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我的轉型之作——《工人》(管燕草)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19日13:29 來源:解放日報 管燕草

      提要:作為作家原本就肩負著書寫城市的歷史使命,,即便已被當下的很多作家所遺忘。選擇寫工業題材,況且是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多少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意思……

      一直想寫《工人》,但始終沒能鼓起勇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對工人這個題材還沒有十足和完全的把握,雖然前兩年也寫了一部工業題材的中篇小說《春似走馬燈》,在雜志上發表并被轉載了,知名作家和評論家為之寫了評論,受到了圈內外的好評,但我覺得自己仍處于醞釀和積累之中。因為我知道,想要駕馭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終究并非易事。

      然而,我的父親卻無比堅定,好多年前他便想寫這個題材,這個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強烈起來,因為那是他所熟悉的生活,因為“工人”仿佛成為了他的代名詞,因為他想為“工人”正名一些東西,“工人”似乎成了他的某種責任。

      直到有一天,我看著書櫥里端放著的那13本自己創作并出版了的長篇小說,心中不知為何猛然抽動——那些書大多是白領小說、青春文學,從我2000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一個高三女生的日記》,到2011年的《偷窺男女的雙重自白》。

      我難道只能寫青春文學嗎?難道只能刻畫我所熟悉的那些人物嗎?難道我的作品只能給年輕人看嗎?

      不,一定不是這樣!

      我面臨著轉型。如同我們當下的時代,正處于大轉型的關頭。

      好在,我已經有了《春似走馬燈》的嘗試,該是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的時候了!于是,我決定寫《工人》,我決定寫以前從未觸及過的工業題材長篇小說,我決定突破和超越自己。因為任何題材的文藝作品,說到底,它的根本便是刻畫人,揭示人性,展示人性的善或惡,尤其在當年那樣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更能凸顯人的本質,矛盾更為突出,沖突更為尖銳。如此一想,工廠忽然便成為了一個很給力的載體。我雖然沒有在工廠做工人的直接體驗,但我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方法間接接觸了解工廠生活工人生活,比如去工廠下生活采風,比如書本,比如檔案,比如當下在廠里做工人的朋友,還比如我那有著四十余年工廠生活積累的父親。有時,劣勢也會轉化為一種優勢,比如我可以不太拘泥于工廠,比如我可以不太拘泥于那些冰冷的機器操作和工藝流程,于是創作的空間豁然變得很大。

      何況,與父親一同創作三卷本的工業史詩長篇小說,之前從未有過,以后也未必還會有,雖然我知道那注定了《工人》三卷本會風格迥異。但風格大相徑庭,豈不恰恰可以體現我們旨在凸顯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語境變化嗎?這,也正是我們的追求所在。

      下一個決心很容易,但是,將決心變為作品,就有些難度了。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便是創作這部小說能讓我重溫上海的歷史,重溫工運的歷史,重溫中共的黨史,完全是一個向歷史致敬的難得機遇!好在我以前創作過長篇電視連續劇《南下》,去往上海警備區司令部采訪過不少老首長、老革命、老軍人以及中共上海地下黨的老領導,有過些許的積累。

      隨著構思的成熟,那些我想要在《工人》第一卷《天之光》中塑造的生活,在那個時代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也開始逐漸清晰起來,我發現自己的欲望也變得愈來愈強烈——我要通過手中的筆刻畫、描繪那些工人形象,因為有一點是相通的,他們和當下的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夢想和激情來到上海,因為上海原本就是一個給人們展示夢想的城市!

      是啊,一群生活在底層的鮮活小人物,一段宏偉壯麗的歷史畫卷和一座東方的大都市,那便是我想要寫的。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們在這座城市度過了他們的青春歲月,他們在這里真實地活過,愛過,恨過,哭過,追尋過,執著過,掙扎過,也歡笑過,更奮斗過。

      每座城市都有屬于她自己的文化特質。我生在上海,長在上海,我文化的根也牢牢地扎在這里。我和每一位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一樣,每天都呼吸著上海的空氣,行走在上海喧嘩的大街小巷,穿梭于擁擠的上海地鐵車站……這是當下的上海,然而上海有著她特有的記憶——她曾經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發源地,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紅色圣地,她,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然而,那些紅色的記憶卻常常被文藝作品中的 “百樂門跳舞廳”、“幫派械斗”等舊上海的形象等同、替代。

      我覺得,作為作家原本就肩負著書寫城市的歷史使命,這是這個職業與生俱來的,即便已被當下的很多作家所遺忘。當然,之所以被遺忘有很多的因素,譬如:市場有嗎?讀者在哪里?銷量如何?

      我知道,選擇寫工業題材,況且是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多少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意思,它面臨著創作難、出版難、市場更難的局面,而那些都市情感類、懸疑魔幻類、宮廷穿越類等題材的小說一不小心便暢銷了起來,誰都想“不吃力又討好”,于是才發展到了今天——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說處于越來越艱難的困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