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做客新華網兩會直播間,談到全民閱讀問題。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郝振省和其他委員聯名遞交了關于制定實施國家全民閱讀戰略的提案。該提案認為,這些年我們的全民閱讀活動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和我們要圓的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還沒有把全面閱讀提高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建設文化強國,而沒有“閱讀強國”,那將是不匹配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強國”應該是文化強國的根基。如果閱讀能成為我們國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習慣,那么對民族、對國家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所以,政協委員們建議,應把全民閱讀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來認識。
應該設立國家層面的閱讀指導委員會,從頂層強化閱讀觀念,設立閱讀基金、全國閱讀節等,這對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國民素質、文化軟實力,意義重大。
我們知道,閱讀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更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把全民閱讀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不僅有助于我們對閱讀的本質和精神有深刻認識,也使我們懂得提倡全民閱讀在當下的戰略意義。
在閱讀的意義上,我們常談的是個人的閱讀,或獲取知識,或修身養性,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或提升思想境界,或升華靈魂的高度……不過總的說來,這種閱讀還是個體化的、自我的,屬于小圈子的,而站在國家戰略高度來看全民閱讀,則關系到我們民族的素質,關系到我們國家的興旺發達。從閱讀和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強大的重要關系的角度來論閱讀,這是從一個宏觀的、新的高度上去倡導閱讀、倡導閱讀文化,這使我們閱讀的視野更加廣闊,留給我們的閱讀思考更加深邃。
應該說,這種閱讀經驗,既來自于歷史,也來自于當今世界。有人說,世界上熱愛讀書的國家,在西方是以色列,在東方則是日本。這兩個國家的人民總是手不釋卷,知識淵博,談吐不俗。此外,冰島人和法國人也以喜歡讀書而享有盛名,他們讀書的風氣很濃厚,把書看成自己的心愛之物。
這當然是令人感慨的,看到其他國家的人們如此熱愛閱讀,總是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們今天的閱讀現狀。2012年的調查顯示,中國紙質書年閱讀量人均為4.35本,跟歐洲、美國等國家相比還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閱讀在當下已算得上是奢侈。這還僅僅是我們現在的閱讀在數字形式上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民族閱讀的差距,而更讓人關注的是,這些閱讀數字背后所反映的閱讀文化的弱化、閱讀觀念的迷失。
一個民族熱愛閱讀,這樣的民族才有前途與希望。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人的精神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文明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了民族的未來,我們必須閱讀。