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網絡文學15年后的“蛻變”(路艷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25日09:42 來源:北京日報 路艷霞
    漫畫/李嘉漫畫/李嘉

      首屆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上月底揭曉,獲獎作品大部分為網絡文學,從而引發了人們對網絡文學的再度關注。

      盛大文學本月又出新招,成立編劇公司,網絡寫手集體進軍影視編劇行業,更引發了各界的熱議。

      這些現象的發生絕非偶然,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已走過15年的歷程,目前正發生著蛻變和轉型,這些變化注定會給網絡文學生態和網絡寫手的生存帶來巨大影響。

      “老作家”在默默轉型

      作家孔二狗這些天在機房里剪片子,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大嘴巴子》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預計將于今年9月上演。

      這部影片講述了落魄作家孔二狗發現自己的作品被某文學網站侵權,一怒之下聲稱要打該網站老板一個耳光的故事?锥氛f:“我想表達的其實是草根階層向塔尖階層的宣戰!

      孔二狗2007年開始在網上連載《東北往事》系列,隨后該書在圖書市場走紅,但孔二狗并不認為自己是網絡作家。在他眼里,像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才是正牌網絡作家;他和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盡管曾因網上連載作品而起家,但并不是網絡作家,目前真正的定位應該是類型文學作家。

      但無論怎樣,孔二狗現身影視圈,卻似乎暗合了網絡文學作家的最新趨勢:一些功成名就的“老作家”在轉型,向主流、傳統轉型。他們或者選擇傳統寫作方式,或者網絡寫作和傳統寫作兼而有之,有的干脆另起爐灶。

      因《誅仙》一書一炮走紅的蕭鼎,最新創作并未選擇網絡平臺連載,而是以實體書面目首發,而10年前,《誅仙1》是以網絡小說形式與讀者見面的。

      從去年年初開始,蕭鼎開始重新創作《誅仙》。這次重啟玄幻文學之旅,蕭鼎經歷了整整5年的創作空白。“我的《誅仙1》寫了160萬字,整整寫了4年多,之前沒有任何經驗!笔挾ψ哉J為,寫這部小說消耗了大量精力和精神,甚至無法再繼續寫下去,于是干脆給自己放個長假。

      這一歇便歇了5年,最終讓蕭鼎從網絡寫作中退身而出。蕭鼎說:“《誅仙》這部作品帶來了不錯的收益,能讓我專心從事自己喜歡的創作。”《誅仙1》2003年在臺灣出版實體書,2005年在大陸正式出版,這些年銷量一直不錯,光是簡體版就再版了4次。此外,《誅仙1》還以不菲的價格賣出了游戲版權和影視版權。

      但蕭鼎也坦言,隨著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他再度回歸其實難度很大。“最重要的是小說更新速度對作者要求更高了,我已無法跟上長時間、高強度的寫作頻率。一天三‘更’,一天兩‘更’,最起碼要一‘更’的頻率,我覺得不太現實!

      當然,也有作家未像蕭鼎一樣選擇退出,他們更多采取了“雙軌制”!逗钚l東官場筆記》的作者小橋老樹,作為起點中文網的簽約作家,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新作在網上連載了。  

      42歲的小橋老樹實話實說,因為盜版太厲害,所以新作《侯海洋基層風云》一直沒敢在網上連載,而是采取了線下寫作的方式,直接出紙質書!拔沂潜槐I版搞怕了,《侯衛東官場筆記》正版書只出了八本,而盜版書竟然出到了16本,現在,我的作品只要在網上貼出來,很快就會變成紙書。”

      小橋老樹說,他從未停止寫作,自己的電腦里還存著40萬字,全是未發表之作。但他同時表示,不會放棄網上寫作。

      新手被金錢叫醒而入行

      “老作家”紛紛轉型,并不妨礙新手不斷報到。問題是,如今更多寫手涌入網絡文學行業,并未造成優秀作品的激增,反而是能入眼的作品越來越難尋了,這不能不說是網絡文學的一大尷尬。這也是中文在線旗下17K小說網創始人、副總經理劉英曾經和上千名網絡寫手接觸之后,并閱讀過無數網絡文學作品后的強烈感受。

      僅以17K小說網為例,這家原創文學網站去年新增作者1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而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這家網站已擁有簽約作者1萬名,作者總數量已達到30萬名。

      劉英曾經組織過青年作者訓練營,他因此有了一大發現,很多新手并不是因為有文學的沖動,有表達對世界看法的沖動,有傳遞內心感受的沖動而寫作,他們中不少人是因為網絡文學賺錢而寫作!拔艺J為,他們的寫作其實是被金錢叫醒的,這也造成了網絡文學寫作圈子越滾越大的現象!

      在與一些新手的交談中,劉英還發現新手為了賺錢而采取一味模仿的路子。他們甚至還天真地打著如意算盤,別人寫一部暢銷作品能賺1000萬元,那自己要是按照固定的套路寫下來,自然會賺100萬元。正是抱著賺錢的信念,許多新手開始了網絡文學之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絡文學資深編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僅作者數量在激增,而且作者的年齡也呈低齡化趨勢。“我看到大量作者合同中,是附帶家長同意書或監護人同意書的!

      大量新手的涌入并沒有帶來文學的繁榮,網絡文學低質化傾向愈發明顯。劉英說:“如果說過去10部作品中能找到一部較好的,那么現在要1000部作品才能看到一部較好的!

      正因為低質化作品大量橫行,更讓原創文學網站格外珍視優質作者資源的爭奪。據介紹,網站和簽約作者一般采取版稅和買斷兩種方式,版稅一般是五五分成,而買斷則是買斷作者一定時期內的作品連載及各種版權等。

      為了籠絡優秀作者資源,網站只好打起了稿酬不斷攀升的價格戰,這也令原創文學網站之間的暗戰愈演愈烈。據知情人士透露,個別網絡作家的稿酬竟然創造了一個字高達5000元的奇高之價,也就是說,每寫1000字就能掙到500萬元。

      由于網站不斷以高額稿酬相吸引,除了“大神”級作者,不少作者已很難從一而終,知名網絡作家殷尋說:“網絡文學處于混亂狀態,真正能塌下心來創作的人很少,很多作者都是各種網站跳來跳去,如今到處竄的作者很多,很多是沖著訂閱、沖著錢來的!

      攀上影視這個“高枝”

      “老作家”的轉型和新人的不斷加入,都無法阻擋網絡文學商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潮流。和從前網絡文學主要依賴讀者訂閱不同,現在網絡文學正在不斷向影視行業輻射,各種類型的網絡小說在開拓娛樂文化市場方面表現出來的開拓力和生命力,令業界矚目。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開玩笑說,網絡文學這些年是攀上了影視這個“高枝”了。

      侯小強算了一筆賬,去年盛大文學銷售了900多個影視、游戲版權,而目前正在拍攝中的電影、電視已高達百部,不僅如此,盛大文學這兩年在影視版權銷售上更是呈翻番之勢。

      按照侯小強的說法,目前盛大文學出產的一些幻想類、現實類、家庭倫理類、古裝類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已經在熒屏上小試牛刀,像創下收視高記錄的《步步驚心》、《甄嬛傳》、《小兒難養》等多部影視作品,均出自起點中文網作者之手。

      無獨有偶,其他原創文學網站也紛紛開拓起影視版權市場。劉英以自家網站首發的小說為例,2007年首發的酒徒小說《隋亂》,影視版權費高達百萬元量級,目前長篇劇目正在改編之中。而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橙紅年代》與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精神內核相近,也是國內第一本點擊量過億的網絡小說,目前也正在進行影視合作改編。另一部驚悚文藝作品《鬼案組》,七八十萬字的作品都是作者在手機上一個一個字寫成的,該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將于近期在云南衛視播出。

      從表面看,各家原創文學網站的收益都在不斷攀升,但侯小強表示:“盛大文學和作者在影視改編上的收益,總體上還是比我想象的少,所以,我想讓小說家變成劇作家,他們直接上手讓網絡文學變成劇本,這樣帶來的收益會更大!

      正是出于這種初衷,盛大文學于近日成立編劇公司,在業界轟動了一把。導演張藝謀聽說盛大成立編劇公司,給侯小強發來短信“劇本是一劇之本”。侯小強認同這個說法,但他還有更新的理解,他認為,目前國內影視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但劇種還是很單一,急需更類型化、更有結構張力和更有想象力的劇本。“網絡文學十幾年的發展,在用戶培養上已經完成了這個過程,他們希望看到這種全新類型的影視作品,接下來,影視行業理應接受、并且應該實現這種改變!

      在侯小強看來,網絡文學本身具有文化社區、技術互動的優勢,令小說家創作劇本有著無與倫比的先天優勢!笆⒋笪膶W擁有160萬名作者,他們創作的作品每天會引發讀者消費行為上億次。這個龐大的數據本身就對劇本創作有直接作用。”侯小強以美劇《紙牌屋》為例說,《紙牌屋》是美國NetFlex公司在分析3000萬次用戶搜索操作,以及用戶觀看視頻的時間、方式、偏好和使用終端等數據后,最終購買英國BBC的《紙牌屋》版權并進行本土化改編。侯小強認為,基于“大數據”的方式同樣可以為中國影視制作所用,而盛大文學作為一個網絡文學平臺無疑在這一點上具有很大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網絡文學不僅攀上了影視“高枝”,而且和視頻網站的接觸也開始日漸親密。騰訊網近日購買了《畢業了我們一無所有》等兩部網絡文學作品,準備改編劇本,最終在騰訊視頻上播放。騰訊網相關人士說,購買影視作品對于視頻網站其實很不合算,高額版權未必帶來大量點播率,因此,一些視頻網站已從源頭開始,自選作品、自己改編、自己拍攝制作。這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這也是一大商機。

      當然,網絡文學與視頻網站聯姻,能否再創商業奇跡,目前還是個謎。 

      紙質出版呈低落之勢

      有火熱,必然有冷落。網絡文學以極大熱情和能量向影視、視頻輻射時,曾經最先帶動網絡文學向傳統產業輻射的紙質出版,已大不如從前了。

      前些年,《誅仙》帶動了玄幻文學的火熱,《盜墓筆記》、《鬼吹燈》又催生了懸疑小說的熱浪,《明朝那些事兒》賦予了虛構歷史的熱潮,隨后,穿越、宮斗、言情、職場……一個個類型在出版市場紛紛走紅。但近年來,雖然這些類型都還在,卻難有超級暢銷書再度出現。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第一編輯中心總經理南北認為:“相比前兩年,網絡文學的實體出版要低落了!

      磨鐵公司第四編輯中心營銷推廣經理張愛華清楚記得,公司每年都會召開專題會,預測來年網絡文學主打類型,但在去年的專題會上,卻沒有任何預測結果出爐。“我們自己也很模糊,不知道哪個類型會撬動讀者。”

      即便是一些寫作相對扎實的網絡作品,也遇到了出版困境。張愛華說,磨鐵去年曾經推出一本軍文小說《活著說再見》,有著大量出版經驗的磨鐵公司很看好這本書,并進行了大力度的市場推廣,但并未獲得應有的市場反饋和讀者認可。反而是一本大家并未注意源于網上的心理勵志類讀物《自控力》火了起來。

      一方面是網絡作品的內容質量不容樂觀;另一方面,讀者群的變化和閱讀習慣的變化,也是網絡文學實體書出版遭遇瓶頸的重要因素。張愛華分析,70后、80后作為網絡小說的鐵桿讀者已經長大,而正是這類人群還保持有紙質閱讀的習慣。像85后、90后這些更加年輕的一代,往往選擇電子讀物,其閱讀也更偏于碎片化。

      此外,挖掘新人的可能性更少,也讓網絡文學的實體出版缺乏新鮮血液。南北認為:“新人冒頭遠不如前些年密集了,那個時候網絡文學剛剛興起,該出來的人也都出來了,該占的山頭也都占了,如今很難有新人的空間!倍@一現象同樣出現在市場上,蕭鼎、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資深網絡作家的舊作不斷再版也依然暢銷,即便是這些老人的新作也依舊表現不俗。

      記者手記

      未來或不再有網絡文學這個詞兒

      多年前,如果身為網絡作家,很有可能慘遭未來丈母娘“踹”出門的厄運,而如今大聲說出自己是網絡作家,可以抬著頭、挺著胸,因為能堅守自己的夢想,還能帶來穩定的收入。這些年,網絡作家已然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當然,采訪過多位職業網絡作家后,他們也告訴我,像網絡作家收入排行榜上那些頂尖作家,只是極少的一撥人,更多的還是金字塔尖下面的蕓蕓眾生,這些堅持數年不放棄寫作的作者,單靠網絡寫作養活自己是綽綽有余的,但要養活一家子人,包括孩子、房子、車子,壓力還是很大。

      無論怎樣,經過15年的發展,網絡文學已悄然發生了蛻變,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在網絡文學萌芽的那個年代,主流渠道的娛樂產品還處于稀缺的境地,需要有廉價的娛樂產品來填補空白,而網絡文學的出現恰恰給當時的年輕人帶來了狂歡的盛宴。

      一位網絡文學資深編輯形容說,網絡文學其實是舍棄了聲音、畫面的文字腳本,年輕人電視劇看不到,就看看劇本,因此,網絡文學的表象是文學的復興,其實質卻是廉價、初級的文字娛樂產品的盛行。

      正因為如此,在那個讀者需求大大高于產品供給的年代,一部書就能成就一位作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比如蕭鼎、天下霸唱等等,無不是幸運兒。

      15年很快過去了,當年的讀者已經長大,他們結婚生子,當上了爹媽,一位資深網絡文學編輯這樣說:“用戶現在長大了,如果不向這些人的需求靠攏,不改變供應,網絡文學也快混不下去了。”何況不僅是讀者在成長,而且,主流渠道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已經愈演愈烈了。不能不說,隨著多樣化娛樂時代的到來,網絡文學也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

      侯小強就有著非常強烈的感受。在他看來,盡管網絡文學市場化程度很高,但是,網絡文學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其商業化進程才剛剛開始。甚至像盛大文學這樣的著名大企業,無論是公司規模和收入都不是很大的量級。而且他還認為,從網絡文學主流化、國際化程度來說,同樣也是剛剛開始。

      網絡文學市場蛋糕越做越大,也吸引了更多競爭者的到來。但是可以說,原創文學網站還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缺乏公開化、透明化的行業規則,為了一家獨大,為了搶占市場,甚至會以傷害網絡文學發展生態為代價。因此,為了網絡文學的良性發展,網絡文學創作面臨著變革,文學網站也尚需洗牌和整合。

      作為高度商業化的網絡文學,個人作坊式的寫作方式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多年來,網絡作家每天至少要更新六七千字,只會多不會少。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皇甫奇說,他每天會寫一萬字左右,多的時候熬夜甚至寫一萬五千字或兩萬字。他覺得,作為專職作者,如果長期不更新,會流失不少讀者,同時也會手生,甚至可能錯失網絡主流的敏銳觸覺。但現實是,隨著網絡文學產業化的發展態勢,門檻會越來越高,用戶也會越來越挑剔,在創作中,有很多技術細節,是新人所不知道的,為了達到穩定的質量和數量,團隊化的創作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向。

      主動地更大幅度進入主流渠道也注定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原創文學網站原本是以豐富娛樂故事立命,但隨著娛樂產品的極大豐富,廉價、單一的文字產品越來越難有存在價值,這是所有網站都面臨的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有人預言,網絡文學行業日后將越來越不像文學行業,反而越來越像一個綜合娛樂供應基地,自己出書、自產電視劇、出品有聲讀物,多級、多系列的用戶將成為未來的常態。甚至有人預言,也許10年后,將不再有網絡文學這個詞兒。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