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不可摧毀的生活與文學(王蒙)

    ——有感于拙作《這邊風景》舊稿重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12日09:36 來源:人民日報 王 蒙
    《這邊風景》(上、下卷)王蒙著;花城出版社出版《這邊風景》(上、下卷)王蒙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上世紀60年代,我毅然選擇了到邊疆、到農村與各族貧下中農結合的道路。我去了新疆,身份是《新疆文學》的編輯,然后去了吐魯番,去了自治區樹立的“標兵”麥蓋提縣紅旗公社,最后去了伊寧縣巴彥岱紅旗公社二大隊“勞動鍛煉”并任副大隊長。

      無可諱言,當時的政策與意識形態,受到“左”的干擾,尤其是“文革”開始以后,情況不堪回首。

      我是在不得已與不無困惑的情況下遠赴新疆,另辟蹊徑的。然而,作為個人的人生經驗,我在新疆農村與當地農民特別是維吾爾族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親密無間的程度,大大超出了一般文藝工作者的“下生活”。我相當徹底地做到了與各族農民打成一片。生活面的拓寬,沉潛到邊疆大地上的所觀所知所感,性格的錘煉,遭遇的積淀,對于一個寫作人來說,堪稱難能可貴,刻骨銘心。我愛這里的天山、伊犁河、綠洲、人、生活、歌曲與食品。即使在政策偏頗、民生艱難的歲月,生活仍然是強健的、豐富多彩的、美妙非凡的。我的體會是,不妥的政策會扭曲生活,而勞動人民的真實與熱烈的生活,卻完全可能消解假大空“左”的荒唐,生活與文學仍然不可摧毀,仍然多彩多姿,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當時光進入70年代,快40歲了,我開始考慮寫作的事。1971年我離開公社去五七干校,1973年我回到城市擔任自治區文化局創作研究室的維吾爾文翻譯,1974年,在詩人鐵衣甫江的幫助下,我開始了長篇小說《這邊風景》的寫作,得到了創作研究室領導阿不拉尤夫同志的支持。

      我無意挑戰“左”的意識形態,但是我必須、本來就是愛生活、愛人民、愛兄弟民族、愛邊疆、愛祖國的。我盡量適應當時難于完全接受的某些宣傳口徑,努力使之圓融于我汲取與消化了的生活細節、生活故事,日常的善惡逆順、喜怒哀樂、愛怨情仇;歷史的風云雷電、滄桑巨變、激蕩沉浮,邊陲的異域風情、民族特色與別有新意之中。而且我選擇了一個以反誹謗為主題的盜竊案件為故事的核心,我也算戴著“左”的鐐銬跳舞,而跳出了那么多的真情,那么多的趣味,那么多的戲劇性與動作性,那么多的對于邊疆、國家、人民的愛。用心亦良苦矣。

      說來好笑,1974年正式開始動筆,1976年“四人幫”垮臺,1978年應中國青年出版社之邀我去北戴河改了三個多月稿子,等到稿子改出來,發現文稿受“階級斗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學習‘老三篇’”、“人民公社化”等不合時宜或有嚴重偏頗的政治命題的影響,似乎正在變得不合時宜起來。我一面表示將會認真修改,一面拿出少量章節,在《新疆文學》《東方》等雜志上發表。越改越覺得“它的缺點就像灰塵散布在空氣中,你聞得見,卻抓不住”,以上的話出自拙作《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我算是遭到了“報應”。于是70萬字的文稿束之高閣,放到我后來遷入的北京前三門一處40多平方米的房屋的頂柜里,并在那里沉睡了35年。

      一直到了2012年3月,正是在妻子崔瑞芳去世的天塌地陷的時刻,我的孩子找到了這厚厚的手稿,他們讀了,贊不絕口,與我說起此事。我先是說此稿先天就中了“左”毒,難以挽救,后來自己重讀舊稿,悲從中來,喜從中來,淚從中來,甚至是驕傲從中來。我原來曾經那樣地深入到伊犁的農村之中,我原來做到了對于少數民族的生活與文化的那么深入的理解與把握,我原來寫出了那么多細膩的生活細節,那么撼動人心的歷史故事與生活故事,我原來寫得這樣動情!啊,畢竟這是文學,這是生活,這是土地,這是那個時代的農村故事。我還發現,雖然當時的生活里有時籠罩著極左的霧霾,但這些霧霾畢竟常常只是停留在事件的表層,而霧霾下邊,仍然有生活,有愛心,有奮斗,有青春的活力,有感人的錯綜復雜與恩仇交織,更有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體的創造歷史、改變歷史的中國夢。還有,我寫得最動情的是主人公在政治運動中遭到的誹謗,寫起被誹謗來我不但是刻骨銘心,而且是痛心疾首。行了,不用多說了,即使是戴著鐐銬的舞蹈,仍然跳出了王蒙的動作,跳出了王蒙的心曲,王蒙的風格。

      作為家庭遭遇不幸后的自救,作為我個人的盛年之作的起死回生,作為上世紀60年代的小說寫作空白的彌補,我在2012年對之作了某些有限的卻也是必要的修訂與增補。一是在不動人物與情節框架的前提下,把一些過分夸張與應景的句子刪掉或弱化,如對反修與中蘇矛盾的描寫,關于一個地主婆子的破壞活動的描寫,關于階級斗爭與繼續革命理論學習的描寫等。這些修改與刪節的總字數不超過全文的5‰即1500字。另外,為了說明此書是新世紀才出版的,為了對今天的讀者負責,我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學著司馬遷的“太史公”與蒲松齡的“異史氏”的口吻,在每一章后面加上“小說人語”,略加說明或點撥,向讀者作一些必要的交代,也發發重讀舊稿、重涉舊文的萬千感慨。

      那個時候年輕,那個時候深深沉浸在邊疆農村,那個時候老老實實地寫情節、懸念、人物性格、生活細節、風俗畫與風景畫,那個時候說一不二地歌唱著人民、大地、愛情與團結友誼。在這樣一部上下兩冊的大厚書終于在冷凍三四十年之后冰釋、融化、問世之際,我更感動于我們的歷史進程,感動于偉大的祖國土地上的善良人民,感動于歷史的強大,生活的強大,文學的強大。歷史沒有空白,人民永遠可親,生活不可摧毀,文學因為艱難而獨具風格與特別蓬勃的生命。

      作者簡介

      王蒙,作家,早年有《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小說代表作,近年來《王蒙自傳》(三卷)、老莊研究等多部新作陸續面世。長篇小說《這邊風景》寫于“文革”期間的新疆,成書35年后于近日首次出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