄幻題材小說《神機》。

      據介紹,從業余寫手到職業網絡作家,這其間需要一個簽約過程,即需要把作品發表在某一個網絡文學網站上,網站編輯看過后,如果覺得有潛力,就會從后臺發出簽約邀請,此外,也可以自己主動申請。簽約之后,就要遵守公司制度,如同其他工作需要上班打卡一樣,網絡作家也要保證“出勤”,晚上十二點前必須更新作品章節,萬一沒及時更新或是字數不足三千,就會被默認為曠工,要扣掉四天工資,相當于后面三天都白寫了。另一位網絡作家秦丁一也有過類似經歷,“有一次,我寫完就直接上傳了,轉天發現竟然算曠工了,原因是字數沒達標只有2799個字,自那以后,連得急性腸胃炎時,都沒敢歇,愣是在一天跑七八趟廁所的情況下保證按時交稿。”

      碼字速度是網絡作家的基本功,每天保證更新一章只能算是“低產”作家,“高產”作家更新速度在每天萬字以上。“銀色”說:“在碼字速度上我就不如老秦,他每天至少更新三章,已經發表200多萬字。”而幾乎每一位網絡作家都遇到過“憋字”困境,即便沒有創作靈感,想到截稿時間,也只能生拼硬湊,這就難免影響作品水平,同時對作家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上損害,不少人因此患上焦慮癥、躁狂癥等。“寫不出來的時候,我也有過揪頭發、罵人的沖動,確實特別煩躁!”“銀色”說。

      收入落差很大

      年薪百萬極少

      網絡作家的收入狀況一直很“神秘”,他們究竟是年薪百萬還是窮困潦倒?渤海早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拿到百萬年薪的只是極少數“塔尖”人物,少數簽約作家可以有相對穩定的2000~3000元月薪,而90%網絡作家的生活仍處于溫飽線以下。

      渤海早報記者了解到,像“銀色”、秦丁一這樣的“磨鐵數盟”正式簽約作家,每個月收入一部分來自全勤獎,另一部分則與讀者的訂閱量息息相關。讀者在網站注冊充值后,每閱讀一章3000字內容需付款9分錢,其中四成劃入網站,六成歸作者所有。對于讀者來說,閱讀一本三十萬字的書只需9元錢,而對于作者來說,訂閱者基數越大,他們的收入就越高。“銀色”、秦丁一每個月的收入均在兩三千元左右,只有在年底整本書完結時,才能拿到另一半收入,類似于其他工作的“年終獎”。

      據了解,目前我國文學原創網站約有100家,網絡寫手數十萬人,業內有個收入分級,“小神”年薪10萬左右,“中神”年薪50萬左右,級別最高的“大神”年薪百萬。2011年,南派三叔就曾以1580萬元版稅收入,榮登“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位,僅次于郭敬明。而在2012年發布的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單“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中,唐家三少以5年3300萬元的收入榮登首富寶座,又一時間激起強烈社會反響。據了解,這些“大神”是在網站連同作者一起運作下產生的,他們擁有龐大粉絲群,訂閱量都在十萬以上。但根據相關行業媒體統計,截至2012年底,年薪過百萬的網絡作家也不過十幾個,另有數百名小有名氣的寫手一年能拿到10萬元以上的稿費收入,這個數量相較于這一人群的總體規模,極其不成比例。網絡寫手“安安”在微博上說:“100個網絡寫手,至少90個沒有收入,剩下10個人,有人辛辛苦苦寫一個月,賺到幾包香煙錢,有三五個拿到普通白領的收入,只有1個人,也許能賺到令人羨慕的財富。”

      如今,當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閱讀數字內容成為流行時尚后,無論是網絡小說數量還是網絡寫手規模都在增長。不少人蜂擁而至,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淘金”,使得原本門檻就低的網文行業競爭更為激烈。這種增長帶來的僅僅是讓更多“寫手”的涌入,出現“作者數量的增幅遠大于讀者數量增幅”的情況,這種供給過剩的情況在未來幾年只會越來越嚴重,也意味著底層網絡小說作者的生活和待遇只會越來越差。

      大環境不樂觀

      壓力大無保障

      互聯網雖然給網絡作家提供了迅速傳播作品的平臺,卻也帶來了種種困境,文風淪陷、題材跟風、盜版泛濫都危害著網絡作家的創作環境,而“青春飯”現象和來自輿論的壓力也困擾著他們的生活。

      網絡小說從誕生之初,就貼著“亞文化”的標簽,特別是2005年時,一些低劣網文的盛行,使得網絡文學淪為快餐文學,“媚俗化”寫作,“注意力經濟”、“有奶就是娘”式地單純滿足讀者口味需求,又限制了主流網絡小說的內容和發行。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非常注意考慮讀者的口味,一旦遇到讀者叫罵,就需要馬上轉換方向,哪怕違背自己的創作初衷。對此,南開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羅振亞教授認為,網絡的迅捷和便利,為每一個人提供了一個創作平臺,難度的降低和“好玩”的引力刺激著人們的熱情,網絡文學的寫作也漸成趨勢。由于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寫作,所以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加之“圈子化”傾向、作坊式流水線生產,都會影響文學作品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就創作本身來說,它應是一項高度個人化的精神作業,完全“制度化”、“市場化”的運作是違背文學作品創作規律的,只會造成作家、作品浩如煙海,卻很難產生影響大的“大師”與“精品”。因此,對于網絡作家而言,保持獨立的精神立場和批判性思考十分重要,外界也應該給他們的心靈、精神乃至生活留有相應的自由度。

      網絡文學面臨的另一威脅就是盜版現象嚴重,這是目前用技術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盜版可怕之處不止于抄文字,網絡作家最怕的是被其他人抄創意,而且盜版的出現,又使得他們原本就微薄的收入再度被瓜分。

      由于網絡小說寫作的高負荷,以及網絡小說題材和內容的年輕化,網文界還呈現“青春飯”傾向。據統計,目前國內網絡小說寫手平均年齡在25歲到30歲之間,超過40歲的寫作者非常少。特別是一些已經成名的網絡作家,背負養家的艱難重負,一天就要更新18000字,完全是超負荷工作,容易導致早衰,而宅在房間里把自己假想成主人公,“置身”鉤心斗角、暗算陷害等“場景”中,激發、暴露內心的陰暗面,又會對身心造成“內傷”。

      此外,網絡作家還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收入并不固定,又沒有五險一金,連以個人名義辦理信用卡、銀行貸款都成為難題。而來自外界的輿論壓力也為他們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帶來影響,周圍人常認為他們是不務正業。28歲的秦丁一雖然出身公務員家庭,但至今仍因為網絡作家這一身份而難以找到女朋友,戀愛、成家都受到影響。而“宅家碼字”的工作狀態也使得他們完全沒有時間外出和朋友交往,導致社交圈不斷萎縮。“當一個網絡作家的成本太高了,不僅透支你的身體健康,還要消耗親情、友情、愛情成本,這種痛苦只有圈里人明白!”“銀色”感慨地說。

      站在轉型路口

      多方聯手幫扶

      即使對網絡文學充滿創作熱情,但考慮到生存是第一要務,不少網絡作家開始尋求轉型之路,無論是轉行、創業,還是兼任另一份穩定工作,多數人都走出了一條“業余網絡寫手職業網絡作家兼職網絡寫手”的轉型之路,而考慮到網絡文學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正面意義和價值,政府與企業也采取了一系列幫扶措施。

      除了網絡作家自身謀求新出路外,政府、網站也在為作家發展“搭臺”,2012年7月,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與北京磨鐵圖書,網絡作家三方合作,通過前期調研、討論,創新性地共同打造了磨鐵中文網無憂創作計劃。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提供給作家免費的公屋房供作家入住創作,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北京磨鐵提供經驗豐富的編輯對作家進行指導,給作家絕對無憂的創作環境,專業誠懇的編輯意見,同時也是網絡作家平步青云的機遇。這些新舉措有效地解決了時間有限,缺乏空間,經驗不足,沒人指導等網絡作家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利用中新生態城國家動漫園優勢平臺,將使作家們的作品有更多宣傳和改編機會。此外,凡是在中新生態城舉辦的文化創意類活動,都會邀請入駐“網絡作家村”的網絡作家參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交流平臺,鼓勵他們外出活動、社交,并從中尋找有可能的合作機會。中新生態城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鼓勵網絡作家到中新生態城落戶、創作,如果他們在這里扎根創業,會給予一定的財政扶持政策,例如租辦公場所會享受優惠補貼,所雇傭的員工可以申請800元/月的政府公屋,同時還能享受食堂補貼、免費班車等,另外,對于進入生態城孵化器的企業,還可享受辦公設備免費、協助辦理戶口及子女入學、協助開辦招聘會等一系列優惠和服務,而動漫園的公共基礎服務平臺也可供其免費使用。”

      隨著《后宮·甄嬛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迅速走紅,不少網絡作家開始將目光投向作品向其他文化產品的轉化,考慮到今后發展前景和中新生態城提供的優越環境,秦丁一和“銀色”表示打算留在中新生態城扎根創業,“我們想利用自己作為網絡作家的長處,向文化創意產業方面靠攏,加上現在中新生態城有許多傳媒公司、影視公司和工作室,比如小馬奔騰、光線傳媒等。強大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效應,相信會對我們將來作品的轉化有很大幫助。”

      (本版撰文 方旭)

      著名網絡作家南派三叔日前患精神疾病“入院治療”,網絡作家真實生存狀態再次從幕后被推向臺前,成為人們關注熱點。渤海早報記者連日來走訪中新天津生態城“網絡作家村”多位簽約網絡作家,從日常生活中“管窺”網絡作家這一不為人們熟知的群體,了解他們生存狀態、收入情況以及種種不為圈外人所知的艱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